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式SBAR交接模式对护理工作质量影响的研究〔1〕

2017-10-21 06:06黄晓春徐雯艳候诗琴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交班交接班沟通模式

黄晓春,徐雯艳,候诗琴

(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

护理医学

改进式SBAR交接模式对护理工作质量影响的研究〔1〕

黄晓春,徐雯艳,候诗琴

(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

目的:探讨改进式SBAR交接模式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1日—2016年9月30日109 例住院患者和护士20 名为对照组,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109 例住院患者和护士20 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交班模式,观察组采取改进式SBAR护理交班模式。比较分析两组交接班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交班时间和交接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交班质量与交班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交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式SBAR交班模式可以提升交接班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交接班时间,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SBAR交接模式;护理工作;质量影响

护理交接班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全面交接[1-2],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快速传递患者信息,使接班者有效地掌握患者信息,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BAR 即 Situation (现 状)、 Background (背 景)、 Assessment(评估)和Recommendation(建议)的首字母缩写,它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的沟通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核潜艇、航空业等各种领域[3],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将信息准确传递。SBAR沟通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控制医疗成本[4]。沟通能力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5]。对于一名合格的护士而言,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是基础,与其他医务工作者保持良好沟通也至关重要。及时、完整地传递患者信息,才能保证医疗工作顺利进行,进而确保患者安全。沟通方式的不同,可能引起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医护人员之间沟通不良,此时,遵循规范的、标准的沟通模式显得尤为重要[6-7]。我院普外科于2016年10月开始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护理交接班过程中,成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普外科病区床位42 张,护士20 名,均为女性;年龄22~45 岁;学历:本科5 名,大专10 名,中专5 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 名,主管护师4 名,护师5 名,护士10 名。护龄5年以内护士10 名,占50%。将2016年10月—2017年3月住院患者实施规范交接班的109 例患者和20 名护士设为观察组,患者中,男56 例,女53 例,年龄34~83 岁;胃肠道疾病59 例,肝胆疾病50 例。将2016年4月—2016年9月住院患者接受常规交接班的109 例患者和20 名护士设为对照组,患者中,男58 例,女51 例,年龄35~84 岁;胃肠道疾病58 例,肝胆疾病51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及护士类型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患者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住院时间>7 d;意识清楚;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住院期间死亡者;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者;存在语言交流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建立普外科SBAR交接报告单

收集在交班中医生及接班护士最想了解患者的哪些信息,下一班护士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结合科室自身特点,设计《普外科患者SBAR交接报告单》(见表1)。

表1 普外科患者SBAR交班单

1.3.2 培训与实施

SBAR沟通模式交班单的正确使用由护士长负责,对科室护理人员使用SBAR交接报告单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将具体工作付诸实践。培训内容包括:SBAR工具、意义、优势和用途等。培训方式包括:集体授课、案例点评、针对性辅导、情景模拟演练等,且对护理人员SBAR沟通模式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实施方法:2016 年4月—2016年9月符合入选条件的109 例住院患者和20 名护士为对照组,2016 年10月—2017年3月符合入选条件的109 例住院患者和20 名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交班模式交班;观察组接受改进式SBAR交班模式交班。

1.4 观察指标

1.4.1 护理交班质量

对实施SBAR交接班模式前后的109 例样本在交班报告的效果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标准为:系统;覆盖面全面;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思路表达清晰;语言组织有序,简洁明确;患者需求得到及时满足、处置。

1.4.2 护理文件书写不完整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床号、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等)漏填,护理记录(压疮/跌倒与坠床/管道风险)漏评估及其他遗漏。

1.4.3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主要包括未按时服用口服药,未按时完成检查,运行仪器出现故障(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等),非计划性拔管(或堵塞)以及输液外渗(或堵塞)而导致的不良事件。

1.4.4 两组交班时间比较

由两名护士分别统计两种交接班各自所消耗的时间(交接班时间=口头交班时间+床旁交接班时间)。

1.4.5 住院患者对科室护理人员满意度

本院自制满意度量表共包括10个问题,采用 4 分制评分,1 分为不满意,2 分为基本满意,3 分为比较满意,4 分为非常满意;总分为40 分,总分≤20 分表示不满意,21~26 分表示基本满意,27~33 分表示比较满意,34~40 分表示非常满意。

