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烛火继续燃烧让烛光更加明亮

2017-09-20 10:54金萍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教育活动课堂教学

摘 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语文教材体系,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所以我们面向21世纪的教育开放性和活动性,要求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书本和校内,必须开放教育空间、拓宽教育渠道,进行开放式的教育活动。而农远资源的应用为达成这一效果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课堂教学;朗诵兴趣;教育空间;教育活动

我是一个在教学一线的普通工作者,平时的课堂教学尽量利用校园网农远教学资源,构建多媒体电子备课流程,创造网络课堂环境,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设计新体系,下面我将学习实践过程中感触最深的一课——《最后一分钟》的课堂教学与大家分享:

《最后一分钟》这首诗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书五年级上册第24课,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教学伊始,我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然后利用农远资源让学生看“香港被割让”的视频。学生在看了视频之后都纷纷怒目相对,握紧了手中的拳头,说“这些侵略者实在是太可恨了”“我如果出生在那时我一定会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的”……似乎心中有许多话要说!此刻,我趁势打铁,说:“这些侵略者的暴行还远远不止这些”,顺势我将“鸦片”对中华的侵害图片播放给他们看,让学生胸中的怒火喷薄而出!此时的学生都握住拳头,有的甚至敲打着桌子,那一腔的怒火无处宣泄,于是我就让学生去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去读诗句“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销烟在百年后的今天终于散尽……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让他们将所有情感化为朗读的力量!这样他们在朗读的时候脑中会浮现许许多多的画面:学生会联想到虎门销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鸦片加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被长期割让给英国。虽然有血气的华夏儿女奋力反抗,但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导致中华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这些已成为所有中国人的耻辱与心头之恨。这样所有的学生虽然没有生在那个年代,但是此刻由于农远资源的有效利用,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当时的时代中去宣泄自己胸中的怒火!好多同学都对这些侵略者产生了痛恨之情,说:“这些坏蛋,如果我生在当时我一定会和他们决战,保卫好我的家人和朋友!”

在学生的心情还未平缓之时,我再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述的是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情景。这次我让学生深入体验:“如果我有机会参加政权交接仪式,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你愿意吗?”我利用农远资源直接将时间拉回到1997年,让学生亲身体会这一庄严的时刻!“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等。透过这些诗句,人们那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欢迎之情等溢于言表。在学生的心中都明了了:“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香港回归祖国,是祖国日益强大与繁荣的有力见证,是对所有炎黄子孙的巨大激励与鼓舞。”这一刻,无数的华夏儿女流下激动的热泪,所有的学生都为之震撼,为之感动!“你们终于回来了!我们盼得好辛苦呀!”“我们再也不分离了,香港,你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你不可以离开,落叶归根,你终于回来了!”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在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所有的学生都激动万分,热泪盈眶,有的男生不好意思就悄悄转过身抹掉眼角的那一滴泪!“祖国,我的母亲,你终于回来了,沒有人能代替你,也没有人能抢走你!”“我爱你,祖国——母亲!”

“三分诗,七分读”,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于是我就要求学生自由练读,结合诗歌内容读出抑扬顿挫,而此时的学生早已迫不及待想去读了,于是我就放手让学生练习。在学生练读完毕,个个跃跃欲试时,为了激发学生朗诵兴趣,再出示课堂资源“天安门”“香港”以及“升国旗的雄壮画面”提升学生对祖国的敬畏之情,最后再让学生当堂分组排练集体诗朗诵,并进行即兴表演与点评,此时学生的爱国热情与读书的激情都被点燃,并涌到最高点,纷纷跃跃欲试展现自己的风采!

在课堂的生成后,我再次利用农远资源,出示“香港的旗帜”“紫荆花”图片,让学生说出此刻心中的话、心中的祝福……这样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很好的寄托!于是在课堂最后几分钟就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祝福和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就这样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喷涌而出,“香港愿你的明天更美好”“祖国母亲,愿你越来越强大”“紫荆花我们祝你开得越来越艳丽”……这样的40分钟课堂在农远资源和学生的热情中碰撞出了从未有过的激情燃烧火花——久久不能平息的热情!

现在我仍然在努力学习和运用农远资源,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推进农远资源在我校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因为我发现:有效利用农远资源可以营造和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网络环境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方法,变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汲取知识,并形成丰富的情感,养成良好的态度。如果我们在的课堂上能合理利用农远资源,那么我们的课堂将永远春意盎然,诗意葱茏,生机蓬勃!“烛光”也会更加明亮!

参考文献:

[1]刘姝林.基于框架语义的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案句抽取[D].山西大学,2017.

[2]曹彬.程翔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7.

[3]张志博.Wiki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金萍,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新杭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育活动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的研究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探索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企业基层单位两学一做中领导的作用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