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紧急气管插管前应用阿托品回顾性研究

2017-09-29 07:59谯明宋迪娟彭艳王俊英文刚彭雪刚刘捷严婷
当代医学 2017年27期
关键词:阿托品病患插管

谯明,宋迪娟,彭艳,王俊英,文刚,彭雪刚,刘捷,严婷

ICU紧急气管插管前应用阿托品回顾性研究

谯明1,宋迪娟2,彭艳1,王俊英1,文刚1,彭雪刚1,刘捷1,严婷1

(1.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 仁寿 620500;2.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 仁寿 620500)

目的 评价紧急气管插管前应用阿托品对危急重症患者的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患者共418例,B组未应用阿托品共218例,A组紧急气管插管患者应用阿托品5 μg/kg静脉注射200例。追踪24小时死亡数,好转转出ICU,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分析两组数据。结果 气管插管前应用阿托品的好转数高于未用阿托品组;而死亡数及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均低于未用阿托品组(P<0.01)。结论 气管插管前应用阿托品可明显提高患者好转转出ICU,降低24小时死亡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紧急气管插管;阿托品

紧急气管插管是ICU医生抢救危重患者的一项基本技能,因为病情急迫,往往做不到充分气道、循环准备,仅仅予丙泊酚镇静后就插管。而同期由麻醉复苏室转入本科患者好转转出ICU率高达98.41%(868/882)。国外有研究证明,气管插管前予阿托品5 μg/kg静脉注射,在予丙泊酚1 mg/kg镇静,可减少对血流动力学负影响[1-2]。据此,回顾了在本科2015年1月~12月气管插管前未用阿托品218例,2016年1月~12月气管插管前应用阿托品200例紧急气管插管,观察患者的24小时死亡数、14天好转转出ICU数、2小时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ICU病房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418例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患者。其中男263例,女155例;年龄3~94岁;所患疾病为高血压脑出血、车祸颅脑损伤、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性休克、心源性猝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农药或药物中毒等,APECHEⅡ评分均>18分。

1.2 研究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ICU病房行紧急气管插管共218例,插管前给予丙泊酚1mg/kg镇静,此为B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ICU病房行紧急气管插管共200例,插管前予阿托品5 μg/kg静脉注射,在予丙泊酚1 mg/kg镇静,此为A组。观察24小时死亡患者数、14天好转转出ICU病患数、及2小时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心动过缓<50 bpm)病患数。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对文中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气管插管前应用阿托品的好转率高于未用阿托品组;而死亡率及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均低于未用阿托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

表1 气管插管前用或不用阿托品患者的24小时死亡数比较(n)

表2 气管插管前用或不用阿托品患者的14天转出ICU病患数比较(n)

表3 气管插管前用或不用阿托品患者的2小时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病患数比较(n)

3 讨论

在2015年本病区气管插管共218例,24小时死亡77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62例,好转转出ICU仅3例,同期由手术室术后气管插管共转入401例患者,APECHEⅡ评分8~10分,却有393例患者好转转科并痊愈出院。在本科抢救气管插管患者,均比他科转入的患者APACHEⅡ评分高(8±3)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组织灌注,并有意识障碍,GCS评分:18分之上,病情极其危重等原因,气管插管可致迷走神经兴奋,致心功能负性作用增加,加之心肺储备功能不足,虽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脏器支持治疗,不能逆转病情进展,致预后不佳。

但有一样不同的是,由手术室术后转入气管插管患者术前均应用阿托品减少气道分泌物。不可忽视的是阿托品对抗镇静药物及气管插管影响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引起循环系统负性变时变力作用。

故于2016年在本科行气管插管患者200例,排除室性心律,均气管插管前应用阿托品后再予镇静药物。结果显示,24小时死亡34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3例,好转转出ICU23例,同期由手术室术后气管插管共转入481例患者,475例患者好转转科并痊愈出院。

2016年全年与2015年全年在ICU病区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患者应用、不用阿托品,在24小时死数率、14天好转转出ICU人数、2小时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进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经过文献复习,气管插管进入声门后,可使迷走神经的兴奋,产生血压低、心率减慢。人工气道成功建立后,通气得到改善,氧合上升,交感神经的兴奋被解除,出现以迷走神经活性为主,同时给予正压通气,使血压下降。如果这种持续的低血压状态得不到快速纠正,就会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加重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出现不可逆转归[3]。有实验表明,发现丙泊酚对窦房传导有明显抑制作用,使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引起心率减慢[4]。这样可加重患者的心输出量减少,组织更加缺氧。

而在气管插管前给予阿托品,可有效减少镇静药物对血流动力学的抑制作用,抵抗气管插管对病患的迷走神经兴奋,提高患者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使用阿托品后不但可减少心率降幅,血压降幅也较少 ,而且不影响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诱导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稳定MAP,保证组织灌注,减少因组织缺氧所产生的酸性物质[5-6]。

故在ICU病房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前,不要忘记静脉推注阿托品,以解除迷走神经兴奋,对抗镇静药(丙泊酚等)对窦房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降低患者24小时死亡概率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增加14天好转转出病房机会。

但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而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有一定的伦理风险,且研究病例数仍较少。可待今后进一步加大样本数,及与多个ICU中心进行合作,得出的数据可更加使人信服。

[1] Heffner AC,Swords D,Nussbaum ML,et al.Predictors of the complicaation of postintubation hypotension during emergency airway management[J].J Crit Care 2012,27:587-593.

[2] Santillanes G,Gausche-Hill M.Pediatric Airway Management[J].Emerg Med Clin N Am,2008,26:961-975.

[3] 王一镗急诊医学[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31.

[4] 邓彩英,覃兆军,陈小波,等.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问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401-403.

[5] 刘华,康力,吕东森,等.阿托品对成人瑞芬太尼、依托咪酯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时血压、心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902-1903.

[6] 杨进兴,赵国江,欧阳其适.心肺复苏患者80例的抢救体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69-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7.065

猜你喜欢
阿托品病患插管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您了解多少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应用阿托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1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