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义利观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2017-10-19 20:37巩庆礼
消费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民营企业

巩庆礼

摘要:民营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就是必须有卓越的企业文化做后盾,通过企业文化塑造民营共有的价值观,进而影响整个民营的组织行为和个体行为。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念可以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我国传统义利观的含义及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运用义利观建设民营企业文化的原则,同时提出了运用传统义利观建设民营企业文化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民营企业 义利观念 企业文化建设

“民营”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词汇,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速度”已经变成(民营)企业的关键词,但面对目前快速巨变的市场环境与激烈竞争的市场形式,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特定的活动内容、职能、经营的风险性和脆弱性等特征,决定了它必须稳健经营、健康发展,而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就是必须有卓越的企业文化做后盾,通过企业文化塑造民营共有的价值观,进而影响整个民营的组织行为和个体行为。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系可以有效的促进民营的经营与发展,在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念可以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传统义利观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传统义利观的含义。

义与利是我国传统哲学和伦理学中最基本的价值问题,而义利观作为价值观念,则主要指伦理价值和人生价值。义利之辨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是人生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义,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道理和举动;利,通常指利益,即物质利益,二者分属于社会道德范畴和社会经济范畴,体现着精神与物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我国古代思想家有的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尚义排利;有的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有的主张重利轻义、弃仁绝义。从本义上讲,利是劳动成果,义是合理分配,所以,孔子说“見利思义”,看见劳动成果,就考虑应如何合理分配;“义然后取”,合理分配,才可以领取。法家在义利观上却是先利后义,代表人物管子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墨家在义利观上则是肯定义与利的统一,《墨经》里讲:“义,利也。”我国传统的义利观主要是指儒家的观点,所谓义利观是指人们如何对待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关系问题的观点。义虽然是在利的基础上产生,但是它作为社会政治法律要求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是利发生、发展所必须遵循的社会准则,不仅对利有促进和保障作用,也有制约和引导作用。不讲利,义就会失去物质基础;不讲义,社会的各项经济活动就会陷入混乱状态。讲求义不是要求人们放弃自己合理的物质利益,单纯去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的自我完善,而是让人们在对待物质利益问题上有一个正确的取舍标准,即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要忽视思想道德的提高和完善。

(二)传统义利观中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1.义与利的辩证统一。义就是天下的道义、正义、公理、大道,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事情,利人利天下就是义。反之,一切为了个人名利、不讲道义、不守公道、损人利己就是不义。利则是指利益、功利、名利,如金钱、财富、权力、地位和名誉等,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合法正当的个人利益。一切同人民群众的利益相一致,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事情,就是利;反之,就是不利。

2.物质和精神的辩证统一。义与利的实质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义归根到底要服从利,义是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准则,是在解决利益关系中形成的,反过来又作用于利。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物质和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为人为己的辩证统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义利观中义的核心,不同社会成员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都为他人服务,正是通过这种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服务,共同实现全体人民及个人的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

4.义以生利、利以平民。这种义利结合的观念表现在管理过程中,便是孔子所说的“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在这个层面上,义与利是统一的。义利兼顾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在获取正当利益的同时,必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自身对社会的贡献。但企业如果忽视社会责任和法律法规,则会失去企业发展的环境支持,只会使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生存困难。

5.义利结合、诚实守信。在儒家文化中,义利结合的体现之一就是诚实守信。“信”是诚实不欺,恪守信用。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曾说:“一个企业的开始意味着一个良好信誉的开始,有了信誉,自然有了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就是要求企业必须做到诚实经营。诚实守信是道德约束的核心,它要求企业在经济往来和交易中讲信用,杜绝欺诈行为。

6.义以为上、法治为端。儒家义利观自始至终都认为“义以为上”,将道义价值的实现看得高于一切,认为追求利是人的本性,但义高于利,义是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利是义的前提,但必须使利符合义,在义的指导下追求利,使求义成为求利的最终目的,最终达到社会的和谐。同时,仅仅以义为上是不够的,还要法治为端,即运用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也包括道理、道德来约束人的行为。

二、运用义利观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原则

(一)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守信是道德要求的最基本部分,它是民营经营与发展最重要的品德标准,是其它标准的基础。民营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把握诚信原则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参与市场经济的各主体的诚实守信行为,市场经济的大厦就会失去根基。

