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回眸来时路 一路汗水一路歌

2017-10-18 12:12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东关小学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习作环节作文

□文/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东关小学 童 强

驻足回眸来时路 一路汗水一路歌

□文/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东关小学 童 强

去年对我而言,无疑是教育教学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网上晒课竞赛活动,非常幸运的是我先后获得了县、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甚至省级优课一等奖和部级优课!荣誉的获得自然是令人欢欣鼓舞又引以为自豪的,然而在参与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我却收获了比奖励更多、更好的东西。

一、积极参与、引领示范

随着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深入推进,当时作为学校中层领导干部的我和学校每一位领导都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大家都深刻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网上晒课活动意义重大,既能让全校新安装的五十多块交互式电子白板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应用,有利于加速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进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此,在本人的参与指导下,学校从信息平台注册到白板应用技术、平台操作技术的培训再到研课、磨课、录课、制作以至上传晒课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尽、系统的培训和安排。

作为一名省级骨干和我县乃至我市小有名气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之一,我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组织教师认真培训学习,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甘肃省和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注册、个人空间的完善、上传已有的经验论文、教学设计等,为“晒课”做好准备,积极参加了全校组织的讲课、评课、议课等活动。在我的建议下,学校采取了“技术培训、完成注册——全员参与、选拔竞争——头脑风暴、个人备课——审议研讨、形成初案——课堂观察、二度备课——再次示教、三度磨课——推敲成型、录制上传——网络教研、资源共享”的活动模式,这样扎实细致的工作,将为打造精品课堂、名师工程助力推波,让老师的晒课成为真正的“优课”,让晒课教师成为“名师”,将实施此次活动的目的真正落到实处。我也主动申请了校内网上“晒课”的选拔,经过激烈竞赛,我从众多申报教师中脱颖而出,既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又为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和进一步提升赢得了至关重要的一票。

二、精心备课、深度融合

(一)头脑风暴,确定课题

随后,因为选课自己一时有些迷惘了。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选课课型、内容等是否适合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尤为重要,课选得好,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会得心应手,如鱼得水。根据我县教育局分配的授课章节、自己所带班学生实际以及作为曾经因执教阅读教学而风格独具,又先后获县、市、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的我来说自然而然,首选课型是阅读教学了。在规定的单元章节中,我先一遍遍地研读着、比对着、思索着……选《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吧,课文太有名了,不知有多少教师做过示范,怕自己一时难以超越;选《灯光》吧,又觉得上不出特色;选《语文天地》中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吧,似乎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度”自己不好把握,上不出新意;进行作文指导吧,说实在的恐怕自己没有那个“瓶”。

左右为难之际,我一面继续研读着教材,一面搬出了“救兵”——《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设计》。一本本地翻阅着,品味着名师的精品课堂,欣赏着同行的教学设计,头脑风暴般地学习着、思索着,我的身体在疲惫中挣扎,思维却在飞速运转。忽然, 2011年《小学语文教师》增刊封面上面貌平凡而朴实、目光深邃而睿智的传奇式作文改革的新生代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的肖像和《管建刚作文教学艺术专辑》赫然映入眼帘。早些年,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就深深地影响着我、启迪着我,也引领着我在自己的作文教学方面默默地进行尝试和实践,我的课题研究方向也由原来情有独钟的阅读教学转向了漫长而艰难的作文教学研究之旅。2013年主持参与的省级“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小学作文教学的个性化研究》通过了省级鉴定,《学生作文自能修改“五环模式”》等多篇习作方面的论文在《小学创新作文》等杂志发表。尽管自己在作文教学中有了一些新思想、新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的局限性。作为“管迷”,我仍不断地进行着自己的作文教学“革命”。当时,我如发现新大陆一般,眼前一亮,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再次通读了这本专辑。赏读着、思考着、盘算着,我的大脑神经真正兴奋了起来,已经休眠了多年的教育理念又复苏了!管老师作文讲评课堂实录《感叹号病和今天病》、《记得有一次病和还有一次病》紧紧地攫住了我的心,我的思绪飞扬了,心花儿激起了无法抑制的喜悦和兴奋的涟漪!为什么我就不能另辟蹊径,偏偏要定格在成千上万的老师都大讲特讲的阅读课上呢!要想获得“优课”,要想 “一课一名”,我自是知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道理的。

我何不来个作文讲评课呢?主意的天平终于完全倾斜了。我激动的心终于板上钉钉了——就上作文讲评课。要上就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又一次细细地拜读着、揣摩着管老师作文讲评课中的细微之处、奇妙之处,再次精读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和《标准解读》,谙熟了小学高年段习作要求、习作重点和教学建议中的有关要求,让课标精神植入心中。紧扣课标精神和教材编排体系及单元训练重点,围绕“核心素养”,扎扎实实落实课程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我又利用网络资源集中学习了于永正、王崧舟、薛法根等全国语文名师作文指导和作文讲评方面的经验总结和优秀案例。通过头脑风暴式的及时充电,我作文讲评课的思路越来越明了,理念越来越清晰。

