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10-11 05:51,,,
护理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延续性康复训练肢体

,,,

院外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席卫娟,段亚梅,王爱平,刘玉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院外康复依从情况、运动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康复训练依从性总分(11.60分±1.67分)、Fugl-Meyer评分(76.27分±10.23分)、Barthel指数(72.08分±12.56分)和总体健康评分(72.68分±12.84分)高于对照组(9.58分±1.74分,68.64分±9.88分,60.44分±11.42分,64.13分±1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提高了脑卒中病人院外康复的依从性,促进了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延续性护理;肢体运动功能;自理能力;康复训练依从性;生活质量

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脑局部循环障碍,导致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或(和)高级功能损伤的临床综合征[1]。它作为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2]。此外,由于病人出院后对该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康复锻炼缺乏科学性,出院指导依从性较差,最终导致预后效果差,复发率较高[3]。可见对脑卒中病人提供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进一步明确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促进护理人员对出院后病人提供规范、有序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本研究对延续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病人的康复效果、院外指导依从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为院外脑卒中病人制订优质的延续性护理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在渭南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病人。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或MRI检查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②经临床及时抢救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可以进行语言交流和配合指令者;③获得病人及家属同意,知情并愿意配合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等疾病;②精神异常或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③肢体严重病变,如严重的糖尿病足、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折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及相关疾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由责任护士进行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为:①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选择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师、主治医师及康复治疗师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同时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我院临床实践制订“脑卒中延续性护理实施方案与评价标准”。②健康教育。出院前通过集体授课的方式为脑卒中病人提供不少于3次的健康教育课程,包括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预防、脑卒中后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家庭康复训练等。③病情评估。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出院前护理评估,包括病人的生活环境、健康行为、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评估,并进行详细记录备案。④制定个体化的延续性护理方案。延续性护理小组根据病人的评估情况为病人制定详细的、个体化的日常活动和家庭康复训练计划,并嘱咐家属提醒和监督病人出院后依方案进行康复锻炼。⑤定期随访。出院后第1周,通过电话联络病人或家属,全面了解其家庭康复训练及健康恢复情况,并记录病人病情变化及家庭康复训练情况。此后,保持1个月至少进行2次上门随访或电话随访,为期6个月,然后来院复诊并做相关评估。⑥建立交流平台。建立微信平台,分享脑卒中相关健康知识,通过微信对话实时了解病人健康恢复情况,并由专人负责平台管理,及时、准确地回答病人所咨询的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的个体指导;此外,该平台还方便病人间的交流,使其相互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效果评价 病人出院当天及出院6个月后复查时对两组病人的院外康复依从性、肢体运动功能、巴氏(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①病人院外康复依从性量表:包括康复训练、均衡饮食、生活作息、正规服药、复诊随访5个项目的依从性程度,总分为15分,10分~15分表示病人出院指导依从程度高,5分~9分表示病人依从程度一般,0分~4分表明依从程度低[4];②改良式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用于测评脑卒中病人肢体(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该量表共涉及50小项内容(得分0分~2分),满分100分,其中上肢66分(33项)、下肢34分(17项),分数与肢体运动功能呈正比[5];③Barthel指数:用于测评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满分100分),分数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6];④生活质量:采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7]对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使用广泛,其优点在于可与一般人群进行生活质量的比较,并且还可以作为衡量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及心理健康(MH)共8个维度36个条目。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 分

2.2 出院6个月后两组病人院外康复依从性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院外康复依从性比较 分

2.3 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脑卒中病人病情稳定后的康复训练是一项连续而又漫长的过程,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个人经济条件等原因,多数脑卒中病人在病情稳定后未能享受到医院神经内科专业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在没有完全治愈的情况下就回到家中自己进行康复训练[8]。因此,家庭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康复治疗场所。而病人家庭康复存在诸多问题,如总体健康知识水平偏低、缺乏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看管人员的实际照看能力有限、遇到紧急情况处置能力差等[9]。延续性护理是将医院的护理服务延伸至病人的家庭中,使病人在出院后仍能享受到持续的医疗护理康复指导,进而提高病人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一种护理服务。

3.1 延续性护理可提高病人院外康复的依从性 通过延续性护理,坚持长期性和经常性与家属通力合作,让病人得到社会及家庭支持和鼓励,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况指导病人进行自身心理调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增强病人治疗的信心,建立一种新的有利于康复的心理环境,鼓励病人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康复,从而提高其康复依从性。

3.2 延续性护理可提高病人院外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延续性护理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干预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可以在脑卒中病人各个疾病阶段根据病人不同疾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并为病人及其照顾者提供相关康复护理技术,还可以通过上门随访、电话随访及微信平台进行指导和督促,使病人能够正确、连续地进行康复功能训练,使病人肢体、言语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极大地减少了病人发生肌肉挛缩和关节畸形的可能。可见,延续性护理满足脑卒中病人出院后康复护理需求,有利于改善和提高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

3.3 延续性护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病人出院后与护理人员几乎没有联系和互动。而在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可以通过电话随访、家庭随访、微信平台等方式与护理人员及时沟通和互动,病人出院后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护理人员寻求帮助并得到有效指导,甚至可以得到面对面的指导,这种贴心和周到的服务拉近了医护人员与病人及其照顾者的距离,也为病人出院后的康复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4 小结

延续性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服务模式,使护理服务由院内延续到院外,更适合脑卒中病人出院后康复的需求,它提高了脑卒中病人院外指导的依从性,促进了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1] 廖春霞,马红梅,张倩,等.老年慢性病病人延续性护理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9A):3175-3177.

[2] Tistad M,Ytterberg C,Sjostrand C,etal.Shorter length of stay in the stroke unit:comparison between the 1990s and 2000s[J].Topic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2012,19(2):172-181.

[3] 张小燕,许继晗,苏永静,等.初发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9(7):294-296.

[4] 赵贵娟.护理干预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0):85-88.

[5] 毕胜,纪树荣,顾越,等.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上肢运动功能状态评分的响应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2):118-120.

[6] 谢伟媚.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Barthel指数和肌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52-153.

[7] 郭新峰,赖世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评价中国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信度、效度和可应用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3):12-15.

[8] Edgerton JR,Herbert MA,Mahoney C,etal.Long-term fate of patients discharged to extended care facilities after cardiovascularsurgery[J].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and the Southern Thoracic Surgical Association,2013,96(3):871-877.

[9] 孟凡嫣,王艳.延续护理对社区脑卒中康复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7C):2215-2218.

Influence of continuing nursing outside hospital on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XiWeijuan,DuanYamei,WangAi’ping,etal

(Wei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Shaanxi 714000 China)

R473.2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29.044

1009-6493(2017)29-3760-03

2016-12-01;

2017-08-31)

(本文编辑 崔晓芳)

席卫娟,讲师,硕士研究生,单位:714000,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段亚梅单位:714000,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王爱平、刘玉单位:714000,渭南市中心医院。

信息席卫娟,段亚梅,王爱平,等.院外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29):3760-3762.

猜你喜欢
延续性康复训练肢体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