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敌人看到它的性能,仗反而打不起来”

2017-11-02 15:16郑宇钧
南方周末 2017-11-02
关键词:升力超音速空战

◉编者按

美国曾预测,在2018年之前,歼20都不会交付军队。然而,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证实,歼20已列装部队。在俄制T50由于研制进度几度推迟,尚未入役,美制F35多次出现飞机供氧不足等问题,大面积停飞之时,歼20助力中国空军,在亚太区域空中力量的较量中领跑。

歼20列装,让中国空军由此进入隐形时代,这被国际社会视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南方周末特邀空军专家傅前哨编审、陈洪教授为读者解读,歼20的战术实力和战略意义,以及四代机给中国空军飞行员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南方周末记者 郑宇钧

歼20具有战略威慑和平衡作用

南方周末:为何歼20在列装前一年就公开亮相了?因为2004年歼10列装,直到2008年才首次对外亮相。

陈洪:2016年珠海航展上,歼20飞行表演时,我看到好多老空军或航空工业的工程师们,他们看着看着,就在悄悄流泪。这么先进的武器装备,哪一个国家还不得捂个三五年。

歼10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型三代机,十年磨一剑。在当时,中国的周边对手还不是特别突出,给了中国比较从容的战略空间,所以歼10装备部队并形成作战能力后,才予以公开。现在不一样,中国周边某些国家闹事,尤其日本准备花80亿美元采购42架F35,这促使中国更快地公开并列装隐形战机。

南方周末:有人认为歼20可改变国际战略格局,虽然歼20是战术武器,却改变了中国周边战略态势,如何看待歼20的战略角色?

陈洪:好钢用在刀刃上,中国哪块领空有危险了,就把歼20调动到前线去。这是与对手的不对称作战,你看不见我,我能看得见你,这就像把敌人蒙上眼睛,投到拳击场,你说他还有多少胜算可言?

歼20让小对手望而却步,让大对手,或是坐镇幕后的域外国家,在出手时会更慎重,告诫他们:和中国交手的话,要吃大亏。因此,歼20的部署,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甚至是避免军事冲突。战争就是这样,让敌人看到你的武器装备水平,这仗反而打不起来。

当然,一两种新式武器,并不能完全主宰亚太的和平或战争,但能影响亚太的军事力量态势对比。现在它的作战半径,已经可以涵括需要保护的国家利益范围。

所以,歼20虽然是一种战术型武器,但实际上能够起到战略威慑和平衡的作用。让敌人看到你的反击强度,敌人就可能望而却步,或者是把冲突压制到最低点。

南方周末:您如何看待日本列装F35后,中日在东海上空的态势?

傅前哨:F35在日本列装,对中国没影响。未来夺取制空权的方式,绝不仅仅是空战,用空战击落对手夺取制空权,是最笨的办法。夺取制空权的方式大致有18种,其中近一半夺取制空权的办法是攻击敌方起降场,而这恰恰是中国的强项。不管是F35,还是F22,只要到了东亚,我们都有把握,让它还没起飞就没了,或者飞起来回不去。再好的隐身飞机,只要它还停在地面上,其所有的优势都等于零。纵使是移动速度较大的航母,中国也有对付的手段。

歼20试飞周期很短,现已开始列装部队,但后续的试验、试飞、训练任务还很繁重。目前,歼20属于先期试用,其发展提升空间还很大,后续还会有不同的改型出现。

同样,F35也是不成熟的,美军没有试飞完,匆匆忙忙就将F35列装部队,甚至早期的F35连航炮都不能打,导弹的配置也有问题,因为弹舱容积有限,许多导弹都装不进去,所以必须专门给F35研制特定的弹药。以前,美国不卖给日本AIM-120系列导弹,因为这是美国的核心技术。最近双方却达成了交易,因为如果不引进AIM-120,日本花高价买来的F35岂不成了“和平鸽”了。相比之下,歼20弹舱比较大,未来配备射程更远、更先进的空空导弹,也有较充裕的空间。

