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者服务的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合理利用对策探讨

2017-10-14 14:29乔文羽
高教探索 2017年13期
关键词:电子图书读者服务

乔文羽

摘要:二十一世纪为信息时代与网络时代,伴随网络技术飞快发展,智能手机、电脑与其它当代电子技术产品不断诞生与应用,电子图书推广与使用空间也在不断扩大,结合电脑或手机读书渐渐成为现如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常态化社会生活内容,这势必会给纸质图书带来一定冲击与影响。但是,当前人类并不能完全脱离纸质图书产品,还有电子图书并不完全成熟,迫使我国图书行业提出一种行而有效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联合应用策略,进一步不断更新、优化纸质图书前提下,促进电子图书产业健康成熟发展,进一步推动全国图书行业现代化、高效化与持续化发展。基于此,本文接下来就将分别剖析一下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特点与优势,进而提出二者合理利用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读者服务;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合理利用对策

当前读者早已习惯纸质图书阅读方式,同时各地区图书馆也会按照当地读者喜好,储藏、购置与管理各类纸质图书与文献资料,作为图书馆工作主要内容。但是最近几年,伴随各地区图书馆快步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电子图书也为读者提供大量及时、便捷的信息。由于电子图书同纸质图书比起来,电子图书具有读者查询资料将更加方便,同时占用空间小而且信息检索快速等优势,最近几年各地区图书馆电子图书得到了越发快速的发展,而且很多读者比较热衷电子图书查阅方式,另外图书馆有关负责人同时也开始关注电子图书购买与管理问题,现代化图书馆凭借提供简便查阅资料服务的特点,对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优势进行更好的整合,很好满足不同读者喜好与需求,同时这也是相关工作人员不得不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一、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对比

(一) 纸质图书优势

首先,阅读亲切感。读者阅读纸质书时需要明亮、柔和的光线,人们对纸质图书进行阅读过程中,因为手指可以接触到书籍会让读者内心感到踏实,通过近距离感受油墨香味与书页质地会感到非常愉悦,读者处于图书馆自由安静环境中从内而外会感到亲切,因而图书馆静谧与纸质图书带给人的舒适,进一步让读者对纸质书中出现问题可以自发思考,读者理解、记录及思索也会更熟悉;其次,做注释方便。读者一边读书一边做注释或读书笔记,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将对书籍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对读书善于思索读者而言,对出现问题思索程度也要明显好于电子图书,原因是读者经阅读纸质图书生成疑虑可经边读书边做笔迹这一过程中进行更为详实的思索。

(二) 电子图书优势

首先,方便保存需要信息。电子图书经原先在纸质图书中的内容通过电子数字技术储于存储介质当中,如此可有效防止如同纸质图书般由于纸张薄而发生破损情况或被水浸湿等情况[1]。尤其当前纸质图书中存在一些古籍资料,因为年代较久的缘故,纸张会受人为与潮湿等因素影响,导致保存起来较为困难,但是电子图书完全可以通过拍照技术,让这些古籍资料继续保存下去,并呈现于读者眼前;其次,海量存储空间,查询简单方便。一是部分图书馆阅读设备存储空间较大,而电子图书经数字形式存储相同量纸质图书资料信息,大量成本与空间将被节省下来。打个比方,一张光盘具有300MB的信息储量,而换成纸质图书的话就等同于600册的书籍,可以看出存储成本与空间得到很大程度节约;二是因为电子图书的更新较快,因而仅需下载新内容,而不需要再进行重新出版操作,使得财务与人工时间成本得到节省,延伸一步,纸张被节省下来了,就意味着无需砍更多的树,也达到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的;三是电子图书通过知网与超星等渠道,通过搜索关键词即可,读者查询所需信息将更加方便。

二、基于读者服务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联合应用策略

当代图书馆正经历着复合图书时代,具有多样化的馆藏资源,而当中纸质书与电子书又是最为重要的两部分。按照纸质书与电子书优缺点及读者需求及喜好,使得二者效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可以优劣互补,更好为读者提供服务,而这也是我国图书行业相关人员的重大使命。