(二)精心备课,深度融合

1.技术融合

回想以前自己和同事们的习作讲评课,因受“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制约,不是课堂上学生随便念念、教师随意点点评评,就是全班集中你念我听,听后简简单单的议议,只因“眉毛胡子一把抓”,习作中的亮点得不到放大,真正的问题得不到指正,更要害的是教师的“一言堂”现象仍然无法改变,讲评效率费时低效。此次全国晒课无论如何都要跳出传统教学的牢笼,一定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近年来,随着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技术的普遍推广,我深深地认识到,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扩大优质资源利用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是课标精神的体现,更是教育部全面推行此项活动的意图之一。因此我想,一定要在此次讲评中,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作为晒课的亮点之一去打磨。再不能照本宣科式、一支粉笔一张口式地教学了,也不能把每篇作文一股脑儿呈现出来,那样既不利于学生筛选信息,会造成一节课终了只能展示几位同学习作的痼疾;也不能像以往那样,作文讲评课往往成个别优等生展示自己的“走秀”课。一定要面向全体,用敏锐、欣赏的眼光,捕捉每个学生尤其是平时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习作中用得好、用得妙的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将它放大、放亮,让每个孩子都能尝到作文的甜头。同时一定要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技术的一些特殊功能,在讲评时通过白板的交互、控制、书写、回放、批注编辑、放大、探照灯、画图等诸多功能,有效整合白板技术多种功能和手段的综合应用,这无疑将会使课堂教学表达的信息更丰富、更形象、更直观,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变得更集中,也会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变得更简洁、方便而灵活。这种完全脱离黑板和传统讲台进行的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数字化课堂,有效地达成了教学手段的最优化,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筛选素材

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主意已定,说干就干。我的授课被指定为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尊严》为主题的内容,学生作文上学期期末早已下发学生手中,再加上几天后我县农村教师培训班学员要来我校学习观摩,学校决定让我把这次晒课内容作为示范观摩课进行展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军令如山,真是十万火急。我通过班级QQ平台向家长紧急求救,让他们把学生的作文拍照给我。我利用整整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时间,通读了所有学生的作文。边读边捕捉作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留意孩子作文中是否也存在“我”的病,我的“心想”病等类似现象,边读边及时地把这些内容分门别类地一一敲打到电脑上。我真的发现作文中可圈可点之处非常多。

清 王原祁 山水

面对那么多的文字信息,很快我又投入到筛选素材的工程中,把不同类别的作文题目挑选出来,再把习作中的方言俗语、歇后语筛选出来,然后把最能体现本单元重点、最能集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节刻画的句子一一归类筛选出来,最后把习作中“我”病、 “心想”病、“说”病一一筛选了出来。尽管已经很累了,但我为找到了此次习作讲评课的丰富素材而激动不已。

3.精心备课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我搜集了那么多丰富多彩的讲评素材后,我还不能沉浸于喜悦之中,“万里长征”才迈出了第一步,我得赶紧拟定教学方案,先讲评什么,再讲评什么,最后讲评什么都得一一精心谋划。根据所选素材,我很快将教学过程确定为佳作欣赏和挑刺修改两个环节。欣赏环节又从好题欣赏和好词佳句欣赏两个方面展开,分别从题目——时代感强的词句——活学活用的方言俗语——恰当的修辞——细致逼真的描写几方面具体讲评,意在让学生明白习作要推敲题目,语言有现代感,要会用、会写、写出文采来。挑刺环节设计了找“我”病,改“我”病;找、改“心想”病,认识“说”病并进行各种“说”句训练。整堂课的设计基本上套用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模式。为了“瞒天过海”,我又适当借鉴了薛法根、于永正等名师的讲评课做法,在当时自以为很是高明,无懈可击。整整两天时间从头脑风暴到教学设计的完成,尽管头昏脑涨,但还是有些自我陶醉。因为离培训班学员听课还有三天时间了,我还来不及歇口气,利用一个中午的时间,先简单地制作了一个PPT,当天下午就匆匆投入了试讲。

三、反复磨课、上传晒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请了学校几位语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为我把脉,他们一听我的思路都认为这样的讲评在江浙一带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我们大西北还是比较新颖、比较前沿的。带着试一试的勇气,我开始了第一次试讲。然而令我沮丧的是一节课终了,才把“我”病讲评完,而且搜集的许多好词、好句没有充分地引导学生欣赏、玩味,有的句子一闪而过,连读也没来得及读,更不要说白板功能的巧妙运用了。