(二)义利兼顾原则

义利兼顾的思想既是西方伦理学在道德评价中主张道义与功利相结合思想的体现,同时与我国传统的义利并重的思想也是一致的。义利兼顾的思想是处理好利己和利他关系的基本原则,针对民营营利性的特点,要提倡义利兼顾的原则。义利兼顾是指民营在获利的同时要考虑是否符合客户的利益,是否符合社会整体和长远的利益。这并不是反对民营通过营销活动获得利润,恰恰相反,追求利润是民营的根本动力和重要特征。利是目标,义是要遵守达到这一目标的合理规则,二者应该同时加以重视,达到兼顾的目的。endprint

(三)互惠互利原则

互惠互利是交易双方在交易中的基本信条。民营经营与发展的核心是要发生交易行为,要与客户发生经营上的关系,而在交易中只有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才能使交易活动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因此,民营在与客户交易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成为一句警世格言,也正是由于它道出了互惠互利原则的真谛。

(四)理性和谐原则

理性和谐原则是民营道德化活动达到的理想目标模式。我国传统的义利观认为,由于人性经常被物欲所困扰,为了防止人心为物欲所累而自由放纵,所以人们应该以理节情,发乎情而止乎礼,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自愿用理性来引导、满足、节制物欲,在物欲与道义的追求上,取得某种和谐。和谐就是提倡民营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应保持在适度竞争的水平上,过度的竞争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因此,理性和谐可以正确处理民营与市场各相关利益者的关系,以和睦相处为基本原则,创造出天时、地利、人和的氛围。

三、运用传统义利观建设民营企业文化的配套措施

(一)因势利导,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育企业精神的出发点是要弘扬全局观念、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要通过企业精神的培育,使员工牢固树立效益意识、竞争观念和奉献精神,形成“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责任感,增强全体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奉献,为民营企业建设添瓦加砖、为可持续发展建功立业。

(二)深入本质,建立特色文化

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以诚信为本的精神,端正民营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把诚实守信思想覆盖到全体员工和民营的全部经营活动之中。要吸收我国传统文化有益的成分,树立自尊、自信、自主的主体意识,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三)注重形成长期性和自觉性的企业文化理念

一是企业文化培育的目的是树百年企业,而非获取一时、某一局部的利益。因此,企业文化培育是民营长期的行为,一旦培育出企业文化,会使民营获得长期的功效。企业文化根本上是要培育员工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培育民营一种适应性范围。它规范员工的集体行为,但不是规范行为的细节,而是规范员工大的行为,对员工的行为规范,不是为规范而规范,而是通过文化积累,形成无意识、自觉的企业文化。

(四)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念是实现民营经营与发展潜在的推动因素

民营必须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既是民营经营与发展的应有之义,又是客观要求。

(五)做好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从员工队伍抓起,在经营管理中注意“引”。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现的金钱至上等丑恶现象是资产阶级义利观在我国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反映,严重危害着民营的健康发展。为此,要运用正確的义利观加强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二是把握员工思想动态,在经营管理中注意“联”。通过全方位的联系培养正确的义利观,提高员工的辨别能力,扭转错误认识。三是寓教育于活动,在经营管理中注意“渗”。为了加深对正确义利观的认识,培养员工正确、积极的思维,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向员工渗透正确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用正确理论占领思想阵地。

(六)诚实守信作为民营经营与发展的基本行为准则

信用是民营信誉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增强诚实守信的观念和意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民营只有坚持以信用为本,加强信用建设,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客户,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形象意识,增强维护自身信用的自觉性,积极创建以信用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使诚实守信成为民营员工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开展信用教育和宣传,把信用意识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诚信教育,深入开展以诚实守信为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员工的信用意识。

总之,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肯定人们对实际物质利益的追求,但反对见利忘义的思想行为,倡导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观;鼓励人们竞争、优胜劣汰,但反对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倡导诚实、公平、合作的价值观;支持人们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但反对不受道德和法律约束的绝对自由,倡导自主、自立、自强的价值观;注重人们个性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但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倡导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因此,要大力弘扬正确的义利观念,通过运用义利观念,促进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建设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
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关键点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论民营企业创新的载体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