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公路影片的本土化价值

2017-11-15 15:54马宏波
电影文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旅伴好莱坞公路

马宏波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公路题材影片在西方电影产业的发展势如破竹,甚至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电影史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但在我国却效果平平。2000年之后,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国产公路电影诞生,却没有收获太多的喝彩。直到近几年中国电影人才开始注意到公路片的优势,一些经典的公路电影便开始相继问世,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一、西方经验的吸取

公路电影,外在形式上一般是以旅途、汽车等为标志,但界定为公路片的因素不止于此,影片体现的价值观同样重要。在好莱坞,年轻一代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他们笃信自由主义理念,他们的文学创作往往是自发的,甚至是混乱的,他们的作品往往并不遵守传统文学的常规,有时甚至与传统相悖。而我国的汽车文化产业刚刚起步,精神方面基本没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物质方面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还处于建设阶段,物质和精神“两手都不硬”的情况导致了国产公路片的发展困境。

即便如此,中国电影导演并没有放弃公路电影,一系列质量上乘、叫好又叫座的公路片的出现,更是证明了电影人为建构公路电影类型所付出的努力。徐铮导演的《人在囧途》系列影片大获成功,除此之外,张杨、韩寒和宁浩等也陆续推出了自己导演的公路电影,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票房业绩。不过,相对于其他题材的电影,我国的公路片情节较为单一,故事简单,剧本创作难度低,表演更为容易,这也是年轻导演对公路片青睐有加的原因之一。而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他们被公路片中体现的逃离现实、自由不羁,认知自我、寻求本真所打动,更愿意随着主人公一起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公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叛逆”“人生理念”“自由不羁”的象征意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进入后现代社会,汽车文化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在国产公路片中,公路并不具备西方公路片那样的象征意义,还暂且是创作者和广大受众的消费对象。本文将要探讨的就是这类对公路进行纯消费的国产公路片,而不是像电影《红色康拜因》这样具备公路元素的艺术片。

二、本土化机制

“电影类型存在于创作及欣赏的两个过程中:一是指整体上的形式结构,一是指具体艺术元素的组织和创造。”电影的人物设置、情节设置和视觉设置是划分电影类型的标准。国产公路片为了建构固定的类型模式,以好莱坞的公路片为蓝本,在这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人物设置

国产公路片在设置人物的时候一般是设置成双主人公的形式,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关系就是“旅伴”。“旅伴”通常被设置为两位反差极大的男性,无论是身份地位、性格秉性方面,还是处事方式上都有着极强的差异性,因此造成的冲突构成了影片的主线,整部影片围绕着这种矛盾徐徐展开。

在徐峥执导或者参与创作的公路电影中,如在《人在囧途》中,王宝强饰演的牛耿是中国大部分人的缩影,本能地拥有着不管不顾的耿直,这是城市人惯有的虚伪所滋生不了的贫瘠之地,而徐峥所饰演的李成功,便是阶级矛盾之中所谓的上流阶级;在《人再囧途之泰囧》中,王宝是个类似牛耿的泛着傻气的“草根”,徐朗是一位高级白领;在《心花路放》中,耿浩对前妻念念不忘,对爱情执着专一,另一位主人公郝义则拈花惹草、风流花心。这种对立式的主人公设置体现在大多数的国产公路片中,类似的还有《一路顺疯》中风流轻浮的妇产科大夫章开和他一心一意只为寻找初恋情人的弟弟等。

在日常生活中,差异性巨大的两个人很难拥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导演把这样的两个人固定在特定的场合,出于种种偶然不得不交织在一起的旅途中,两个人才得以共同生活,并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故事情节,层层推进阶级矛盾之间的教化,一位主人公在另一位的身上学到朴实纯粹的精神,在插科打诨中得到治愈的力量。在公路影片里,表面上是衣着光鲜的成功人士的主人公,身上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城市病——冷漠、钩心斗角、伪装掩饰。在旅途中,逐渐被另一位主人公的耿直憨厚所影响、所感动,慢慢地改变自己,不仅得到了这位旅伴的帮助,还在这一路感化中得到了治愈。

(二)情节设置

国产公路片在设置情节中,一般围绕主人公的危机而展开,通过主人公危机的出现,并将一些搞怪并且无厘头的意外情况合理地与这些危机结合起来。危机的升级和危机的解决便构成电影的开篇、高潮和结局,这是一种直线型的叙事结构,虽然比较直接,但简单明了,符合观众的观影需求。

影片一开场,主人公面临的危机就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例如《泰囧》的开场,看似成功人士的主人公徐朗一开始就面临着即将失业又离婚的双重困境,女儿也因为自己的屡屡爽约而对自己产生了不信任的感觉,就在这时又被好朋友陷害,在爱情、亲情、友情的三重打击下身心俱疲;《人在囧途》中的主人公面临着小三逼婚,不得不回家摊牌;《转山》中的台湾青年张书豪,在毕业的迷茫期,经历了哥哥的突然亡故和女友的离去;《一路顺疯》中,风流倜傥的妇产科医生收到了一张B超化验单,突然有了一个不知道在哪儿的自己的孩子……主人公在这样那样的危机下,都暂且离开了当下的生活,因为回避现实困境来到路上。

