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9-29 07:59张彩侠史玉生
当代医学 2017年27期
关键词:灌流尿毒症传导

张彩侠,史玉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彩侠,史玉生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句容 212400)

目的 分析和评价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8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各39例。A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B组给予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和肾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血浆PTH水平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4.87%,B组是82.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Scr(血清肌酐)、BUN(血尿素氮)、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的Scr、BUN与PaCO2低于B组,SaO2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浆PTH水平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血浆PTH水平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且A组的血浆PTH水平显著低于B组,各项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指标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的血清PTH水平,提高其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肾功能,并能强化其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

尿毒症是肾脏病晚期的一种综合性病症,又名慢性肾衰竭。经数据显示,尿毒症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几率在75%左右,对于此病症,单纯的血液透析无法取得理想疗效[1]。所以,探索出一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和科学性强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医学的主要课题。本文旨在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78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各39例。A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44~79岁,平均(61.25±4.37)岁;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梗阻性肾病2例,高血压肾病12例,多囊肾3例,原因不明7例;透析时间1~6年,平均(4.21±1.57)年。B组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43~80岁,平均(61.94±4.26)岁;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梗阻性肾病1例,高血压肾病11例,多囊肾2例,原因不明11例;透析时间为2~7年,平均(4.05±1.22)年。对比以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给予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建立动静脉内瘘通路,给予血液透析,每次治疗4 h,3次/周,治疗期间,透析液流量约为500 mL/min,血流量约为250 mL/min。

A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使用血液灌流器治疗,灌流器型号为健帆HA-130,静态法,灌流器内加入100 mg肝素,180度上下晃动大于10 s,静置30 min,连接管路后用2 000 mL生理盐水冲洗灌流器与管路,将灌流器和透析器连接。血流量为250 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适量的低分子肝素静脉推注。每次治疗2 h,当灌流器吸附能力达饱和时,取下灌流器,并继续给予血液透析治疗2 h,方法同B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血气指标(PaCO2与SaO2)和肾功能(Scr与BUN)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血浆PTH水平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和胫神经)。

1.4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的全部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进步: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2]。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A组39例中,痊愈22例(56.41%),显效9例(23.08%),进步6例(15.38%),无效2例(5.13%),治疗总有效率是 94.87%(37/39),B组 39例中 ,痊愈 16例(41.03%),显效13例(33.33%),进步3例(7.69%),无效7例(17.95%),治疗总有效率是82.05%(32/3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气指标和肾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Scr、BUN、PaCO2与Sa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的Scr、BUN与PaCO2低于B组,SaO2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血气指标和肾功能改善情况(x±s)

2.3 治疗前后的血浆PTH水平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对比治疗前,两组的血浆PTH水平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血浆PTH水平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且A组的血浆PTH水平显著低于B组,各项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指标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前后的血浆PTH水平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x±s)

3 讨论

目前,我国尿毒症发病率不断升高,这与人们生活习惯改变、人口老龄化加重等有关[3]。其主要治疗方案是血液透析,但对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而言,血液透析的疗效有限,不能为患者带来较好的治疗预后性。尿毒症引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表现在肢体远端,其中,下肢感觉障碍最为突出[4]。病情早期,患者的肢体远端会出现灼痛、刺痛感,同时伴有感觉缺失、痛觉过敏和麻木感,少数患者会并发不宁腿综合征[5]。一旦治疗延误,便会发展为肢体无力或麻痹,严重者会丧失运动功能。同时,部分患者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经肌电图检查后,可见感觉神经传导水平发生明显变化[6]。该病症的发病机制尚不确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中分子毒物大量潴留,引发周围神经病变。有数据表明,尿毒症患者机体内长时间存有中分子物质,极可能导致周围神经出现毒性反应。第二,甲状腺激素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影响[7]。有报道指出,若机体内含有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则会造成皮肤瘙痒、贫血、肾小管损害和周围神经病变等症。

血液透析可以加快机体的多项功能恢复,以保持电解质、水平衡。并能清除存于血液内部的小分子物质,减少对周围神经的损害[8]。然而,长期潴留的小分子物质虽会对周围神经产生损害,但相比于大分子和中分子物质的损害程度,却是相形见绌。所以,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仅能作用于小分子物质,无法在最大程度上治疗该病症。血液灌流是新型的人工合成技术,作为一种科学性极强的树脂技术,其优势在于表面积高、多孔、吸附能力强[9]。其可以对中分子、PTH与大分子物质进行选择性清除,可弥补血液透析治疗的不足。此外,血液灌流能将血液成分引入到相应装置内,如引到灌流器中,且能借助固态吸附剂,实现内源性毒素的全面清除,然后将已净化处理完毕的血液重新输到体内[10]。不仅可提高对毒性物质的清除速度,也提高了治疗效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显著优势,能够互相补充,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肾功能指标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治疗后,A组的Scr、BUN与PaCO2低于B组,SaO2高于B组;治疗后,两组的血浆PTH水平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且A组的血浆PTH水平显著低于B组,各项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指标高于B组,对比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通过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使其血清PTH水平得到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得到增强,并能改善其血气指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性有积极意义,可作为该病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加以推广。

[1] 张明霞,刘珊,刘伦志,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36例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0):2405-2407.

[2] 徐艳梅,许传文.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8(1):42-45.

[3] 张焱,高峰.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2):203-204.

[4]Tomayko EJ,Cachia AJ,Chung HR,et al.Resveratrol Supplementation Reduces Aortic Atherosclerosis and Calcification and Attenuates Loss of Aerobic Capacity in a Mouse Model of Uremia[J].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2014,17(2):278-283.

[5] 童仙女.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69-70.

[6] 刘妍,成建钊,郭自炎,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4,9(2):225-226.

[7] 高进.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11):1936-1938.

[8] Nida Zaidi,Ejaz Ahmad,Mohd Rehan,et al.Biophysical insight into Furosemide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 A Study To Unveil Its Impaired Albumin Binding in Uremia[J].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B.Condensed matter,materials,surfaces,interfaces biophysical,2013,117(9):2595-2604.

[9] 钟剑,李靖,曹钋,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不同证候间疗效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5(10):1183-1186.

[10]张均萍.尿毒症皮肤瘙痒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及护理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254-25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7.040

猜你喜欢
灌流尿毒症传导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神奇的骨传导
人物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加热法在无肝素血液灌流护理中的应用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