由于有中国空军试飞员的经验可以传承,那么承担首批改装训练的飞行员上手就很快。相比之下,日本在F35试飞和改装训练上,就得受美国限制,一时半会儿如何能掌握全部要领。空战是飞机技术和飞行员技术合一所决定的,即使是两款战机水平相当,如果歼20和F35在近期相遇的话,战场态势肯定是倾向于中国。何况,F35目前的系统尚存在着许多缺陷,软件也远未到位,还仅仅是一只会飞不能打的“和平鸽”。

战争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南方周末:歼20总会被拿来和美制F22、F35,俄制T50相比,不乏有人认为歼20已是世界前三。您如何看?

陈洪:中国的研发目标,一定是瞄准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战争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研发二流的武器装备,对中国来说没有意义。

相比1990年代初期开始研发的F22,歼20采用的是最先进的科技,有后发优势,尤其在机载电子设备上,中国其实已经和美国接近,有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

傅前哨:歼20是未来中国空军战斗力的基石。在最大升力系数上,歼20目前是世界上最高的,当初为什么定这么高的指标呢?实际上,作为后发者,我们是瞄着美国的指标去追赶的。美国人当初吹嘘说F22的最大升力系数可达到2.07,当时我还百思不得其解,采用普通气动布局和机翼的F22的最大升力系数怎么可能蹦到这么高?理论上说不通。果然,最后公布,F22的最大升力系数仅为1.5,这可差得太多了。

飞机的升力大,起降性能、机动性能就好,包括超音速巡航在内的巡航性能也好。超音速巡航取决于发动机不开加力时的推力、推重比和飞机的超音速升阻比,F22的发动机好,即使升阻比差一点,也能实现超音速巡航;歼20升阻比可能更大,因此,实现超音速巡航,歼20也许比想象的要容易。

综合来讲,歼20隐身效果相当不错,大大超过俄罗斯的T50;同时依靠空气动力设计的机动性应强于F22,在航电设备上更是明显超过F22。

战斗机座舱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用大尺寸的显示器取代小显示器。在这方面,中国有后发优势。在技术上,歼20瞄准的不是早期开发的F22,而是后续研制的F35。F35只用一块大屏幕充当下视显示器,既能看到各种信息,又能感知飞行状态、战场环境、敌我双方等情况。而F22的座舱内却装了7块面积较小的显示器。此外,F22还缺少F35所配备的头盔显示器。与F22相比,歼20在机载航电系统方面更胜一筹,与F35相当。歼20飞机也配备了综合孔径系统,利用这套系统,飞行员能够看穿座舱,360度环视外界,这是F22所没有的。

据外刊分析,在空战武器方面,歼20装备的超视距空空导弹的射程可能比F22和F35的更远。一些专家认为,未来的空战,近距格斗将越来越少,中距空战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谁先发现对手,谁先发射导弹,谁的武器射程更远,谁就占优势。

因此,和F22、F35相比,歼20除了目前的动力装置还差一点外,很多方面都能和F22抗衡。它的机载设备基本跟F35处在同一水平,但飞行性能、航程、载弹量和综合作战能力则明显超过F35。

南方周末:有报道称歼20已经换装了国产“太行”发动机?

傅前哨:飞机的设计有许多矛盾之处,必须综合权衡,比如,升力特性好可能会对隐身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就要合理取舍,搞好平衡,不能只追求隐身,而降低其他方面的要求。

陈洪:歼20目前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发动机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不过,一旦动力系统改装、升级到位,那么它肯定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歼20比F22、T50的尺寸大不少,如果动力装置不行,那性能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这对进口发动机的改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我们也不能一味靠引进,最终还要立足于国产的发动机,只有安装了强劲的“中国心”才能实现大批量生产。

当然,换装国产发动机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得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这样做的优点在于风险小,避免过长的研发周期、试飞周期。因此,目前采用的是以成熟的发动机来试飞新平台,以此大幅压缩周期。歼20具有了最关键的隐身能力,那么后续的都是小问题,动力装置的升级换代稍微晚一点,并非致命的风险。对当下的战机来说,最致命的是没有隐身能力,即使像苏35这样卓越的高机动飞机,在与隐身战机对抗时,依旧是要吃亏的。

从歼20到歼31中国四代机战力几何?

