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题党”现象看新闻道德

2017-10-12 06:54□朱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标题党点击率网络新闻

□朱 觅

(云浮日报社,广东 云浮 527300)

从“标题党”现象看新闻道德

□朱 觅

(云浮日报社,广东 云浮 527300)

眼球经济时代,为了吸引读者,一些网络新闻不惜背离新闻道德,通过夸大其词、扭曲事实、耸人听闻的标题哗众取宠。这种现象被称为“标题党”。“标题党”是网络环境下新闻行业的一种扭曲。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新闻“标题党”现象展开研究并由此探究其背后潜藏的网络环境下新闻道德失落问题,从而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建构新闻道德的几点建议。

网络 新闻 “标题党” 新闻道德

“央视刚刚曝光”“轰动全国”……近些年带有此类字眼的标题充斥网络,而在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背后往往是一条条题文无关的新闻。许多人认为,在网络媒体中,唯有一个能迅速抓住眼球的标题才能让文章吸引读者。像这种蓄意误导、与文章实际关联不大而仅仅为了博人眼球而创作的标题即为“标题党”,其表现为“标题严重夸张 ,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

不久前,UC新闻的标题爆红,在令网友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警惕“标题党”在网络新闻中的盛行。几乎作为“虚假”“误导”代名词的“标题党”为何会轻易占领一贯标榜“真实”“客观”的新闻业?在点击率面前,新闻人究竟应当怎样看待新闻道德?我们应该坚持的是怎样的“初心”?

因此,本文从网络媒体“标题党”的角度,探讨在新的时代里媒体人应当始终秉持的新闻道德。

深陷“标题党”现象的网络媒体

“标题党”已成网络媒体普遍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有了“标题党”“肆虐”的直观印象。在北京大学教授王辰瑶与硕士研究生金亮的共同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的数据:

?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标题党”在网络新闻中绝不是偶然与个别,而已是一种普遍。而就“标题党”数量而言,传统媒体网站与商业门户网站相差无几。传统媒体专业新闻审查制度与引以为傲的新闻操守似乎都没能挡住“标题党”的来势汹汹。究其原因,是新闻道德在点击率、关注与利益面前的软弱无力。

点击率是网络新闻的生命力。有了点击率,便能被推广,被更多人看见,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而网络新闻采用的首页推广方式,让读者们往往只能通过标题选择文章。因此,网络媒体只能在标题上尽量迎合读者。“标题党”是一种迎合读者的“媚俗”文化,这与网络时代眼球经济的背景是吻合的。适应网络生存环境,这正是“标题党”备受网络新闻青睐的原因。

“标题党”常见类型。

一是夸大其词,以偏概全,扭曲新闻事实。此类“标题党”往往截取信息作为标题,不顾本意,断章取义以将事实包装成为“奇观”。例如,中国社科院曾发布了新媒体蓝皮书指出:微博热点舆情案例中出现谣言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某晚报却忽略具体背景与结论,直接以“微博热点三分之一是谣言”为标题进行报道,使读者们纷纷对蓝皮书的权威性表示质疑。

二是煽动性强、诱导性强。此类“标题党”喜欢玩噱头,刺激读者情绪,以此获得高关注度。例如,某报曾刊载标题为“李天一他妈的要求高,律师不干了”的新闻报道,带有强烈倾向性的新闻标题迎合了读者,却失去了新闻的公正与中立性。

三是情色暴力、低俗庸俗。网络新闻标题中的低俗字眼铺天盖地。“著名姐妹花与高官勾连 姐姐干的事令人吃惊”这类令人遐想的标题仿佛成为高点击率的保证。

从新闻道德看“标题党”现象

网络新闻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而新闻工作逃脱不了道德问题。新闻人如果希冀于获得信任,新闻如果想拥有更大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新闻业如果追求可持续的稳定发展,新闻人就应该有更高的道德素养和更高的道德水平。

“标题党”是对新闻道德的背离。它背离了诚信,真实陈述事实或报道新闻是职业新闻活动的首要原则。而“标题党”通过以偏概全夺人眼球,势必造成对原意的曲解。前不久,网易转发《因欠5万手术费,颅骨被摘下,一年多无人给装上》的报道,标题如此触目惊心,读者顾不上细看就痛骂“人渣医院”“没有人性”……然而真相是:医院已经尽力在没交费用的情况下进行了多次治疗。而“标题党”无所顾忌的扭曲与恶意引导,让社会对于医疗工作者的信任再次被伤害。

新闻要产生真正善的结果,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好的新闻作品对社会产生的正推动力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因此,“标题党”对新闻道德中真实的背离,注定此类新闻作品只能带来负面社会效应。

带有煽动性的标题违反了新闻道德的公正观念。新闻工作者追求公正的根本在于“以事实说话”,而不带有先入为主的立场,造成新的不公正。为迎合观众心理的“标题党”只会加剧偏激,破坏正义,于构建社会理性有害无益。在新媒体时代,作为新闻从业者,应当秉持公正的新闻道德。

从“标题党”看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建构新闻道德

治理“标题党”可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但由于甄别的困难,根本出路还是在新闻行业的内部自律与网络环境下的新闻道德建构。首先,新闻从业者可以在理性协商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出一套适应网络新闻环境的道德规范。其次,为了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必须设定适者生存,反对误导读者的“标题党”,但鼓励巧妙提炼的好标题。

在网络环境下建构新闻道德,最根本的是建立新闻人的职业价值观。在新的环境下,每个新闻人都应不时自问:新闻业是怎样的行业?新闻人应当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当把职业与追求相连,把个人选择与历史进程相关,新闻道德“为社会良性运转服务”的内核就会自然而然地体现。

“标题党”是新闻在网络环境下扭曲的集中体现。网络空间中信息传播的自由性、匿名性,几乎零成本,让许多人肆无忌惮地享受自由发表权利,却不念及承担义务。在这一情况下,新闻如何真实正确,长留权威,又如何得到关注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但在网络新闻这个领域中,新闻从业者应当时刻谨记新闻道德的底线,而不应为了追求点击率,成为“标题党”,或编造“虚假新闻”,毕竟“传媒业追求的终极目的,不能仅仅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仅仅为了自由……而应该是为全体公民服务得更好。”这便是新闻道德的意义。

1.杨保军.新闻道德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英]卡瑞桑德斯著,洪伟、高蕊、钟文倩译.道德与新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黄瑚主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杨保军著.新闻真实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法]克劳德·让·贝特朗著,宋建新译.媒体职业道德规范与责任体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林娟娟.“标题党”的“八宗罪”——网络标题中的新闻伦理问题.现代交际,2009年第11期。

7.王辰瑶、金亮.网络新闻“标题党”的现状与叙述策略——对8家网站新闻排行榜的定量分析.新闻记者,2013年02期。

(编辑:秦明瑛)

猜你喜欢
标题党点击率网络新闻
加强网络新闻的监督与管理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新时期如何做好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
基于特征工程的视频点击率预测算法
互联网新媒体中“标题党”现象探析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杜绝网络“标题党”向传统媒体渗透
喜报!萌宝大赛参赛者660名,投票321657人次,点击率超60万!
“标题党”恶意制造坑人噱头有点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