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殡葬“绿”起来
——全国殡葬工作座谈会综述

2017-10-23 07:06范佳富
中国民政 2017年17期
关键词:火化公墓骨灰

◎ 本刊记者 范佳富

让殡葬“绿”起来
——全国殡葬工作座谈会综述

◎ 本刊记者 范佳富

“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持续深化殡葬改革上下功夫;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补齐殡葬公共服务短板上下功夫;要坚持问题导向,在规范和优化殡葬服务管理上下功夫。”8月28日—29日,在云南召开的全国殡葬工作座谈会上,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殡葬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分析了当前殡葬工作面临的形势,要求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扎实推进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全面推动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云南、北京、浙江、江西、湖南等省(市)民政厅(局)和云南玉溪、陕西咸阳、山东沂水等市、县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分享了当地推行绿色殡葬、实施惠民殡葬、弘扬文明殡葬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以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让绿色成为殡葬改革发展的最靓底色。

推行绿色殡葬,保护生态环境

“全省平均火化率42%,比‘十二五’初提高16.2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递增2.7个百分点。”云南省民政厅厅长段丽元在会上发言称,云南省各地积极引导少数民族群众选择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节地生态的葬式葬法。其中,大理州建设具有白族建筑风格的骨灰堂,引导骨灰由“入土”向“入室”“上墙”转变;施甸县结合民族习俗,将治丧场所、老年人活动场所相结合规划建设骨灰堂。玉溪市更是立下了“军令状”,力争2018年3月1日前实现“四个100%”的目标任务:即全市辖区100%为火化区,火化区火化率100%,骨灰100%进入公墓安葬,工程及项目迁坟100%迁移到公墓安置,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覆盖全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

北京市不断创新葬式葬法,积极推广骨灰自然葬和海葬。骨灰自然葬是指使用可降解容器或者直接将骨灰藏纳土中,安葬区域以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景观进行美化,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质墓穴的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骨灰自然葬既满足了“入土为安”的传统安葬习俗,又以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节约了土地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北京市“1042”(即“十免费”“四便利”“两公祭”)骨灰海葬服务模式也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骨灰海葬量每年以高达20%的幅度增长。为消除人们对传统墓地的阴森印象,八宝山革命公墓北山还建成了全市首个生态示范墓园,生态墓园绿化覆盖率达到90%左右,能够提供自然葬、水景葬、自然石葬等多种生态葬法。

各地坚持疏堵结合,倡导绿色殡葬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对散埋乱葬的治理。2016年,为推动“两美”浙江建设,浙江省将“青山白化”的整治列入“四边三化”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各级民政部门按照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大对“四边区域”内乱葬乱埋行为的治理,整治坟墓300万余座,恢复可用地10万余亩,基本实现“三沿五区”无坟化,切实解决了“三沿五区”的“青山白化”问题。

“江西省连续三年集中开展殡葬‘治陋治乱’专项行动,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婺源、寻乌等20余个县火化率达到100%。赣州市搬迁整治‘三沿六区’范围乱埋乱葬坟墓36640座。吉安市开展中心城区和公墓区禁烧、禁燃、禁游丧‘三禁’行动。大余县把殡葬改革纳入全县环境综合整治和乡村文明建设行动,加强源头治理,回收处置棺木15235副。鄱阳县结合群众意愿建设安息堂,迁移‘田中坟’,仅枫树沟自然村就复垦土地80余亩。”江西省民政厅厅长刘金接说。

实施惠民殡葬,突出改善民生

“殡葬全免费”——山东省沂水县殡葬改革措施得到了黄树贤部长的高度肯定。从5月10日开始,沂水县实施了以“殡葬全免费”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对具有沂水户籍、在沂水去世的居民,殡葬过程中涉及的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和公益性公墓使用费全部免除。

沂水县县委书记薛峰在会上还为大家算了“六笔账”:一是经济账。全县每年约有7500-8000人去世,实施殡葬全免费政策后,县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左右,即可为群众节省殡葬费用约2亿元。二是土地账。过去一亩地最多建20处散葬坟头,全县每年需要300-400亩地,而节地型的公益性公墓一亩地可安葬400具骨灰,一年仅需20-30亩地,节省了90%的土地。三是资源账。一个大棺材大约用1-1.5立方米木材,如果去世人员全部进公墓,全县每年可节约木材1万方左右。四是安全账。据统计,山林火灾80%以上是因上坟烧纸引发的,公益性公墓设有专门焚烧区,有效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五是环境账。近几年雾霾已成为全民公害,上坟烧纸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通过引导文明祭祀、减少烧纸行为,有效防止了大气污染。六是祭祀账。集中安葬在公益性公墓后,管理维护加强了,群众祭祀更方便。沂水县算大账、算长远账、算综合账的做法,兼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群众利益,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湖南省为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改善殡葬设施,实施惠民政策。2015年以来,共扶持殡仪馆新建项目45个,改扩建项目32个,县级公益性骨灰楼新建项目25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和乡镇集中治丧场所新建项目45个。惠民政策覆盖人群由困难群体逐步向户籍居民和常住人口扩大,减免项目由基本殡葬服务向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延伸。近三年来,全省共为18.25万困难群众减免殡葬费用2.19亿元。

“硬件”上去了,“软件”同样在加速推进。湖南省大力开展行风建设,在全省殡葬系统开展“三争三创”活动,提升殡葬行业为民服务意识和水平;加强殡葬干部队伍培训,先后举办全省殡仪服务员等职业技能竞赛,开展殡葬执法等5类专题培训班,培训2000余人次。

