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结构及发展思路探析

2017-10-11 05:45
护理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主题词图谱中医药

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结构及发展思路探析

罗明薇,张健

[目的]研究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拓展中医药科学发展的空间。[方法]以主题词“中医药现代化”检索中国知网1996年—2015年的文献,使用Endnote X7进行梳理,运用CiteSpace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结合作者共现图谱和关键词共现图谱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从萌芽到发展并趋于成熟,研究力量分散,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集中在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学、中医学发展、中医理论和中医现代化等方面。[结论]建议加强新生研究力量的培养力度、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传统学科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持续发展。

中医药;中医药现代化;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结构;发展思路;共现分析;核心作者;研究热点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and expand the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Methods:In this paper,the author used the endnote X7 to sort out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co-occurrence map and the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to analyze the Chinese literature.Results:The research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budding to development and maturing,the study of scattered forces,not the formation of the core of the group,the research focu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 development,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nd modern medicine and so on.Conclusions: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new research forces,the innovation of research topics and research methods,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

KeywordsChinese medicine;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cientific knowledge map;research structure;development ideas;co-analysis;core author;research hotspot

中医药现代化是把当代科技、手段、方法和设备融入中药的研究、生产、应用中,从而发展、完善中医药产业。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医药生产现代化”的目标,至此“中医药现代化”第一次由国家主管部门正式提出。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已经经历了2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开拓了一条传承创新发展之路,引领了健康产业的发展。在国家医药产业战略发展繁荣的背景下,中医药现代化已经成为医药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王月等[1]的研究表明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实现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科学评价,并做到中医药临床决策科学化。毕京峰等[2]就中医药现代化的内涵进行阐释,即中医药现代化的内涵应包括中医药学理论现代化、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中医院的管理现代化和中药生产的现代化4个方面。罗国安等[3]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20周年之际提出创建新医药学的背景,推动培育新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性,呼吁为创建新医药学努力和奋斗。张伯礼等[4]回顾了中医药现代化战略实施20年来在科研平台、科研成果、产业规模、临床研究、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展望了今后20年中医药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任务。本研究对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结构和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和梳理,旨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为保障文献检索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采用了主题词检索方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主题词:中医药现代化;时间跨度:1996年—2015年;词频扩展忽略,中英文扩展空白,精确匹配,更新全部数据。于2016年12月27日检索到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3 211篇。为提高研究的精准度,减少分析的误差,通过阅读摘要,人工剔除会议通知、报道等无关文献1 325篇,得到有效文献1 886篇,并导出到Endnote X7中进行管理。

1.2 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法是以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知识计量和图形绘制的方式,将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结构关系及演进规律进行可视化呈现。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能够展现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通过分析和辨别文献之间的关系,如作者合著关系、主题词与关键词的共现关系等,展示研究的演进路径[5]。本研究使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的计量分析,绘制出直观的科学知识图谱,对研究领域的研究结构体系及发展脉络的信息全景进行呈现[6]。

2 结果

2.1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时间分析 对中医药现代化论文数量与年度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挖掘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脉络及研究趋势。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发表的数量可知,1996年—2015年共发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1 886篇。纵观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①第1阶段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萌芽阶段(1996年—2000年),林伟、詹文涛、陈卫平、曹少鸣、王永炎等研究者对中医药现代化进行研究,此期间的研究处于萌芽期,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数量平缓上升,1999年和2000年平均每年51篇。②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第2阶段(2001年—2010年),刘保延、陈如泉、郭志军、李振吉、张方、闫海军、沈家平、李幼平、洪兵、罗国安、马朝晖等研究者对中医药现代化不断的探索实践,这10年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阶段,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数量在2001年飞速增长,达到100篇,并且连续3年保持增长。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数量的峰值出现于2006年,该年度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数量达到155篇。自2006年以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数量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③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第3阶段(2011年—2015年),在此期间陈修平、孔鹏云、黄柯华、王月、张伯礼等研究者对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不断进行深化,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数量在第2阶段的基础上有所下降,但下降趋势平缓。从这20年的时间轴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并逐渐趋于平稳的态势。具体见图1。

图1 1996年—2015年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年代分布图

2.2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力量分析 通过对高产作者和研究机构进行分析,有助于对研究特征和研究方向进行把握,同时也为了解研究前沿提供有力的依据。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20年间,纳入分析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1 886篇涉及作者3 058人。发表10篇及以上研究论文的作者有8人,占作者总数的0.26%;发表论文数为5篇~9篇的作者43人,占作者总数的1.41%;发表4篇论文的作者37人,占作者总数的1.21%;发表3篇论文的作者96人,占作者总数的3.14%;发表2篇文献的作者326人,占作者总数的10.66%;共计2 548名(占83.32%)发表了1篇文献。

