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之思考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17-10-13 12:25羊四清刘泽平邓敏超向瑞桃贺敏之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应用型人才

羊四清,刘泽平,邓敏超,向瑞桃,贺敏之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教务处,湖南 娄底417000;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信息学院,湖南 娄底417000)

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之思考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羊四清1,刘泽平2,邓敏超1,向瑞桃1,贺敏之1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教务处,湖南 娄底417000;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信息学院,湖南 娄底417000)

毕业论文是本科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特别强调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通过毕业论文改革,达到全面提高质量的目标。全面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具体措施与方法有:全面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储备;学生提前参与应用研究和科学研究;全面提升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毕业论文面向生产一线开展“真题真做”;建立科学的毕业论文工作流程;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

毕业论文;校企合作;真题真做;质量监管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高校转型发展要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1]。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高校转型的目标是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高校人才培养环节诸多,内容繁杂,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毕业论文是最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践必修教学环节,也是社会密切关注的、最能体现毕业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环节。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毕业论文质量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家长、用人单位、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

目前,针对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问题,有大量文献开展了探讨。这些文献大都是围绕毕业论文本身这一工作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如重点讨论了关于选题、教师指导、提前介入导师项目、毕业论文环节的把握、加大经费投入和实验室建设和毕业论文答辩等问题[3-7],但是,很少有人从全局性角度去分析和探讨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一篇优秀毕业论文的产生,一定是对学生长期培养和刻苦训练的结果,它是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综合体现。因此,必须从全局性角度去分析、探讨并实践人才培养,才能达到真正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标,达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性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之要求,结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转型发展之实际,对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毕业论文提出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一)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类型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认识世界的研究型人才而言的,根据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过程,将应用型人才按职业类型划分为工程应用型、技能应用型和技术应用型三大类人才[8]。依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类型进行划分,将高等学校划分成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9],这三种类型基本上分别对应我国的一本、二本和高职高专院校。一本院校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二本和高职高专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目前,二本院校大都往综合性院校发展,结合“三部委”转型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可将应用型人才划分为:知识应用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

知识应用型人才是指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并直接运用到社会生产实际中的人才,主要面向大文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指将科学原理转化成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等人才,主要面向理工类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指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图纸、计划、方案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应用型和技能应用型之间的一种应用型人才类型,他们不是具体的操作者,而是从事组织生产、建设、服务等实践活动者,诸如工艺水平的设计,工艺流程的监控,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以及产品、服务的改进和更新等工作的技术服务者与管理服务者[10]。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综合体,他们不仅能承担起一线生产的责任,而且能够从事技术的更改与改造、服务与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将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人才类型进行以下划分:

应用型本科高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知识应用型、工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按学科设置专业,主要面向社会生产生活领域中的职业群和行业,而不是岗位。高职高专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一是技术操作型应用人才,强调按岗位培养;二是技能型应用人才,强调按职业和岗位设置专业,具体分类见图1。

图1 应用型高校与人才类型结构图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应用能力结构

毋容置疑,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下[11],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可以描述为:应用性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和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能力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 应用型高校人才能力结构图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对毕业论文的要求

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3条明文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只有达到一定的成绩后才能授予学士学位。通常情况下,一般本科高校均要求毕业论文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才能授予学士学位。对于不同学科类型,其毕业论文的要求如下:

第一,文科类专业要强调联系社会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解决生产与社会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要求有自己的见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措施及办法,杜绝拼凑复制。

第二,理工科类专业应联系生产和工程实际,深入工厂、生产实际单位,开展应用需求调研,科学设计实验(试验)方案,运用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准确收集和科学处理实验数据,杜绝编造实验数据。

第三,艺体类专业要突出艺体创新、综合训练艺体实践能力和艺体创新能力,杜绝低水平表演。

三、转型背景下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要素

毕业论文是学生对大学4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学校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不能只关注毕业论文本身这一具体任务,而应从源头抓起,从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实验实训、研究方法、创新应用等各个环节抓起。综观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影响毕业论文的主要要素有: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储备、指导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储备、学校实验与实训条件的建设和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等(见图3)。

学校在开展毕业论文具体工作时,师生的态度和责任心是做好毕业论文的重要前提;师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是开展毕业论文的基础;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毕业论文“真题真做”和面向应用的重要条件;创新思维的训练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有效的监管体系则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保障。

图3 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要求结构图

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措施与手段

(一)全面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深入分析行业企业的发展与应用现状,科学合理地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再根据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设置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经过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充分论证予以确定。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储备

(三)学生提前参与应用研究和科学研究

学校可通过设立学生导师制,采取4年贯通的办法,让学生提前加入教师科研团队并参与科研活动。高校利用学生学科竞赛这一有效手段,能让学生广泛参与到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培训、实验、探究和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目前,省级以上的学科竞赛内容十分丰富,基本涵盖所有学科或专业,各种专业竞赛遍地开花,“挑战杯”竞赛和“互联网+”竞赛更是倍受关注,大学生们要充分利用赛事,让自己提前参与到应用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中。

(四)全面提升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名师出高徒”,优秀的指导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学校应选择优秀的教师来担任毕业论文导师。同时,学生参与指导老师的项目,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与发展。目前,高校扩招往往让一些高校存在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对此,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引入和培养力度,不仅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更要提高教师的基础研究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应用型高校更加要求教师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行业企业的生产一线,广泛开展应用调查与应用研究,具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毕业论文面向生产一线开展“真题真做”

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要注重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最好的办法就是毕业论文面向生产一线开展“真题真做”。对此,第一是解决“真题”来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真题”的重要来源之一,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中挖掘出的课题,是“真题”的另一个来源。第二是解决“真做”问题,校企双方的共同指导可以解决“真做”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产生于实际单位(行业、企业)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对单位的工作有所改进的、有意义的、有动力支撑其完成的项目。在开展校企双导师指导时,必须明确各自的责任与要求,避免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