首战失败,我陷入了沉思,静静地聆听着来自同伴的各种声音:实例太多,句子不够典型,涉及面太广,细节刻画环节较乱……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不也是“贪多求全”吗?那天晚上我又投入到了紧张的二度备课中。我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推敲,从教学环节、教师的每一个导语、预设、小结过渡到板书设计到课件呈现方式、白板功能的应用,事无巨细,一一揣摩、思索,把那些不够典型的句子毫不吝惜的删除,例句由原来的50多句压缩到30多句。把欣赏环节的教学流程和提法调整为:好题欣赏——巧用方言俗语、歇后语——引用名言警句、妙用文言古语——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生动的细节刻画等环节。尽管有人建议我取掉挑刺环节或“说”病部分,但总是不能忍痛割爱的我基本没有改动。

原以为精减几个句子、换个说法就可以顺利达成理想的效果,第二天再次研课,又让我一头雾水。还是因教学内容偏多,挑刺的第二个环节还没有结束,已经下课了。按照这样的进程,要把整个“说病”环节教完,大约还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四十分钟要质量,一课一得;要上出风格,上出特色,上成精品课;课堂教学和做文章一样,也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不得平均用力。白板功能中的放大、探照灯功能也可以有效运用。板书设计还不够形象直观,教师语言随意性强。同志们你一言我一语,开诚布公地谈论,我默默地听、认真地记、深深地思,看来真得再次动动“手术”了,这次一定要彻底根除“毒瘤”尤其是一定要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放大亮点,上出水平,上出风格。

经过反复精推细敲,我决定毫不吝惜地删去“说病”环节,这样腾出十多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例句、评价例句、欣赏例句,并思考作文到底怎样写会更精彩这一主题;然后把教学环节调整为“好题欣赏——好词佳句欣赏——找刺:学会修改——畅谈收获、小试牛刀”四个大的环节;接着根据需要精心设计PPT,如何有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诸多功能,哪里该勾画、该加点、该放大,该用探照灯、该加粗、该彩色凸显、该切换等,我都一一考虑,并不断地设置、演示和比对,经过又一天一夜的煎熬,等待我的将是最后的检验!至此,凭自己二十多年公开课、示范课的经验和感觉,我决定一次性录制完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怀着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按照预定的流程一步步施教的过程中,尽管遇到了许多生成性的问题,但因充分扎实的预设和前期头脑风暴式的学习及自己平日里教学风格和教学素养的积淀,整堂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培训班的学员和听课教师普遍赞道:“精彩极了!”“到底是专家”“真的是你新、实、活、趣风格的生动体现”,不用同事们的夸赞,单凭孩子们那如获至宝的张张笑脸,我知道我成功了!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终吞吴。”无论怎样,本堂课我敢为人先、勇于挑战,冒多数人不敢为的作文课尤其是作文讲评课而为之,这种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可嘉!整堂课以“让作文更精彩”为主题,通过欣赏环节引领学生知道好作文要做到:精心拟题、活学活用(巧用方言俗语、歇后语,引用名言警句,妙用文言古语等)要通过恰当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生动的细节刻画使习作有血有肉,生动逼真;通过“挑刺”环节让学生认识和改掉“我”的占有病和我的“心想病”,逐步教学生学会修改,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引导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可以说这样的作文是精彩的,这样的课堂也是精彩的,而这种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精神可嘉!

我县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语文教学专家陈严老师在学员观摩后的座谈会上如此评说:“本课堂的教学有正面的引导、暗示和启发,有问题的解决和答疑,课堂真实、朴实、扎实,既富有实效性,又富有针对性。而且真正做到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们今后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写出精彩的作文,以及今后我们的作文讲评课究竟怎样上出特色和水平,都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示范引领作用。这样的课堂就是精彩的课堂,这样的老师能不是名师、专家吗?”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世上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善尽美。面对掌声、赞誉和随后而来的省级优课一等奖、部级优课等殊荣,我没有沉醉在奖杯里,我深深地知道,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团队力量的支持,离不开名师引领,离不开不断的学习和反思。随后的两三天里,我一遍遍地看着我的课堂实录,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剪辑合成。我发现整堂课教师语言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部分地方因录音条件的制约表述不清,教师语言带有一定的乡音,最大的问题仍是容量偏多。我想如果能秉承“一课一得”的原则,大胆删去“挑刺”环节,是不是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并再一次对照、修改、润色自己的作文,让作文更精彩呢?

总之,我得感谢“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这一网络平台,成就了我,发展了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不仅自己要,还要积极带领全体教师一道,认真组织观看、学习平台上的部优、省优课视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博采众长,吐故纳新,做学习型教师,勤于学习,乐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新举措、新模式,演绎精彩课堂,成就灿烂人生,向小学语文教学专家、特级教师的宝座一步步奋进。◇

猜你喜欢
习作环节作文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习作展示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