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

2017-09-20 10:54龙淋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摘 要:新课标指出,英语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为了帮助优秀的学生继续前进,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向优秀线靠拢,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成为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教学方法。

关键词:原因;分层教学;分层阶段;因材施教

一、 为什么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分层教学?

新课改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新课改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同,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这就对现阶段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这种要求,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在全国各地的中学普及开来。

为什么分层教学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呢?首先我们要先认识,何为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按照学生现阶段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科学地分成数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且进行一定的区别对待,让这些群体在教师适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影响之下成绩得到最大化的提高,潜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掘。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教师按照学生成绩或者擅长方向进行分组,再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那分层教学,为什么能达到学生提高成绩、开发学生潜力等等一系列效果呢?

首先,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体差异现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现阶段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它要求我们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而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讲课方式,过于死板,学生的成绩直接决定于其接受知识的方式是否适合老师的讲课方式;这就变相抹杀了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造成了“应试化考生”的出现。因此,分层教学法的普及,是顺应时代的。

其次,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英语教学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自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起,孔夫子便提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把他们分为几个层次。针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语言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的情况,使用分层教学法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和拓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进而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二、 分层教学的五大阶段

分层教学法,分为五大阶段,即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

(一) 学生分层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一个较為详细的了解,学生按英语知识、能力和成绩做一个分组。分组可分为A、B、C、D四个组,A组内是英语分数在90分以下,语言思维能力不足,没有上进心的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划分为基础组;B组内是英语分数在90~110分之间,有一定的语言思维能力和上进心。C组内是分数110~120分之间,有较强的语言思维能力和上进心;D组内是分数长期稳居120分以上的同学,具备很强的语言思维能力和上进心,学习中没有明显的盲点的英语成绩优秀的同学,可划分为竞赛组。

在分组前,要注意学生心态,为防止学生出现心态不平衡等问题,教师要及时找到A组学生进行谈话和心理疏导。然后允许组别流动,A组学生连续两次考到120分以上可以进入D组,同样D组学生掉到120分以下,也会被归到B组和C组,可流动性是这个分组运转下去的前提条件。

(二) 目标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每个组别要制定不同的目标。A组学生,基础较差,其要求就应该是牢记单词、基本掌握语法的应用和原理。B组、C组学生各自目标清晰,盲点较为明显,重点突破各自组别的难题,重心分别放在作文和阅读上。D组学生则应该在保持成绩的同时,尽量追求高分,对后面翻译和作文的把握性要提高。

(三) 教学分层

在教学中,以B、C两组为基础进行讲解,B、C两组占班级人数的大多数,教学时应主要适应这两个组别,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解。对D组同学实行适当的“放养”引导他们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做到自主学习,培养其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A组的同学应适当降低标准,少讲多练,让其在练习中记住基本的,至少能达到上课时,跟得上、听得懂、做得起三个目标。

(四) 作业分层

作业的基础题部分,A、B、C三组学生必做,目的是为了给A组学生增加信心,也要对A组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说明和解答;对B、C两组学生是为了巩固其基础,加快其知识掌握;对D组学生只需勾画少部分重难题,只做具有每单元代表性的重难点题目,节省其作业精力与作业时间,减少无用功。

作业的中档题部分,A组的学生必须尝试思考,尽量完成,但是不做硬性完成规定;B、C两组学生必须完成,目标是为了促进B、C的知识巩固和完善;D组同学必须完成中档题,因为中档题是分数的基础,必要的练习是为了巩固D组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保障做题结果的准确。

作业的高档题部分,对A组同学不做要求,对B、C两组,在其擅长的项目必须思考和完成,在其不擅长的项目则不做硬性要求,思考就好。对D组同学则是有较高要求,必须进行完成。

在基础题部分的规划是为了照顾A组同学,为A组同学打好基础,也为D组同学减少了作业负担,让其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和解决高档难度的题目。

(五) 评价分层

评价分层在大多论文中,并未列出,但是笔者认为,其重要程度不亚于之前的六大部分。

每过半个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评价,针对A级学生,主要进行表扬性评价,发现其“闪光点”,增长其信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内部动力。

对B、C两组的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明确其优势点,但是也要指出其劣势的地方,为其指明努力方向,督促他们积极向上。

对D组学生主要进行竞争性评价,为其在组内设定目标,让D组享受独立思考和竞争中的快乐,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不同的评价,相当于帮助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一个阶段的总结。埋头奔跑,不如驻足看看方向,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找到前进的路。

三、 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分层教学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总之,如今教学,要切合现实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不能生搬硬套,拖累学生。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在竞争中发现乐趣,进而达到思维拓展、成绩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洁.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龙淋,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