主人公虽然暂且脱离危机来到路上,旅途中反而迎来并遭遇了危机的升级。一路走,一路麻烦不断。《泰囧》中主人公遭受朋友威胁,旅伴也制造出各种囧事,老婆不停地催促他去办理离婚手续。《人在囧途》中主人公李成功在飞机上遭受牛耿要开窗、呕吐等状况,因长沙大雪飞机被迫返航,没坐过火车硬座的李成功不得不买了火车票改乘火车,牛耿又出现在身边同乘一辆车。在旅途中,牛耿的“乌鸦嘴”频频成真,一路出现了种种意外,两位主人公不得不由火车换乘巴士,后来又被迫乘坐拖拉机。《转山》中遭遇旅伴意外坠崖重伤。《一路顺疯》中,由于前女友们的愤恨报复,再加上弟弟章心不断捣乱,章开一度陷入困境。

随着危机的解除,影片逐渐进入了尾声,主人公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心灵也在这段旅途中得到了净化与升华。徐朗终于明白爱情和亲情的重要,放弃了继续和朋友竞争而回归家庭;李成功从看不起自己的民工旅伴,甚至用不屑一顾的态度面对他,到逐渐被其影响、感动,到最后改变了自己,一步步循序渐进地改变。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李成功也影响着作为农民工的牛耿,从第一次坐飞机,到遭遇骗子被骗财,再到最后成功讨债,每一步都得益于李成功的帮助。

(三)视觉设置

在公路电影中,不论是在好莱坞还是在国内,汽车作为一种视觉设置的作用都非常重要,它是道具、是场景,更是公路片标志性的符号。汽车在公路片中与西部片中马的作用类似,是交通工具,彰显着主人的身份地位。但它的作用又不仅限于此,汽车空间小又与外界隔离,将主人公们局限于一隅,有利于感情的产生和故事的发展,它为影片提供了场地。这个场地是主人公流动的家,保护着主人公,并将他们带到向往的地方去。

汽车内部封闭又狭小,外部却广阔而壮观,从取景的角度来说,公路电影一般将视角放在一望无际的高速公路,长路蜿蜒,背景荒凉,风光迤逦,沿着主人公的旅程不断向前展开,而这正是电影演绎故事的舞台。《泰囧》《等风来》展现了泰国、尼泊尔等具有浓厚异域风格的文化美景;《无人区》展现了大西北的原始与荒凉;《心花路放》展现了云南大理的风情万种、浪漫旖旎;《转山》则展现了滇藏线的壮美,震撼人心。电影里的自然风光抚慰着主人公焦虑的心情,异域景观给观众带来了引人入胜的享受。

三、价值观的诠释

中国电影人一直梦想着将中国电影打入好莱坞,这就导致了一部分电影人在创作电影的时候喜欢遵循西方视角,导致中国电影不管是在拍摄手法还是在舒适风格上都不可避免地含有很多西方元素,尤其是兴起于好莱坞的公路电影,其中的西方元素更是与生俱来的。

本土改写公路电影,最大的表现是价值观的不同。价值观的本土化是国产公路片的一大亮点。好莱坞的公路片主要成型于二战后,当时美国沉闷的政治空气使许多青年感到窒息,他们吸毒、群居,以颓唐、放纵的生活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抗议。这一代人渴望自我解放、讨厌世俗生活的束缚,文艺工作者们把这种生活与情绪写入文学作品。他们开车上路逃离家庭社会,公路电影体现了他们对主流社会的叛逆和抗争。

我国公路电影的价值观与之恰恰相反,体现的却是对传统的认可、对家庭的回归。垮掉的一代用叛逆和逃离试图摆脱精神困扰,而中国现代人却用遵守秩序解决危机,因为,从古至今,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原则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孝道,重视叶落归根。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大环境背景下的国产公路电影,势必在情感氛围上就首先舍弃了暴力残酷的主题,即使批判也是温和的、引导性的,虽然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迷茫困惑,在物质或美色的诱惑下曾经迷失,但他们上路的目的不是放逐叛逆,而是找寻,在路上寻找自我,抚慰心灵,获得自我成长,恢复秩序。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所提倡和追求的“仁爱”观念,就是中国公路电影所颂扬和宣传的主题。

国产公路电影,在发展开始就采取多元化模式,在好莱坞,类型片也都开始融合而不再单一发展。因为公路电影采取的是直线型的叙事方式,这样公路电影更容易融合其他类型的电影元素。《人在囧途》就是一部将公路片与喜剧片相结合的佳作,本就适合年轻观众的公路电影因为喜剧元素的加入拥有了更强的吸引力;而在《落叶归根》这样的电影中,也不难发现纪实电影和喜剧的影子。这些成功的作品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国产公路影片的模式已经趋于成熟,且开始向着更高的精神层面发展。

中国电影人更擅长将公路电影与喜剧电影相融合,喜剧电影的风格是轻松愉快的,因此国产公路片很难有好莱坞公路片那样严肃的批判性,对于内心的刻画也很难像好莱坞电影那样深入到位,观众在哈哈大笑中难免忽视了本就占戏不多的精神层面的思考。

纵观世界各国电影的构成,公路电影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电影人的不懈努力,国产公路片不仅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类型的构建也初具规模:差异性的双主人公人物设置,直线发展、平铺直叙的叙事情节,车与风景的视觉色彩,共同缔造了国产公路片的脉络。但是,中国电影产业仍处于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因受到自身问题的困扰,国产公路电影的发展仍有很艰巨的路要走。首先,在数量上较为稀少,不成规模,就难成体系;其次,就质量而言,片段化的叙事结构过于单一,表现得非常一般。其实,公路如果仅仅是为情节发展提供场所而并没有真正进入叙事中去,那么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公路文化。不过,虽然中国公路片还处于咿呀学语的初级阶段,但从其呈现出来的良好势头不难发现,只要能够拓宽公路片的题材内涵,加强情绪体验,同时吸取好莱坞的发展优势,必然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路电影之路来。

猜你喜欢
旅伴好莱坞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漫画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我们是地球旅伴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