南方周末:朱日和阅兵时透露的一张照片,显示出歼20研习的新战法:歼20踹门、歼16精确打击。您觉得在体系战斗中,歼20和现有装备如何配合?

陈洪:歼20是磨刀石,一是磨炼航空兵,二是磨炼防空兵、雷达兵。遇到隐身目标怎么对付?就要通过对抗式演练来摸索。通过这些对抗,不但促进了对隐身战机自身的战术研究,也对三代机、地空导弹部队等如何对付四代机提供了策略,更好地应对假想敌对战略要地的威胁。

南方周末:在2017年7月召开的“未来空中作战”研讨会上,歼20总设计师杨伟指出,不应一味追求过失速机动,付出的代价高,是否值得大量投入需要认真研究。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傅前哨:苏35以超级机动能力著称,看完苏35的表演后,我的结论是:动作非常漂亮、也很震撼,但是基本没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些动作都是在零速度和极小速度状态下做出来的,机动过载很小。空战主要发生在高亚音速状态,而未来的空战可能是进入超音速阶段发射导弹,而不会进入零速度状态,因为从能量机动性的角度讲,由零速度状态加速到高亚音速或超音速,耗时会很长,有可能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如果基本位置不变,一味玩花样,岂不成靶子了?请记住,表演和实战是两码事。

任何一项先进的技术都不是万能的,它们均有一个适用范围。推力矢量技术在低速飞行时很好用,在亚音速状态时较好用,在高亚音速飞行时没有用(此时各活动翼面的气动效率很高,无需外力的帮助),在超音速状态时不能用(受结构强度的限制,不能做大机动)。

不过,话虽如此,推力矢量技术我们还是必须掌握的,不是用它玩花样,而是用它提高操控性、稳定性,改善某些速度范围内的机动性,甚至超机动性。推力矢量喷管的最大用武之地在低速和亚音速阶段。比如,在起降状态下,飞机的速度较低,各活动翼的舵面效率也较低,操纵反应迟钝。如果战机姿态出现偏差,仅靠舵面很难精确操控,此时就可以用推力矢量喷管来帮助调整;或通过适当偏转发动机喷口的角度,以达到缩短滑跑距离的目的。起降时,若遇到敌机偷袭,飞行员也可以靠矢量喷管的帮助,在不利状态下迅速调头,指向目标。

以前,飞机进入螺旋状态非常危险,而现在有了推力矢量喷管,战机就不怕失速了,只要稍稍改变推力的方向,飞机便能很快地从螺旋中改出来。大大地提升了飞机的安全性。我相信,采用推力矢量技术的一些国产战斗机机型将会陆续出现。

南方周末:您如何评价中国另一型四代机歼31?

陈洪:歼31也曾在珠海航展上做过精彩表演,但至今没有给它定型,很多国家关心歼31,因为其售价比F35便宜一半,还是双发的,比单发的F35安全系数更高。但即使要出口歼31,还涉及隐形技术保密的问题。

另外,中国航母需要一种隐形飞机,歼31尺寸比歼20小,可以通过折叠等改进让它上舰。

猜你喜欢
升力超音速空战
未来空战怎么打
“小飞象”真的能靠耳朵飞起来么?
台炫耀超音速导弹可“扰乱解放军”
飞机增升装置的发展和展望
关于机翼形状的发展历程及对飞机升力影响的探究分析
超音速模型直升机专用舵机
美国F—8超音速舰载战斗机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六 大不列颠空战(下)
你会做竹蜻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