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国有企业分层次多渠道直管专业人员培训探究

2017-09-20 10:54田波涛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培训企业

摘 要:油田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其培训管理工作是涉及企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培训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存在诸多的问题。国有企业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进行培训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培训;企业;国有企业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纪,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的变化会越来越快,油田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是越来越严峻的。其中,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就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维持并且提高员工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必须通过一种有效的员工培训手段来实现。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我们应该及时地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应该将培训管理工作的重点调整到加强专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和培养力度上来,争取构建一支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队伍。

一、 加强培训规划

加强培训规划是企业能够更好地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工作的第一步,油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对专业人员培训开展深入的培训需求调研,充分地认识到专业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人力资源部门要与相关业务部门、培训实施单位密切配合,要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共同做好专业人员培训的规划工作。

二、 创新培训模式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做好培训规划工作之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能够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培训模式。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要以企业战略发展需要以及专业人才自身发展需求为宗旨,以高標准、严要求、注重能力培养为基本原则,坚持“学以致用,以需定培,培用结合”的方针,才用内部培养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做到紧缺人才快速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专业人才全面培养,有重点、全方位、分层次地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工作。

(一) 建立复合性、前瞻性相结合的专业人员培训模式

复合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主要适用于对高层次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的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的技术骨干人才是带动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一个企业的技术骨干力量的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往往代表了整个企业在该行业内的科研地位。因此,选派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到相关行业技术领先的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前瞻性的专业知识培训,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样的培训,可以拓展专业人员专业知识的覆盖面,促进其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的提升。

一个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仅限与自身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的提高。作为技术骨干或者学科带头人,要将自身的研发经验和创新意识扩散开来,传播给其他技术人员,带动整个技术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由一个专业技术人员转换为符合性的技术带头人。这就需要对技术骨干人员进行复合型的培养或者培训。除了去相关行业的院校或者企业内进行复合型学习、进修之外,还可以在下属公司项目建设中委以重任,担任项目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二) 建立以专业性为核心的短期研修模式

以专业性为核心的短期研修模式主要适用于提升参加工作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能力和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加工作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所掌握的专业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发展,原来所学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通过围绕新技术、新知识开展短期研修式培训,了解前沿的市场动态、相关知识、相关技术,从而打到提高专业水平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针对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难题、难点,组织专业技术团队进行研讨,在解决工作中的专业技术难题的同时,提升整个技术团队的科研能力和攻关能力。

(三) 建立以实践性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模式

以实践性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模式主要适用于新任职的专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新任职的技术人员刚刚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工作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这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他们需要对实际工作技能进行熟悉和掌握的同时,不断地在多种形式的实践当中摸索经验,这种摸索式的学习方式往往是十分漫长的。为了加速这一进程,必要的实践性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老带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并且节约成本的培训方式。老员工可以在新员工遇到难题时予以帮助和指导,以培养新员工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有“高带低”即高职位员工带低职位员工的培训方式。

(四) 建立以综合性为中心的轮岗交流培训模式

以综合性为中心的轮岗交流培训模式主要适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知识面的拓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一些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可能在某领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技术水平或者科研能力,但要成为专业技术方面的管理人员,还需要管理学等其他方面的相关知识的补充。因此,以综合性为中心的轮岗交流培训模式是一种能够有效拓展专业人员的知识面,培养其综合管理能力的培训方式。

(五) 建立以提高性为中心的外送培训模式

以提高性为中心的外送培训模式是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培训对象为全体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外送培训机构的方式,能够使专业技术人员系统地掌握相关产业的前沿技术、理论知识以及专业领域发展状况。另外,通过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技术交流,共同研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在提升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攻关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同时,为日后科研工作的开展也提供了便利条件。

作者想通过本文的研究,使管理者管识到人才竞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增强管理者对培训管理及其在油田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从而在管理实践中科学定位培训战略,制定加强培训工作的措施,从而提高培训资源配置和使用能力,实现培训的高效能。

参考文献:

[1]张思群.MD公司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设计[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41.

[2]马桂军.ZS公司新员工培训体系[D].济南:山东大学,2015:16-19.

作者简介:

田波涛,助理研究员,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培训部。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培训企业
会议·培训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