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2017-09-20 10:54张荣新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鼓励关爱沟通

摘 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流其实也是一门主。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要想取得最好效果,就得讲究谈心和沟通的艺术,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而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交流;沟通;关爱;鼓励;策略;艺术

作为一名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如何做到尊重学生,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如何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等问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教师在这些方面如果做得不到位,那就无形中伤害了一部分学生,反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够与学生进行很好的交流与沟通,那么教师的教学就显得十分顺畅,课堂效果也很明显。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师要思路清晰、侃侃而谈

谈心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教师必须要明确所谈的内容,明确学生内心的喜怒哀乐,问题的所在。然后依据所谈内容做一番了解的工作,了解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情况,事情的起始缘由。这样谈起话来思路才能清晰,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侃侃而谈。比如班上的中等学生,他们总认为自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缺乏拼搏精神,缺乏前进的动力。与他们谈心,首先要挖掘出他们身上的动力点,采取“触动式”谈心法,以“刚”克“刚”,促其猛醒。其次,看准火候,用富有哲理性的 语言鼓励他们,使他们心悦诚服的接受教育。 谈心方法、因人而异。谈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不是任何方法都能够在学生身上奏效的。作为教师要根据孩子性格、爱好,对症下药采取多种形式的谈心方法。

(一) 耐心询问法

这种方法适合一部分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说话,不爱与同学交流的学生。这些孩子害怕与人交流,把自己给封闭起来,此时老师要有耐心,详细地调查和询问,但询问不是“讯问”,教师的用语要讲究,切忌以训斥的口气,态度要 温和,让学生除去心理上的顾忌。必要时可单独地和孩子进行谈心。这样也能取得孩子的信任,他们自然就会打开自己封闭的心灵,与你交心而谈。当然关于对学生所谈哪些内容,教师应给予肯定并指出今后改进的方向,从而给学生以学习上的动力,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二) 对比参照法

对脾气倔强,常犯错误的学生宜采取这种方法。因为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教师就可采取“参照式”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直接剖析问题的实质,深 入浅出,进行指导和引导。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犯错误的危害性,进而增强改过的信心。不过,谈心时,教师态度要严肃认真,鼓励与批评只要适可而止,把住火候,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每一个班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开朗,有的内向,有的自私,有的大方。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朋友,学生才能感到你可亲,可爱与可敬。否则,严肃的面孔只能让他们望而生畏、敬而远之。那样你就无法了解他们,当然也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因此,若想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想方设法作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你的信任和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我试着做了一些工作。我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带领学生一起跑步、打球、做游戏等,每次学校举行的体育、文艺活动,我都亲自参与组织。除此之外,我还常用课余时间到他们中去,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甚至还为了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有时简直忘记了自己是老师还是学生。正因为如此,同学们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知己,乐意主动与他接近交谈,从而缩短了师生的距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 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

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爱,只要你用心去爱,只要你对学生的教育是出于你发自内心对他的关爱,你必定会赢得学生最诚挚的信任,那么,你的学生就会愿意向你打开心扉,向你倾吐自己的心声。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互相信任,并建立起感情,才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和敬佩之情,并把这种情感转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和道理上。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学生的行为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厉斥责,那么学生心灵的大门就会是紧闭的,这就造成了师生关系十分紧张,使教师的教育活动受到阻礙甚至中断,并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因此,面对一个班级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关爱那些 在学习成绩上暂时落后的学生,挖掘他的潜能,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为了使每一个学生在课上都有所得,能够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消。在课堂上,可以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数量、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即分层教学,分层指导。这无疑给班级授课制的教师带来诸多麻烦,但是,看到每个学生能在课上有较大的收益,就是为师者的快乐。

四、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策略

(一) 理解和尊重学生

教师与学生因年龄的差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差异。因此,教师有时也应该为学生着想,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这看问题,以他们的眼光去看周围的情况,以学生的心态去推理一切,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平时所付出的辛苦才会努力学习,使代了明白原来老师也是爱他的,从而使孩子产生温暖感。如果教师不愿意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就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不理解他,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与教师的沟通会就会停止。有些教师和学生交流感觉比较困难,关键的原因在于这些教师 总是站在教师的高度,不能伏下身子走进学生心灵,用学生的心态来理解学生,师生间的谈话是“单向”的,教师常以说教为主,学生洗耳恭听,师生之间没有真心的沟通。

(二) 用诚心赞美和鼓励

花草树木生长都有“向阳性”,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孩子也一样,喜欢被赞美被鼓励。教师若能真诚地欣赏学生的天真、善良、可爱,就一定能找到很多值得赞美的行为。若发现学生有值得赞美的行为时,教师要把握时机,不管用语言,眼神,还是其他的肢体动作,只要教师对孩子是真心诚意的,学生必然心领神会,感受深刻。这就需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

总之,教师与学生细致耐心地交流是师生进行沟通的最好方法。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能大大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还要善于认真研究,不断探索,把握与学生沟通的艺术与技巧,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作者简介:

张荣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姚滩学校。

猜你喜欢
鼓励关爱沟通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