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信息制作课程的分组教学

2017-09-27 12:08肖亚兰
开心素质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机房分组过程

肖亚兰

一、分组前的准备

在大多的专业教师看来,分组教学有其突出的优势,但是,笔者认为并不是每门课程自始至终都应该使用分组教學。比如,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制作一个完整的PPT之前,学生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很小,很零散,在制作的时候不利于分组。应该在制作一些稍大的项目或案例的时候再使用这种方法。在教学的场地方面,如果教学场所还是在普通的机房,并不是分组教学中的环形圆桌时,分组教学其实是比较难以实施的。

二、分组学习过程

1.如何分组。分组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教学过程的实施,而相对于现在的大多数的初中院校而言,一个班级的人数一般都在60人左右,属于大班制。根据分组教学模式的特点,一个小组的人数应该控制在5~6人,像信息技术所有的课都是在机房上,而现有的机房都是一排10台电脑的排列方式。所以,分组上建议以5人为一个小组为妥,这样一排就是两组,一共分为10组左右。

整个分组的过程,应该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在这个基础上再做男女生搭配、学习能力强弱的搭配等的调整。最后分组名单进行公布,学生基本上没有意见之后再往后面进行教学的开展。

2.小组成员如何分工。班级的组员分配好了之后,每个小组的成员需要进行一个细致的分工,目的就是让组中的每学生都尽量动起来,都有事情可做。

比如,可以将5人制的小组,分配一个学生做组长,这个学生可以由小组推荐,也可以由教师指定,要求是这个学生具体有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统领整个团队进行小组合作;两个在本小组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对电脑进行制作;再分配一个学生用Word对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排版工作,主要考察对于前导课程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课程的掌握情况和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形成的Word需要有一个学生进行PPT演示文稿的制作,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美工和动画制作能力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文字和图片等多媒体资料的组织能力。另外,在小组把项目完成后,需要对整个项目或者案例进行讲述,就是把PPT、Word、案例全部演示一遍,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向班级所有同学进行展示,这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分组后的学习。分好组了,人员分工也明确了之后。接下来才可以进行正式的分组学习,整个过程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指导人员参与其中,此时把所有的主动权都交给学生,由学生自行把控。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提醒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学习的资源。比如,可以一个小组中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可以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可以请教老师、可以上网查询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总之,在学生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给出目标,让他们通过自学或与别人交流的方式,来获取制作过程问题的解决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组长始终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组长的领导和协调能力,直接影响了这个小组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同时,组长也应该直接参与其中,以身作则,为整个团队的合作做出榜样。制作Word的这个同学,由于要总结和发现制作过程中的问题,也需要和团队中的制作人密切配合,时刻关注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汇总和梳理。

三、分组总结

在分组学习完成了之后,可以设置一个总结的环节,对整个分组学习的过程进行总结和演示,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小组演示。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学生把所制作好的成品和Word进行展示,一般由一个学生上台来演示,这个过程可以作为小组成绩,记录在课程的平时成绩之中。演示的方式,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没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机房的教学软件进行演示,目的就是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2.互评。小组展示完成之后,可以通过互评表,让其他小组对这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这个过程体现了在评测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3.教师总结。当所有小组的所有制作和展示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小组的学习和表现进行一个点评,主要应该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同时,也必不可少地应该加上一些对于小组不足的评价和综合素养能力提升方面的讲解。

分组教学不仅适合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同时也适用于初中其他课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升个别学生的领导能力、提升学生的美工能力、提升学生的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房分组过程
论岸桥机房无焊接化改进的优势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浅析现代信息化机房建设策略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管理学校机房有章法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