1.4.6 医护人员对交接班的满意度

自行设计了针对性的调查表,评价对交接班的满意度,内容主要包括交接的完整性、内容的清晰性、重点突出程度。对交接班情况的整体满意度共计4 个条目,满意度=[所有选择满意的条目数总和/(条目数×调查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SABR 沟通模式实施前、后护士交班质量比较

采用SBAR交接班模式后,护理查房时发现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及护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对患者需求的处置更加及时到位(见表 2)。

2.2 SABR 沟通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见表3)

2.3 SABR 沟通模式实施前、后护理文件书写缺项情况(见表4)

表2 两组交班质量比较 例(%)

表3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比较 例(%)

表4 两组护理文件书写缺项比较 例(%)

2.4 两组交班时间比较

对照组交班时间为(26.51±2.07) min,观察组交班时间为(18.32±2.02)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5 SABR 沟通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比较(见表5)

2.6 SABR 沟通模式实施前、后医护人员对交接班的满意度比较

表5 两组满意度比较 例(%)

实施SBAR交接班模式后,交接班过程更加完整、清晰、重点突出的护士所占比例为100%。本科室共计11 名医生,对晨间集中交接班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提高到实施后的96.9%。

3 讨 论

3.1 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提高了交接班的质量根据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AHO)的研究,实施标准化的交接班沟通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交接班质量和效率,减少甚至基本消除交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8]。患者信息全面顺利交接,可以确保患者能继续接受良好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9]。由于专业护理能力局限和工作匆忙等因素,临床护士往往会“重操作,轻评估”,尤其是忽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情绪、出院计划等内容,难以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社会”需求,这种情况在低年资护士和夜班护士群体中尤其突出。导致交接班低效和随意性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士对患者的病情等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同时又无具体的交接内容、标准和要求,使得交班护士经常忽视和遗漏患者的重点信息,从而导致了不良事件的频发,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护理投诉。研究表明,规范护理交接班模式是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10]。鉴于此,本研究中普外科SBAR交接单的设计结合了SBAR沟通程序和肝胆胃肠疾病患者的专科特点,对促使护士能够更加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病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种有重点的SBAR交接班模式,使接班护士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变化,护士管理患者的能力提高。表3和表4显示,使用SBAR模式交接单后,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文件书写缺项也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SBAR 沟通模式的应用促进了信息的有效沟通

患者信息是否能够顺利地交接是决定患者能否安全过渡并接受良好、优质的后续治疗和连续性护理服务的最重要因素[11]。国内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在护理交接班中,一些细节内容在书面交班上不易表现,而口头交班内容又容易忘记,尤其在紧急环境的交接班中[12]。SBAR沟通模式的运用可促使护士更好地准备患者信息,确保信息传递的充分性及准确性。具有普外科专科特色SBAR模式交接单的实施,即遵循现状-背景-评估-建议的步骤,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汇报及交接[13-14],使护士对存在的问题迅速做出判断和决定,不仅能有效地精简原有报告中的内容[15],而且还增加了护士对病情及相关潜在性因素的整体性准确评估,将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纳入整体框架之中,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从而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6]。并可使新入职的护士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有利于其提高工作效率。相关文献报道[17],标准化的护理交接班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护士向医生汇报病情的准确性,更能体现个性化、专业化交接效果,为科室的安全管理筑起有效安全屏障,从而提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表明100%护士认为SBAR交接班模式能使交接班内容更加完整、清晰、重点突出。本科室11名医生对晨间集体交接班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提高到实施后的96.9%。

3.3 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研究显示[18-19]SBAR具有结构化、标准化、一致性、准确性以及综合性等特点,能为医护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简明的沟通信息。有学者通过数据分析证明SBAR模式可以完整呈现患者病情发展情况,整个信息交流过程条理清晰,护士,即使是新护士,也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接沟通,对患者的安全有重要影响[15]。现存的交班形式,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且交班内容笼统和繁琐,接班者对有效信息的接收率低,不能及时有效地落实护理措施。在交接时流于形式。护士对患者病情缺乏前瞻性防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利于护士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高[5]。SBAR模式交接单(具有普外科专科特色)的实施,内容清晰、条理性强、重点突出,不仅可使接班护士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病情、治疗、后续的观察重点和护理要点,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而且还能够在医护人员之间建立一条沟通的绿色通道,使护理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到位,充分体现人性化,也使科室更加团结和谐,工作氛围轻松、快乐[20]。值得医院同仁借鉴。

[1] 范巧珍.不同护士交接班模式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3,19(7):1201.

