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2017-10-30 03:59李江珊郑绍江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现代设计启示传统文化

李江珊+郑绍江

摘 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我国独特民族标志,也是展示中国古老文明的窗口,对绘画、建筑、艺术设计、服装、产品包装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世界艺术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丰富艺术设计的表现语言与表达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设计;启示

一、引言

我国五千多年古老文化拥有独特的古韵魅力,促进了传统设计美学思想的发展。但是在现代多元化繁华复杂设计之中,中国设计却没有像传统文化那样给人留下深刻清晰印象,甚至没有多少历史可存、可见证的痕迹。然而在当今科技信息爆炸的时代,国与国之间交流日益频繁,面对外来文化入侵尤其是设计领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与态度来对待外来文化并且使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冲击最小,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而我国要将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古老文化思想通过艺术设计方式表现在产品中。既让观者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又不失现代设计理念,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与功能形式,体现中国风格独特韵味。并向世人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古韵魅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与话语权。

二、中国传统文化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先辈们在长期历史实践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产物,具有传承性,体现了中国古老先辈的聪明才智,凝结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智慧结晶。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开始学会用图形符号来传达意图,但时代推移、工艺技术发展、材料进步与外来文化,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并渗透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也形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与人格魅力。中国传统文化多种多样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以儒家文化思想为核心,包含着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形成独特的民族特色。作为传统文化元素,其为设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灵感来源,如:中国的书法、国画、京剧、皮影、功夫、太极、刺绣以及各种传统民族节日、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将这些元素加以提炼、归纳、整理运用到设计之中,文化与艺术工艺相结合,创造东方艺术气息浓厚的审美文化。

(一)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传统美学思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最高境界,主张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能与自然形成敌对状态。就好比道家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认为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而道则是自然的。人创造物品是法道的同时也是效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二为一。如战国时期有一部总结工艺制作的专著《考工记》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由此可见任何设计工艺都不是单一要素决定的,而是自然与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才有精美的工艺作品。我国独特美学设计观,对建筑、设计、园林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现代园林设计巧妙地利用周围自然环境要素,将借景、移景、障景等手法运用到园林设计中,园内的景观虽有人作,宛自天开。

(二)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

“以人为本”是儒家孔子的爱人思想,关注人,并关注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他推崇“仁”的政策,孔子说“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就是“爱人”的体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设计思想在“以用为本”和“重己役物”设计原则中得以体现。“以用为本”重视事物功能实用性,清代的李渔说过:“一事有一事之需,一物有一物之用”“如造厨立柜,无他智巧,总以多容善纳为贵”“使适用美观均收其利而后可”。宋欧阳修也说过:“于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足可以说明“以人为本”思想在传统设计观的重要性。“重己役物”体现了人对物品的使用态度,也就是说设计的物品是为人所使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单是一种设计内涵,更是一种人文关怀,以及对设计的思想态度,表达了对人的关注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即设计的实质目的是体现实用、经济、美观等特点。

三、我国现代设计的现状

现代设计包含工业、商业、公共事业、环境等,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我国现代设计没有像西方那样经历过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艺术变革。现代设计在我国起步比较晚,设计课程来源于包豪斯院校创立的设计课。现代设计根基在我国还不是很稳定,尤其是随着经济、科技、信息的发展,外来思潮涌入对于国内设计行业来说是一次艰难挑战。当今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而现代设计发展更是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任何一件艺术作品如果脱离其本土文化,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都不是一件有品位与艺术涵养的作品,更失去了艺术灵魂。我国现代艺术发展是建立在传统美学设计观基础上的,那么如何在潮流全球化的今天,使现代设计保持中国风格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就需要设计者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元素相结合融入到设计作品,通过创作的作品这一介质得以体现,并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文化的独特民族设计道路。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一)现代设计发展以传统文化为支撑

中国现代设计发展要想在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将传统文化注入其中,形成本民族独特的设计观。为避免复制雷同现象发生,从传统文化这一角度入手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区别于其他国家设计的显著标志。中国山水画、书法、传统图形、汉字、雕刻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设计发展。将中国文化注入其中,通过对传统图形的再创造,以现代审美观和新材料、新工艺表现出来,表达了另一种古色古香之美并富有现代社会的时代特色。然而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物化的层次上,应探寻更深层次的精神领域,将傳统文化的精髓与设计作品合为一体,并对各种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理性视角合理运用到本国设计中。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认为“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虽然科技信息日益发达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土设计师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并进行归纳整理,以新的创作方式运用于新材料、新工艺中,符合东方审美与生活品味的艺术品。endprint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先辈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古老文化,是古人聪明才智的象征,对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民风民俗产生了深远影响。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设计,取得了世界人民的称赞与认可。其创意灵感来源于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祥云图案与火炬的造型,将中国传统纸卷轴融入设计理念,色彩选择采用红银醒目的色彩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火炬上下比例分割均匀,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又不失文化内涵。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而在世界瞩目的奥运会上中国文明也随着祥云火炬的传递,向各国人民展现中国古老文化底蕴。

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将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观注入设计理念,并赋予现代新的美学观与设计功能,确立了其国际地位并名扬海外。在《山》《云》《风》设计招贴中将中国书法元素与现代设计观相结合,融合了中国传统古老文字甲骨文、如意纹。采用留白底色與浓淡墨变化字迹组织画面,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在多元化设计潮流中,保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品味,体现了中国书法文学的强大魅力。类似设计师陈幼坚,也同样运用中国传统文学与设计工艺相融合,使自己在设计界取得了卓越成就。如为“前卫新形象设计公司”设计的标志,将中国画技法融入到作品中。图形之间巧妙组合,观者接收图形传达的讯息时,又关注到了图形之外的空白,激发了观者无限想象,使作品与观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并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可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观点融合到作品,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又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位,体现了设计者的艺术修养与内涵。

五、结语

当今社会不仅是科技互联网发达的社会,更是文化的社会,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和文化相关联。现代设计的跨越式发展更是离不开文化,正如王维所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将传统文化美学元素与产品功能和特点相结合,方能创作有品位、艺术魅力的作品,并给观者带来深远意境,使其陶醉其中欣赏文化艺术的现代美。

参考文献:

[1]刘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J].工业经济管理,2015,(02):193.

[2]陈朔.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设计[J].传统与创新,2011,(08):37-39.

[3]李晓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J].安徽文学,2006,(10):161-162.

[4]赵炬宇,赵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J].艺术探索,2006,(04):84-85.

[5]殷玲玲.谈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D].苏州大学,2007.

[6]陈晓敏.浅析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传统与创新,2009,(09):33-35.

[7]郭晶.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看现代设计[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9,(12).

[8]曹耀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设计的重要影响[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6,(01):38-41.

作者简介:

李江珊,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硕士,主要从事景观设计方向。

通讯作者:郑绍江,博士,副教授,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民族建筑与文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设计启示传统文化
云肩造型分析及其在现代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