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的麻醉配合与护理干预

2017-10-14 02:44蔡靓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龄置换术膝关节

孙 晔, 陈 晨,蔡靓羽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高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的麻醉配合与护理干预

孙 晔, 陈 晨,蔡靓羽*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目的 对高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护理干预以及麻醉配合的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手术的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麻醉配合程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麻醉的准备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90%,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 在对高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时,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麻醉配合度及满意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麻醉配合;护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ndition of the anesthesia cooper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nic.Methods Select 40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femoral nerve block surgery during February 2015 to June 2016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4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dular nursing.Compare the degree of anesthesia cooperation and satisfaction.Results The average time for anesthesia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its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90% higher than 70% of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Ultrasonic guidance with modular nursing can enhance the adaptabi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and help the surgery perform smoothly.

Keywords: ultrasound guided femor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coordin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研究[1]表明,与其他麻醉镇痛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法效果更好,也更加适用于超高龄患者。因此,相关的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疗法的重视与应用,为高龄患者的术后恢复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进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术后皆采用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男11例,女29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60岁,平均(72±3.28)岁。ASA分级为Ⅱ~Ⅲ级。40例均行单侧膝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手术。40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28例,合并冠心病者5例,在治疗前出现过脑梗死状况者3例,患有其他合并病症者4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2组麻醉方法均为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麻醉法,患者保持仰卧或半卧位,暴露腹股沟,医护人员将病肢行外旋15°处理,采用便携式彩色二维超声仪的5-8 MHz曲阵探头、7~12 MHz线阵探头来实现引导过程。探头置于腹股沟韧带和腹股沟褶之间,在股动脉靠外侧即是股神经。局部浸润麻醉后,自探头外侧以“平面内”方式进针,穿刺针呈30°~45°角穿透髂腰肌表面的髂筋膜,在超声定位下将穿刺针尖引入股神经所在的三角之外侧角。在针尖接近股神经外侧角时一边进针一边注药。针尖穿破髂筋膜后,局麻药即将髂筋膜与神经表面分离,在髂筋膜和髂腰肌之间的间隙内注入0.25%的罗哌卡因,注入量15 mL左右,在罗哌卡因注入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采取水分离技术,以使股神经四周的间隙得以扩大,使罗哌卡因充分扩散。

1.2.2 护理干预 1)对照组行股神经阻滞麻醉时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2)术前护理干预:对患者沟通时态度温和诚恳,由于高龄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听力下降,说话时音调要抬高,语速要放慢。对于年龄超过80岁并理解力较差或有老年痴呆的患者,则要求家属一起聆听,得到患者与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掌握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让患者充分了解术后疼痛可能出现的时间、持续的时间、疼痛缓解与功能锻炼的关系及相应的防治方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疼痛、正确对待疼痛,教会患者及家属应对疼痛的方法[1]。指导患者与家属如何使用镇痛泵缓解疼痛,解释镇痛泵的工作原理,着重告知患者与家属不要因为害怕疼痛而不停按压镇痛泵自行加药,如若镇痛效果不满意及时与医生联系。3)术中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热情迎接患者并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对待患者的态度认真、和蔼、乐观、镇静、庄重。尽量消除其恐惧、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的获得以及分析所采用的软件均为SPSS 18.0,所有数据在统计学上均具有一定的意义,以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围术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变化比较 见表1。

