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2017-09-20 10:54马婷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情感教育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实施的重要性。文章最后提出了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几项策略,希望对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策略

一、 前言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生动活泼,充满好奇心,容易模仿别人的行为,注意时间短。因此,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通過丰富的情感带动学生的学习,为学生创造幸福快乐的学习环境。

二、 情感教育的内涵

(一) 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教育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乐观开朗的对待学习和生活。

(二) 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丰富和深刻,情感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小学生的情感逐渐内化为学生的外在表现,丰富的情感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情感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能够逐渐控制住自己的不良情感,防止做出不良的行为。

三、 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现状

目前,许多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认为学生在校学习比较重要,甚至忽视学生的情感变化。例如,教师对学生在教学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漠不关心,不承认学生的发散思维。它往往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和怨恨。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讽刺甚至辱骂学生。忽视学生积极情绪的刺激和培养,导致教学效果差,学习成绩不理想。

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实施的重要性

(一) 完成素质教育的要求

伴随着我国新课标教育的深入,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有新的要求。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当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也作了相关规定: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简而言之,即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通过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的情感,达到在即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同时,又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的目的。

(二)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是我们人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尚浅,导致经历的不足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导致其难以用理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因此,他们在对事物作出判断的时候更加偏向于用感性思维去思考。而小学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师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必将对学生日后发展起到相当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学生小学阶段帮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三)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其提高思维品质,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心理极其敏感,心理很容易满足,可以是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肯定的拍肩,这些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满足感。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从而可以提升学生对周边事物探索的兴趣,了解并寻找能激起其兴趣的各项事物,使得学生们产生对生活和知识的求知欲的同时,对其思维能力、认知水平也进行了锻炼和提升。

五、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策略

(一) 设立情景,引发学生的共鸣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立与课文有关的情景调节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所想传达的情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比如,在讲到《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突出文章主人公童第周“一定要争气的”的精神,鼓励学生学习他这种不怕艰难困苦的品格,再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收集总结各组的讨论结果,将之与相关的反面案例作对比,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同时要教育学生要以课文中主人公为榜样,学习他那种在艰苦环境下,仍然不屈不挠,刻苦学习的精神品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还能使学生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 强调课堂语言艺术,从情感上感染学生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思想情感方面的学习只是其中之一,而艺术性的语言教学是情感教学不可或缺的。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用毫无感情的语言讲解,无论课文情感怎样丰富,意境怎样优美,学生也难以感受得到。阅读课文时要有情感,这是小学课本后第一题的要求,这不光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老师教学方式的一种提示。即教授学生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语言的方式教授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情感并以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由此可见,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把握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将课文中的情感融入教学语言当中,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增加课文的带入感,这样便可以出色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自身情感体验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出色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便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小学生年级小,阅历浅,不懂事,教师可以以身作则,积极和学生交朋友,尊重学生,教师自然也会得到学生们的尊重。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当师生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更加多的信任,通过平时沟通交流,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也会更有效、更直接。在强化学生自身情感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课文中情节场景的虚拟构建,并且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在旁引导。通过这种对课文场景的模拟,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对于课文情感的体验,加深学生印象,丰富自身情感。

六、 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并且还要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教师首先要认识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性,实施正确的策略进行情感教育与实施。良好的情感教育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边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研究[J].才智,2017(33).

[2]赵春凤.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12).

作者简介:

马婷,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市南明区蟠桃宫小学。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策略小学语文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