根据美国学者A.J.洛特卡的科学生产率经验规律表述,科研人数与所著论文之间的关系为:2篇文献的作者数量约为1篇文献的作者数量的1/4,3篇文献的作者数量约为1篇文献作者数量的1/9,N篇文献的作者数量约为1篇文献作者数量的1/n2……,1篇文献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3/5。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中,发表2篇、3篇、4篇、5篇及以上文献数目的作者均低于洛特卡的科学生产率经验规律表述。由此可见,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作者分布分散,初次研究者较多,持续研究者较少。同时也能看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领域进行持续研究的学者较少,很多学者仅研究一时,或是刚开始关注中医药现代化领域。

表1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核心作者(n=88)

运用网络知识图谱对高产作者进行共现分析能够了解该领域研究力量的情况。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共现图谱见图2、图3。由图2可知,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力量主要形成了5个主要研究力量:第一力量是由肖小河等研究者组成的研究力量,单位涉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第二力量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李振吉等研究者组成的研究力量;第三力量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王永炎等研究者组成的研究力量;第四力量是罗国安、朱明丹、杜武勋等研究者组成的研究力量,单位涉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

图2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人员共现图谱

图3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在88名核心研究人员中,有15名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各有7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各有4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清华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各有3名,有4个单位拥有2名核心研究人员,有35个单位拥有1名核心研究人员。核心研究人员中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持续研究10年以上的作者有王永炎、陈可冀、张伯礼3人;肖小河、李恩、崔蒙、李振吉、刘建平、郭振球、王阶、申维玺8人的研究分布在6年以上;赵艳玲、朱明丹、杜武勋3人的研究集中于3年内。王永炎、陈可冀、李振吉、申维玺、张伯礼、王庆国6人对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开始于2000年以前。以上分析可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领域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中医药现代化的持续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3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主题分析 关键词或主题词是文献核心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对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和共现网分析能够反映领域内研究的热点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热点分析时,选取了21名核心作者(88名核心作者中有21名发文7篇以上)的有效文献194篇,时间分区选择为每2年1个分区,分析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将主题词类型设置为“名词短语”,阈值设置为(2,2,20)(4,3,20)(4,3,20),并进行聚类分析。核心作者的研究热点分析结果见图4。如图4所示,其中的节点数量为9个,连线数量为17条。每个节点代表1篇文献,节点与节点间的线条代表共引关系,图中显示了部分显著的节点和连线,连线越粗表明两篇文献共引关系越强。节点的中心性代表着主题词的重要性程度,中心性强节点的重要性也强,也能代表是研究热点。按中心性的强弱,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主题词的中心性排序中,中医药现代化出现的频次最高,一共出现了77次,中心性为1.02,也是最强的。后续依次是中医药学(37次)、中医理论(9次)和中医现代化(8次)。

图4 中医药现代化主题聚类分析图谱

进行研究前沿分析时,则将主题词类型设置为“突现词”,阈值设置为(2,2,20)(4,3,20)(4,3,20)。设置主题词类型为“突现词”,得到如表2所示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前沿主题词。依据时间顺序,突现词依次是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学、中医现代化、中医理论、中医学发展、中西医并重、西医学和代谢组学。前5个突现词体现了中医药现代化在中医领域的研究前沿,第6个突现词体现了中医药现代化在中西医领域的研究前沿,第7个和第8个突现词体现了中医药现代化在西医领域的研究前沿。

表2 变化频次大于4的突现词表

3 小结与展望

本研究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法对中医药现代化相关文献进行量化研究,具体分析了中医药现代化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研究作者的关系、研究机构的关系等数据,研究发现: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经历了萌芽、发展并逐渐趋于成熟;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力量分散,初次研究者较多,持续研究者较少,在领域内进行持续研究的学者较少,很多学者仅研究一时,或是刚开始关注中医药现代化领域;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领域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中医药现代化的持续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研究主题分析发现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学、中医理论和中医现代化等方面。因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加强新生研究力量的培养力度,鼓励跨机构跨区域的合作研究,如通过企业、高校和科研基地有机的结合,加强前沿技术的应用研究;加强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有了新技术才能有新产品,才能提升产业竞争力,抢占国际技术水准的制高点,引领国际的发展;加强传统学科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如重视优势学科的发展,引领健康产业发展,开拓传承创新发展之路。

[1] 王月,于海龙,郭利平.浅谈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点[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7):768-770.

[2] 毕京峰,孙新华,李永志.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思考[J].中外医学研究,2015(17):152-153.

[3] 罗国安,梁琼麟,王义明,等.中医药发展亟需第二次思想解放——二论创建新医药学[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1-6.

[4] 张伯礼,张俊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331-3334.

[5] 黄静,刘萍,张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企业社会责任前沿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5):84-89.

[6]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 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Probeintoresearchstructureanddevelopmentideasofmoderniz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LuoMingwei,ZhangJia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 China)

R248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29.015

1009-6493(2017)29-3675-05

2017-02-20;

2017-09-04)

(本文编辑 崔晓芳)

罗明薇,硕士研究生,单位: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张健(通讯作者)单位: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

信息罗明薇,张健.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结构及发展思路探析[J].护理研究,2017,31(29):3675-3679.

猜你喜欢
主题词图谱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绘一张成长图谱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0 年第26 卷主题词索引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 年第五卷英文主题词索引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