[2] 洪辉樊.护理交接班本的临床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09(12):102-103.

[3] JOHN S T.SBAR 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in arizona[EB/OL].[2010-05-19].http://www.azhha.Org/patient safety/documents/SBAR toolkit001.pdf.

[4] NARAYAN M C.Using SBAR communications in efforts to preventpatient rehospitalizations[J].Home Healthc Nurse,2013,31(9):504-515.

[5] 林兴凤,肖合存,厉淑荣,等.开展护患沟通情景演示培训的组织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41-42.

[6] RENZ S M,BOLTZ M P,WAGNER L M,et al.Examining the feasibility and utility of an SBAR protocol in long-term care[J].Geriatr Nurs,2013,34(4):295-301.

[7] ILAN R,LEBARON C D,CHRISTIANSON M K,et al.Handover patterns: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critical care physicians[J].BMC Health Serv Res,2012,12(11):11-20.

[8] RIESENBERG L A,LEITZSCH J,LITTLE B W.Systematic review of handoff mnemonics literature[J].Am J Med Qual,2009,24(3):196-204.

[9] 丁力,蒋银芬,谭丽萍,等.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化危重患者转出交接流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5):81-83.

[10] 李国宏,徐翠荣,任璐璐.规范护理交接班模式的创新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4-65.

[11] MCELROY L M,LADNER D P,HOLL J L.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clinician-to-clinician communication[J].BMJ Qual Saf,2013,22(12):981-983.

[12] 赵彩霞.护—护沟通技巧在预防护理差错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37.

[13] RAYMOND M,HARRISON M C.The structured communication tool SBAR (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 and Recommendation)improves communication inneonatology[J].S Afr Med J,2014,104(12):850- 852.

[14] DUNSFORD J.Structured communication: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with SBAR[J].Nurs Womens Health,2009,13(5):384-390.

[15] CORNEL L P,GERVIS M T,YATES L,et al.Improving shift report focus and consistencywiththe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 protocol[J].J Nurs Adm,2013,43(7/8):422-428.

[16] RENZ S M,BOLTZ M P,WAGNER L M,et al.Examining the feasibility and utility of an SBAR protocol in long-term care[J].Geriatr Nurs,2013,34(4):295-301.

[17] 徐双燕,姚梅琪,周海燕.标准化沟通方式在医护间沟通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48-49.

[18] BECKETT C D,KIPNIS G.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integrating SBAR to improve quality/patient safety outcomes[J].J Healthc Qual,2009,31(5):19-28.

[19] 杜丽丽,毛雅琴,钱维明.程序化交接班制度在手术室实施的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0,9(8):715-716.

[20] 来玲玲,邵红玉.SBAR交流模式下急诊三级患者部门交接单的设计和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3,12(2):165-167.

TheimpressionofimprovedSBARmodelonthequalityofcare′shandoveringeneralsugarycare′shandover

HUANG Xiaochun,XU Wenyan,HOU Shiqin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rao,Shangrao 334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mproved SBAR transfer mode 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Methods:From April 1 to September 30 in 2016,109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nurses were treated as control group,from October 1 to March 31 in 2010,109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nurses were treated as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od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the modified SBAR nursing mode.The quality of handover,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handover time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handover was analyzed.Results:The quality of handover and satisfaction of handover a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adverse event rate and handover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a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mproved SBAR model can improve the handover quality,decrease the rate of adverse event,shorten the hand over time,increas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es and patients.

SBAR model of care′s handover;nursing action;qualitative

1671-8631(2017)10-0772-05

R471

B

2017-04-18

(本文编辑:张荣梅)

黄晓春 (1966— ),女,江西省抚州市人,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1〕本课题为江西省上饶市科技指导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4CZD05)

猜你喜欢
交班交接班沟通模式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基于图片视觉强化的多媒体交班模式在手足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交班表的设计与应用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中年轻护士尝试英语交班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