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育(MS—EEPO)模式下教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09-20 10:54王梦莹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思维

摘 要:有效教育的实施需要创新型教师,教师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会直接影响MS-EEPO模式的成败。既然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那么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根据这一理念来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拥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特征?为什么需要重视教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观摩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际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寻找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有效教育;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师

一、 重视培养教师创新思维能力的背景

实施创新教育是民族进步的需要,是时代特征的反映,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勇于推进教育创新是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新世纪教师迎接未来科学技术挑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是新世纪教师素质中应当增加的新内容。国家领导人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说:“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同样要求教师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这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新课题。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

有效教育,通俗地说就是指教育要讲效率,过程要讲优化,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讲究效率,注重教学过程优化旨在要求当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运用创新思维去处理教学内容,将新颖的教学方法与新时代的教学对象因地制宜地结合起来,对新的教育观念足够敏感并且善于接纳。

二、 创新思维能力的特征分析

创新思维能力如何来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美国学者中,米伊尔认为“创新型教师即传递思想、创造机会的人”。史密斯则认为“创新型教师是吸收教育科学的新成果,把它们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上,而且发现新的实际可行办法的人”。日本学者波多野宪治认为“创新型教师是心智灵活,随机应变的,而且不断渴求新知识向往新事物的人”。

我国学者中,朱小蔓认为“创新型教师指能用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解来发现和创造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而成功地影响学生的教师。”;林崇德认为“创新型教师是指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教学方法的教师”。

综上,结合小学语文实际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擅長吸取小学语文教育的最新科学成果,积极实践并创造出适宜本土的教学方法、技能;②善于发现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自我更新与自我实现的创造性;③勇于开拓进取,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 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 合理设置问题,优化教学过程

如何提问是创新的开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导向是学生进入文本细读至关重要的因素。以黄吉鸿执教,王崧周点评的《珍珠鸟》为例。

第一个问题:预习时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由“写了什么”转向“为什么写”。导出中心思想:信赖往往创造出最美的境界。

第二个问题:预习后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列出两个问题:为什么两只珍珠鸟不像那只雏儿一样跟“我”亲近呢?为什么怕人的鸟后来不怕作者了呢?

根据这两个问题开课很大气,一是问题指向的开放程度——几乎涵盖了学情的全部可能,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二是放得开收得拢。以这两个问题来梳理文章脉络,发现线索,品悟语言,感受精彩,使学生深入文本学习。

(二) 接纳新理念,善于创新

同课异构的理念已在小学语文界掀起一阵巨浪,同一篇课文教师们不再满足以惯用的教学模式去展开教学,敢于突破创新。以一年级口语交际课《请你帮个忙》这篇为例,剖析几位语文教师新理念下的新式教学。

教师1:教师分组后,学生围绕课本上的帮忙话题直接进入情境体验。例如“球掉进池塘”“钱丢了”“没有力气,需要搭把手”等等,学生之间演练对话,主动参与其中。这个教师开门见山,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2:播放视频,创设情境“小鹏放学后买文具,付款时发现忘记带钱,这时同学小明路过,于是向他借钱,但小明也要买练习本,不能借给他”,提问:此时小鹏会怎么说呢?这个教师将课本上的文字转化为动态图画,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组织学生分类进行对话,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三) 生成式教学,把学习的空间给学生

以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部分课程为例,在学习《牛郎织女》时,学生们异想天开地问:“为什么是牛郎不是马郎、羊郎或者狗郎呢?”“为什么王母娘娘偏偏是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织女回家?”“织女看了一眼牛郎就决定嫁给他,是不是太轻率了?”这都是民间故事选材与创作的妙处所在呀!

起初,学生还觉得《魅力》中的卡佳幼稚、可笑,看戏过于投入竟然要买下“汤姆叔叔”回家。我没有急于评价,而让学生将其原生态“可笑”写在黑板上。直到后来,体会到卡佳眼中的火光没有了的原因后,再与这个学生交流。结果学生不好意思了,他早已被卡佳童心纯洁与善良感动,竟自然地走到黑板把可笑改为“可敬”。试想,如果没有最初的等待,你无法想到这样的学习会真正发生。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应不断开创崭新的未来,用创新思维能力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1).

[3]林松访.中小学创新型教师及其成长若干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

[4]窦桂梅.无法预约的精彩最珍贵[N].中国教育报,15-08-26(003).

作者简介:

王梦莹,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林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新模式初探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浅议
让语文课堂绽放语言艺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