(一) 基于读者服务纸质书和电子书馆藏构建

按着纸质书和电子书特征还有读者不同诉求判定两者构建方案,例如工具书就可确定为提供电子图书,名著尽可能多一些纸质品,娱乐消费等以电子形式为好,但是考试图书务必要用纸质品,同时题库可设置为电子版,让二者相辅相成发挥作用。特别是针对教参、计算机或英语等级考试等,这些都属于阶段性需求,同时材料也需要实时更新变化的,短期需求较大量,但是基于纸张有限,所以可考虑购置电子版的。此外,图书馆检索系统也分纸质书与电子书两种,而电子书的检索系统还有不同厂家之分,各成一体,这对读者全方位掌握图书整体状况是比较不利的。而假若设置纸质书和电子书整合检索功能,检索界面相同,读者输入检索关键词即可,便可以从纸质书和电子书中全面搜寻到自己所要材料,这也是相关服务人员需要努力做到的[2]。

(二) 融合纸质书和电子书优势

当前阅览室还是纸质书占据绝大部分,而电子书作为辅助。因而相关服务人员应对服务模式予以优化,阅览室趋于饱和情况下,对新服务模式与资源予以开发。排除传统书桌形式外,可增设茶室与沙发等休闲交流的地方,以弥补纸质书缺少沟通交流缺陷;可以添加电子阅览教室,还可以给读者添加网络插口与无线网等,为读者自携笔记本电脑提供方便,多元化满足读者需求;添置共享复印机、打印机等项目,既可借鉴网吧便民形式,又要突显文化品位上的高大上,让电子阅读更加务实,以读者真实需要作为出发点。

(三) 增强纸质书和电子书宣传引导服务

图书馆馆藏如何,纸质书与电子书配置如何,这都是图书馆应该做好宣传的,这样读者才可以掌握得更加具体。结合各类方法与手段对电子书与纸质书加以宣传,比如印制海报、小册子或电子触摸屏等形式对读者说明上述内容。对读者阐述电子书与纸质书优劣势,对不同需求读者加以引导让他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图书,也不要让纸质书或电子书一方供不应求而另一方无人过问情况出现[3]。此外对读者搜寻、获得与利用信息能力进行培训,针对不同层次读者开展不同形式讲座,并按照读者需求对讲座内容予以调整,配合设置网上咨询平台,让读者在服务人员全方位帮助下,更好地对纸质书与电子书资源加以利用。

(四) 开通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推送服务

对图书馆的服务时间做适当延展,对纸质书的借阅归还期加以延长,适当加大纸质书借阅量。结合RSS技术开通图书推送服务,提供最新最及时纸质书与电子书信息内容,以让读者及时了解掌握,对图书借阅服务不断拓展,对读者需求加以记录整理,按照读者需求增设相关服务内容。

综上所述,纸质图书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应用历史,而且它被当作图书馆资源主要构成也有上千年的时间,凭借上千年传承,读者阅读纸质图书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模式,对于纸质图书需求也渐渐变成精神文明主要诉求之一,同时纸质图书储藏、管理与服务也已经成为图书馆日常工作最基本工作。但是伴随信息网络快速普及,更多人开始接纳与应用电子图书,同时因为设备和技术条件等限制,使得电子图书发展也受到诸多阻碍,社会上对于纸质图书仍然有非常大的需求,所以,未来发展途中,势必应以读者需求为基础,对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做科学合理联合应用,进而可以弥补二者的缺陷,而很好利用二者优势,进一步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快速稳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峰.合理利用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3):223.

[2]何莉灵.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在未来图书管理中的地位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7):232-235.

[3]刘娜.探析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传播方式的对比[J].黑河學刊,2012(10):168-169.

(责任编辑廖宇红)

猜你喜欢
电子图书读者服务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
出版社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出版的价值链比较
电子图书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国内外电子图书长期保存现状研究
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图书?
北大方正提供373种电子图书信息
北大方正提供344种电子图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