2.2 2组满意率比较 对照组对整个护理过程的满意率为70%(14/20),研究组满意率为90%(18/20),2组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不理想可导致患者躯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和心血管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有碍于术后患者的全面康复。与其他患者人群相比,高龄患者进行手术的难度更加大,不仅因为高龄患者身体机能大都呈现出退化的趋势,并且其人群存在的各种心血管类疾病较多,如果在对其进行手术过程中尤其是麻醉过程中稍有不紧张心理[2]。由于手术时需要暴露部分躯体进行麻醉操作,而老年人自身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护理人员应适当调高手术室内的温度并在手术操作区域以外的身体部位覆盖保温毯防止患者受凉及低体温的发生。摆放手术体位时,老年人身体欠灵活体位改变时动作要轻缓,耐心指导并协助患者,绝大多数患者能和医护人员合作。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不时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做好心理护理,分散其注意力,根据不同的治疗时段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手术结束后,协助麻醉医生一起妥善固定安置镇痛泵,并观察缝合口有无出血渗血。轻柔的将镇痛泵的延长管理顺,防止管道脱落、折断及堵塞。搬运患者时刻关注镇痛泵管道情况,防止在搬运过程中牵拉镇痛泵管道而引起脱落。4)术后护理干预:术毕陪同并协助患者安全的转移到病床上,帮助患者摆放舒适的体位:患肢抬高20°~30°且保持中立外展位,以促进静脉淋巴回流,减轻肿胀,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及时检查各个手术相关的管道是否在位,有无脱落。再次指导患者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镇痛泵脱管的可能性并指导患者在翻身及功能锻炼时注意泵管,以防脱管[3]。在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相关护理人员主要从患者恢复上入手,对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用药习惯进行干预,这对患者恢复效果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4]。慎,会直接威胁高龄患者的生命。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在临床上显示了较好的镇痛效果和较少的不良反应[5-6]。连续股神经阻滞可放置较长时间,且由于是局部阻滞,可避免全身应用毒麻药物的并发症,对于下肢关节手术的术后镇痛,不失为一种理想选择[7-9]。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神经阻滞定位的方法有很多,像解剖定位、神经刺激器定位等在临床上使用的都比较多,针对高龄患者人群的特殊性,超声定位法对行股神经阻滞效果是最好的,通过超声引导能够让医务人员精准的观察到患者的神经结构以及穿刺针的位置,对于麻药在股神经周围扩散度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麻药液在患者股神经周围完全扩散开来才能够使得神经阻滞效果得到提升。与传统的麻醉镇痛方法相比,股神经阻滞麻醉法的安全性更高,并且其所诱发的并发症产生的概率较小,对于高龄患者的恢复极为重要[10]。

表1 2组围术期SBP、DBP和HR变化比较(x± s ,n =20)

由于高龄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都比较脆弱,因此和中青年患者相比,其在手术过程的配合程度往往比较小,对于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发现,良好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痛苦、加快手术的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全面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让患者的心理压力得以减轻,并且其能够了解到手术的流程,这对于高龄患者麻醉配合程度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意义[11],只有患者以主动姿态去配合手术过程,才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不良事件的概率,对于患者的恢复是极其有利的,此外护理干预措施的采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得以提升,对于医患良好关系的建立极其重要。

[1]孙彦冰.综合护理干预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学杂志, 2014,31(6): 723-724.

[2]李红艳.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3): 176-177.

[3]董锡臣, 黄宇光, 褚庆福, 等.合并多种疾病95岁高龄患者区域阻滞麻醉下行膝上截肢术一例[J].临床麻醉学杂志 , 2003, 19(7): 445.

[4]赵存凤, 姚梅芳, 赵继军, 等.患者自控镇痛泵的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3): 222-223.

[5]MARTIN L D.KEVIN E B,BARRY A H,et al.A pilot study on continuous femoral perineural catheter for analgesia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he effect on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and outcomes[J].J Arthroplasty, 2006(21): 1111-1117.

[6]SHUM C F, LO N N, YEO S J, et al.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mmediate and twoyear outcomes[J].J Arthroplasty, 2009, 24(2): 204-209.

[7]李国辉.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护理体会[C]//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南京: 2010.

[8]傅志海, 吴雅松, 王小虎, 等.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术后镇痛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28(8):819-820.

[9]叶文琴, 于秀荣, 谷贵山.股神经阻滞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4, 23(11): 516-518.

[10]单海华, 朱常花, 谢红, 等.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镇痛的疗效分析 [J].重庆医学 , 2012, 41(13): 1312-1314.

[11]单海华, 王文娟, 谢红, 等.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J].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4, 31(4): 648-649.

Anesthesia cooper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nic

SUN Ye, CHEN Chen, CAI Liangyu*
(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uxi,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xi 2140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

R248.2

A

2095-6258(2017)05-0793-03

2016-12-18)

10.13463/j.cnki.cczyy.2017.05.035

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合同 “耳穴压丸复合连续股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中 的应用研究”(LZ13120)。

孙 晔(1979 -),女,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及中医护理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蔡靓羽,女,博士,电话-13961782213,电子信箱-1106740421@qq.com

猜你喜欢
高龄置换术膝关节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