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好统编语文教材的几点思考与尝试

2017-09-20 10:54任大玲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识字写字统编教材语文素养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已进入语文课堂。它的“七大创新”“六个意识”“四大标准”已慢慢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在课堂上也得到了有效统一;各“语文要素”也在课堂上得到兼顾与落实。学生在使用统编教材之后,从书写到表达、再到习作水平,都得到质的飞跃与提升。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素养;识字写字;表达习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形势的长足发展。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统编教材,将全面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课堂。而之前的“人教版”及各地方出版社组织编写的课程教材,也将陆续退出“历史舞台”,针对统编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写特点,我县教育主管部门也组织了深入的学习。但由于处于新旧教材过渡的时期,教师该如何在统编教材思想的指导下使用好统编教材;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该怎样用好新版语文教材教语文,乃至教好语文,依然困难重重。现就从吃透新教材思想注重语文知识与素养的提高;把握新教材特点把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和精选新教材教学点提高表达与习作的实效三个方面,谈一谈本人粗浅的见解与不成熟的尝试。

一、 吃透新教材思想注重語文知识与素养的提高

语文是一门主课,但什么是语文?却很难下定义,有老师说是语言文字,也有老师说是语言文学和文化。而从课程性质角度来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便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观我们现行“人教版”的语文教材特点:每单元只注重了人文精神的整合,却忽略了语文知识的渗透性与阶梯性。致使许多老师在授课中,无法理清各学段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使许多老师只注重人语文的文精神,而忽略语文的工具性。这已经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语文课了。而统编教材,便是对我国十多年课程改革的一次总结与扬弃——就是把课程改革实施中,逐步被认可的那些新的理念与做法,在教材中体现出来。

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只有抓住语文的学科特点,抓住语文学科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写作表达、口语交际……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比如:我校前两天一次组织听课,执教老师讲了《坐井观天》这一课。老师先是设疑导入;之后蜻蜓点水似的讲一下生字;然后老师范读课文,其后学生分角色朗读;最后让学生说说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顿时小手林立,踊跃发言(但都是一些大话、套话、空话、假话、不着边际的话,没有一个孩子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句走心的话)。让坐在后面的老师们听了唏嘘不已。执教老师鼓励学生一番,布置作业,整堂课结束。我们不仅要问这样一篇改编自《庄子·秋水》的一篇课文就这么讲完了吗?而这篇课文的最大特点就是人物的对话。全篇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展现人物精神风貌。因此本课的最大语文教学点,应该是让学生模仿人物对话这种表达方式;以及人物对话中冒号与引号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因此,只有学好新教材,才能用好新教材,最终才能真正教好新教材。

二、 把握新教材特点把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统编语文教材其中一大要求就是,“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也始终强调;“写字姿势正确”和“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并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而且统编教材也强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识字与写字教学科学的落到实处。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书写水平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无外乎教师对学生缺乏科学而规范的指导。前两天在我校的业务检查中,我发现学生的小字书写存在很多问题:一个班50多名学生,能正确工整书写的不到1/5,大部分潦草不堪。作文更是错别字连篇。更有甚者从一年级开始,学生的写字便不容乐观。

于是针对这种状况,我每年代班,首先便是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我经常告诫孩子们:“请写好你的字,因为你的字里藏着你的气质和修养。”有时我不免想:现在的孩子连字都写不规范,你还能希望他将来做个守规矩的人吗?因此,只有“从小写规范字,长大才能做规矩人”。所以在一年级学生入学之初,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书写汉字;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我在写字教学中,近几年逐渐摸索出一套科学规范,而又行之有效的“四步写字教学法”:“范写——观察——分析——仿写”。例如一年级《天地人》这一课的写字教学,教师可以先在黑板的田字格里进行范写,写出本课六个生字:“天”“地”“人”“你”“我”“他”。然后让学生安静的观察老师所范写的这六个汉字。在学生观察时,老师提示学生从每个字的大小、上下、左右、宽窄,来观察;如果是中高段的学生,还可以更深入地让学生从疏密、伸缩、迎让、主次、轻重、穿插,等方面让学生体会每个字的特点,各部件的宽窄、长短,及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空间比例。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汉字字形的识记。

三、 精选新教材教学点提高表达与习作的实效

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是互为表里、相互渗透,有机统一的。特别是一个学生作文水平,是其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写话是学生学习书面表达初级阶段的内容和方式。”虽然第一学段的一二年级没有写作,但写话教学对其以后的习作,起到举足轻重的奠基作用,不容教师忽视。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抓住统编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训练。这样就能为学生将来的写作打下牢固的语文底子。比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寒号鸟》这一课,课后习题的“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冻得直打哆嗦,热得直冒汗。”“冷得像冰窖,热得像蒸笼。”让学生发现、体会这两组句式的异同和表达效果。显而易见,这一课就是要训练学生“补语”这一知识点。所以教师应该在这里讲明白,教透彻。

总之,在统编教材使用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勤于学习,乐于研究,转变教学观念,守住语文的底线,就能够使学生达到“一课一得”,就能够“好好地教教材,努力地教好教材”。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2):4-9.

[2]刘彬.对统编语文教材的几点建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11).

作者简介:

任大玲,安徽省亳州市,安徽省亳州市第九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识字写字统编教材语文素养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给刘洋阿姨的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