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2017-09-27 12:47孙凤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6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孙凤文

【摘要】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应首先发挥其育人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效的,而做好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从而使语文德育教育富有成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 ; 德育教育 ;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91-0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做好育人工作。因此,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十分重要。而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学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既教知识又育人的学科,其学科特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抓住任何一个向学生进行教育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品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浅谈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自身的素质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教师要把德育工作作为语文教学的灵魂,自始至终把德育贯穿在语文教学之中。老师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思想品德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始终做到律己育人,处处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品质修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叶圣陶指出:“教师必须讲究师德,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具有献身教育的事业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训练中

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听说读写训练,不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包含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不仅文章具有思想性,即使作为语言材料的词汇和句子也都具有思想性。正确处理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现行语文教材选取了一些文质兼美的典范作品,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内容。然而,语文不同于政治学科,它不能以现成的政治观点进行灌输,而是利用教材,在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通过形象,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强烈自觉的教育意识,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之前,必须明确相应的德育教育目标,确实把它列为教学目的的“首位”,自觉贯彻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二是要恰当地选择语文训练和德育教育的结合點,精心设计这种结合点的延伸和迁移,使学生在语文训练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教育。文道二者是在同一过程中统一、自然而然地完成的。

德育教育内容宽泛,而语文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强调语文德育教育必须有重点。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侧重于以下两点:

1.爱国主义教育

在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体现在众多方面。描述祖国锦绣河山的内容如:雨中泰山别具一格的风貌,长江三峡的雄伟瑰丽,广袤天山奇丽的美景和丰饶的物产;描述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内容如:不畏强暴的蔺相如,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屈原,“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这样的文章最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课自然胜于单纯的政治说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作品来挖掘、拓展,引申出一些与生活贴近的例子,实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文体不同,其德育教育也显现出不同的鲜明特点。现行大纲指出,现代说明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而现代议论文的教学目的则是“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说明文的一大特性是科学性。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凝结着科技工作者的心血,渗透着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讲究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在讲解说明文时,我们除了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更应着力向学生弘扬科学家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勇于纠正出现在课文中的错误。在议论文教学中,笔者不是直接通过生动感人的具体形象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社会,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发现问题,认真思索,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抵制错误的观点。

三、在德育教育中为学生创建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学习的过程亦是情感积淀的过程,尤其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情感点,为其创建一个情景交融、生动灵活的场景,以使学生受到感染。

1.情景交融

语文课中的德育教育要诉诸感情,也要诉诸理智,要使两者结合起来,相互交融,成为一体。“披文入情”的阅读过程,正是感情体验的过程,也是心灵陶冶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结合所讲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为学生情感做好铺垫,使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教育。学生在感受—动情—领悟—应用的往复循环中,不断塑造着自己的灵魂,从而使语文德育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

2.生动灵活

语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不应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模式。语文教师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只要善于抓住机会,一篇文章、一首小诗、一次作文训练、一堂演讲课都可以成为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实际教学中,除了进行爱国、敬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思想层面的教育外,我们还可以进行更贴近日常生活的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和勤俭节约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应将德育教育贯穿在教学的始终。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使语文德育教育内容充实、形式活泼,更加富有成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质的教育,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吴安娜.健全人格,从感恩做起——浅谈德育教育中的爱心培养[J].民营科技,2010(01)

[2]乔创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S1)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