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7-09-29 07:59杨醒鸿颜国平苏玉蓉
当代医学 2017年27期
关键词:肺水肿乌司源性

杨醒鸿,颜国平,苏玉蓉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杨醒鸿,颜国平,苏玉蓉

(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萍乡 337000)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给予规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规范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气管插管置管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以及患者病死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运用乌司他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心脏负荷,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乌司他丁;急性脑血管病;神经源性肺水肿;疗效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中神经源性肺水肿是常见的一种,其具有的临床特点是病情重、发病急,具有较高病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1]。对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需及时给予治疗,通过及时治疗可有效降低肺水肿严重程度,缓解患者全身乏氧代谢,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帮助[2]。乌司他丁是抗炎性反应因子的主要药物,在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10月~2016年2月共有74例急性脑血管病伴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来本院治疗,患者住院后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病理学检查均确诊。所选患者中已排除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梗死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糖尿病心肌病变患者以及精神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63.3±2.6)岁,出血性脑血管病1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0例;观察组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5.3±3.6)岁,出血性脑血管病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19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本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脑血管病规范治疗,给予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有创支气管插管术治疗,另外给予患者抗生素来预防控制感染,对于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失衡情况做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规范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9990134)治疗,将乌司他丁120 000 U加入0.9%氯化钠100 mL中,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每8小时用药1次。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 d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临床指标包括气管插管置管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以及患者病死率等。另外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进行比较。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 d对患者进行静脉抽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进行检验,血清中钠尿钛(BNP)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检测后比较各项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气管插管置管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以及患者病死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神经源性肺水肿是一种急性肺水肿,多因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病变所致突发性颅内压增高所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后可以通过某些反射机制,使神经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3]。肺水肿具有的显著特点是起病较急,病程持续时间短,病情严重等,对患者生命安全有着严重威胁。目前临床上认为,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肺毛细血管和肺泡受到损伤,肺泡和肺毛细血管受损后肺血容量会急剧增加,肺泡上皮细胞以及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会进一步受损[4],同时前列腺素、缓激肽以及组织胺等会大量释放,血浆蛋白发生外渗,使急性肺水肿进一步加重。另一方面是突然高颅压引起视丘下部功能等发生紊乱,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会现状增加,交感神经出现兴奋情况,导致全身血管收缩、体循环内大量血液进入肺循环内,心脏收缩力减弱、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5]。急性脑血管病是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一种主要原因,急性脑血管病可导致颅内压增高,患者发生脑水肿。

表2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x±s)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后需及时进行救治,治疗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确定病因,确定病因是治疗的关键,也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始治疗时可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颅内压,使用脱水剂时可使用大剂量,减少肺血容量[6]。另外治疗时可早期大剂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有效增强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肺和大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可有效降低,肺水肿和脑水肿可得到有效缓解。其次可以通过一些治疗措施改善肺通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通道的畅通,当患者呼吸功能无法得到有效改善时需及早行气管插管,另外也可采用呼吸机来辅助呼吸,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治疗过程中积极预防肺部感染,给予患者合适的抗生素药物,确保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治疗过程中为有效预防急性应激性胃粘膜病变发生可尽早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为有效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选用东莨菪碱等药物。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要给予其合理的护理措施,为患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条件。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的同时给予乌司他丁治疗。乌司他丁是一种由肝脏分泌的具有蛋白酶抑制作用的糖蛋白,其可以有效发挥出抑制过度炎性反应的作用,组织细胞损伤的情况可有效减轻,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微循环。乌司他丁发挥出降低体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过程中,可使肺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得到降低,肺内渗出会有效减少,炎症会得到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有效性。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患者生活质量可得到提高,可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应用。

[1] 胡春林,夏金明,魏红艳,等.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兔脑损伤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12-17.

[2] 唐占军,段凯强,梁立,等.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16,9(1A):46-47.

[3] 涂悦,刁云锋,杨细平,等.乌司他丁对颅脑创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治疗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11):677-679.

[4] 方志成,周昌娥,郑翔,等.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4):268-270.

[5] 顾金萍,于健,王俊松,等.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4):2695-2697.

[6] 应俊,华福洲,胡衍辉,等.乌司他丁对肝脏肿瘤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5):421-4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7.046

猜你喜欢
肺水肿乌司源性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乌司他丁对中暑急性肺损伤HIF-1α、MIF表达水平的影响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单纯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的机制探讨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AECOPD合并SIRS的疗效研究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国产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