北京市民政局副巡视员李全喜在会上称,北京市出台实施城乡无丧葬补助居民丧葬补贴办法,率先实现了丧葬补贴城乡同标准、全覆盖。制定了《关于健全本市节地生态安葬补贴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北京市节地生态安葬补贴管理办法》及《关于进一步健全本市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补贴办法的通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本市户籍亡故居民免费提供骨灰海葬;对本市户籍亡故居民免费提供骨灰自然葬;对选择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的本市户籍亡故居民,免费提供遗体接运、遗体火化等6项基本殡仪服务;对本市重点优抚对象和享受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对象免费提供公益性骨灰格位安葬。

“浙江省在火化率连续多年保持100%的基础上,于2013年底率先全国实现了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杭州、宁波、湖州等地在四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了惠民举措,将骨灰盒的赠送、小告别厅的使用纳入减免范围。截止2016年底,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实施惠民殡葬政策配套资金6.3亿元,惠及了200余万逝者及家庭。”浙江省民政厅厅长王剑候说,全省89个县(市、区)中已有84个出台了节地生态安葬的奖补政策,并在“逝后奖补”政策普及推广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别具一格地探索建立生态葬法奖补措施由“逝后奖补”转变为“生前享有”。

云南省民政厅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火化补助。玉溪市对入公墓安葬补助4000元、特殊困难群众补助5000元。曲靖市火化补助3000元、特殊群众4000元。保山市对火化并入公墓安葬的居民补助2000元以上。目前,云南省已有73个县(市、区)辖区户籍人口享受惠民殡葬政策,占56.5%。

弘扬文明殡葬,倡导移风易俗

“咸阳市坚持干部带头,政策引导。一是强化激励导向。市政府先后拿出2200多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县市区进行补贴。相关县市区也分别拿出资金,对群众平坟和迁坟进行补助。二是注重宣传动员。始终将宣传放在首要位置,全力争取群众理解,做到群众思想不通不平坟,重点问题不解决不平坟,不搞硬性强制性拆迁,保证了大局和谐稳定。三是坚持干部带头。出台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平坟迁坟,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四是强化目标考核。将坟墓整治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部门包村组、干部包群众的做法,推进殡葬改革工作扎实开展。”咸阳市委常委、副市长郭军在会上讲述了当地弘扬文明殡葬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累计整治坟墓7.5万余座,节约耕地1200多亩。

江西省委省政府将游丧闹丧、办丧扰民、乱埋乱葬等纳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内容高位推进。省文明委把整顿大操大办风气,遏制薄养厚葬纳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考评重要内容,列入“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专项行动统一部署。云南省狠抓党员干部带头。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带头承诺、带头整治。昆明市28.8万名党员干部、昭通市12.1万名党员干部职工作出了带头推行殡葬改革承诺,保山市、德宏州近700个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了专项检查整改。

“玉溪市着力人文殡葬建设,积极培植与时代精神、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殡葬文化,把殡葬文化与民俗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强树‘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的办丧观念,把殡葬文化与民俗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创作花灯剧目在全市巡演,制作30万册卡通漫画宣传手册发放到千家万户,开设专题、专栏,倡导文明祭祀,弘扬殡葬新风,全面推动了人文殡葬健康发展。”玉溪市市长张德华在会上描绘了玉溪不断构建“生态玉溪、殡改先行”工作大格局,打造玉溪良好生态环境,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美好蓝图。

北京市加强绿色殡葬的宣传引导,营造推进殡葬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不断扭转传统殡葬服务封闭、沉重、神秘的社会认知,大力提高殡葬开放程度。牢牢掌握宣传主导权,以新闻发布会、与主流媒体合作等方式,主动发声,正面引导。特别是紧紧抓住清明节等重大节日,将绿色殡葬成果、殡葬改革举措、殡葬惠民政策在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地铁线路上滚动播放;推动全市殡葬服务单位主动向媒体、向公众深度宣传殡葬服务品牌、优质服务团队和服务一线先进个人,现场及模拟演示规范化服务流程、个性化告别、定制化礼仪服务、最新殡葬科技产品。开放式的殡葬宣传,赢得了社会积极反响,增强了公众参与殡葬改革的积极性。

湖南省创新宣传方式,强化舆论引导。一是移风易俗深入人心。设立奖补政策,拍摄殡葬改革新闻宣传片,借助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全省播放,让群众更加了解殡葬改革,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渐成新风。二是新闻宣传深入人心。坚持日常宣传与清明等重要时间节点宣传相结合,连续多年开展主题宣传月活动,去年结合倡导火化60周年,在全省先后组织开展清明征文、“敬业奉献、情系殡葬”主题演讲比赛、“殡仪馆开放日”等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三是社会参与深入人心。注重发挥殡葬服务机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会组织、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组织宣传平台作用,推进殡改文化进乡村、进社区,群众支持、参与殡葬改革的意识不断增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民政系统大力倡导生态殡葬,不断巩固和提升火化率,引导和鼓励群众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等其它不占或少占土地的方式。如今,绿色、惠民、文明,已经成为殡葬改革发展的共识。今后,各级民政部门将以全国殡葬工作座谈会为契机,按照黄树贤部长的指示和要求,不断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加强殡葬行业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强化宣传引导,努力形成殡葬改革工作合力,促进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云南省峨山县城乡公墓建设运营情况。

猜你喜欢
火化公墓骨灰
神秘的恐龙公墓
『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印度新冠病亡者激增 民众露天火化遗体景象凄惨
新見《金山吴公墓銘》考釋
恐怖的大洋公墓
把骨灰埋在球场
美国公墓像历史博物馆
12年,他送上万的宠物最后一程
我死后骨灰撒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