(六)建立科学的毕业论文工作流程

“产品讲标准,生产讲流程”,科学合理的流程是事情成败的关键。毕业论文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流程,如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毕业论文的一般流程如图4所示。

(七)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

2017年8月20日夜里,吕杨通过侍酒师大师考试的消息从伦敦传来,葡萄酒圈内的媒体播报的速度简直让人惊讶。毕竟,这是我们中国葡萄酒领域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殿堂级大师。2017年9月,香港出生长大的混血儿Sarah Heller也摘取了葡萄酒大师的桂冠。

1.过程管理

毕业论文工作与学生就业、考研等在时间上存有一定冲突,这时,加强对流程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实行远程管理、远程指导、多导师混合管理与指导,对毕业论文的所有环节实行定时段管理、答辩管理等。

2.防造假管理

第一,防论文代写、购买——人与制度共同防范: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对代写、购买论文等情况实行处罚性约束来防范,并利用毕业论文答辩进一步达到防范的目的。

第二,防论文抄袭——以机器检测防范为主:由权威机构提供毕业论文查重报告,根据重复率来确定论文是否属于抄袭。

第三,防数据造假——人与机器共同防范:当论文涉及到数据图表等时,要求学生给出原始数据,并生成可以在机器上重复实现的目标数据和图表的程序代码。总而言之,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对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建立毕业论文事后评估检查制度

毕业论文抽查与评估机制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又一有效途径,通常情况下,由第三方开展评估或抽检工作,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毕业论文的质量标准,科学地分析学校(或学院)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毕业论文的质量,以便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图4 毕业设计流程

五、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做法

(一)明确可以替代毕业论文的6种类型

学校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在确保学生从事与专业密切相关且满足一定要求的项目均可申请替代毕业论文。

(1)设计类;主要有产品设计、方案设计、调研报告、作品设计、作品展演等;

(2)正式发表的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论文和著作;

(3)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的获奖作品;

(4)已结题的创新创业立项项目;

(5)与专业相关的专利与软件著作权;

(6)通过考试获得的国家级中级职称及以上的从业资格证书。

(二)开展提高师生知识与能力储备的一系列工作

学校全面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以知识点为主线的课程教学大纲标准,以多样化手段、多环节考试(考查)方案,开展MOOC/SPOC课程的立项建设、校企合作课程、校企合编教材的立项、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产学研合作引导项目立项与建设等工作。这些工作都将有利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师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为毕业论文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全面开展校企、校地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校与娄底市人民政府开展校地合作办学项目被立项为省级校地合作试点单位,与娄底市所管辖的县、市、区签订合作办学的框架协议,现已开办企业冠名班5个,正在洽谈行业的学院3个,与150多个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市经济与信息化建设委员会和“企业帮扶”“一进二访”等工作,对接并展开娄底市人民政府推出的“七个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工作,目前已有一批项目具有合作意向。这些工作均为学校毕业论文工作的“真题真做”提供广泛来源,对提升“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启用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

学校启用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对毕业论文的全过程实行网络管理,不仅管理工作流程,还管理“师生”的工作学习态度与责任心,如学生不按时递交材料,教师不按时审阅学生材料,均可以得到有效监控。

(五)全面使用毕业论文查重检测系统

学校全面使用毕业论文查重检测系统,对每篇毕业论文均进行机器查重检测,要求重复率不得高于25%。

(六)每年组织校内专家对毕业论文进行抽检工作

学校每年对学生论文的抽检率在3%左右。从抽检的结果来看,毕业论文的质量有较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与生产一线相结合的“真题真做”有大幅度提高,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80%的设计均源自生产一线,而且作品水平较高,受到评审专家一致好评。

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一定要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入手,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深入开展产教融合的实践,提高师生的应用能力,建立毕业论文监管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总体目标。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EB/OL].(2015-10-23)[2017-03-01].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高校厅[2004]14号)[EB/OL].(2004-04-08)[2016-03-02].https://wenku.baidu.com/view/40afcddb26fff705cc170a92.html.

[3]马千红,周宝玲,试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现状及提升质量的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3):224-225.

[4]柴岩,李欣,蔡萍.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3(3):92-93.

[5]白薇,常晓明,杨胜强,等.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77-78.

[6]于华,张雅芳,刘允.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152-153.

[7]吉长东,王崇倡.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方法与措施[J].矿山测量,2011(6):98-99.

[8]季静静.坚持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新要求[J].文学教育:中,2012(7):29-30.

[9]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2(7):94-98.

[10]赵庆年,高校类型分类标准的重构与定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147-152.

[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OL].(2015-05-13)[2016-03-0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l.

Abstract: Graduation thesis writing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but also a refle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great emphasis is laid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which requires reformation of graduation theses. By analyzing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theses, this article has put forward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revise the training program of applied tal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tutors, make sure the ideas of graduation theses come from practice and solve real problems, develop a scientific working process, and set up a scientific system of quality supervision.

Keywords: graduation these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al problems in practice; quality supervision.

(责任编校:彭巍颐)

ThoughtsonImprovingtheQualityofGraduationThesesUndertheBackgroundofTransformationinApplication-Oriented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GSi-qing1,LIUZe-ping2,DENGMin-chao1,XIANGRui-tao1,HEMin-zhi1

(1.Teaching Affairs Office,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Chian 2.Information School,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China)

G642.477

A

1673-0712(2017)03-0086-06

2017-03-23.

羊四清(1966—),男,湖南邵东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务处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