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鱼海棠》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蕴

2017-11-16 06:02周司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24
电影文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鱼海棠大鱼海棠

周司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电影《大鱼海棠》在宣传初期便以“共赴十二年之约”作为看点和卖点,让多年前一部大获成功的flash动画又重回观众视野。画面精美、制作精良、中国元素丰富且充满神幻气息是《大鱼海棠》颇具称道之处,让观众看到了国产动漫的实力和创新。无论是从人物形象设置还是极具中国风的不同场景,皆能看出电影在制作时所希望传达给受众的艺术意蕴和文化内涵。影片以庄子的《逍遥游》架构故事背景,讲述了在两个平行时空里人类男孩鲲和“其他人”椿和湫之间的恩怨情仇。同时在电影人物角色设置上也借鉴了中国的很多古典神话和文学典籍,如《山海经》《搜神记》《列仙传》等,使故事情节更丰满,并使内容讲述有据可依。加之“神围之楼”、如升楼等场景的设置依托于我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以及全片“中国红”的色彩基调奠定了《大鱼海棠》作为一部与民族文化传统紧密相关,体现“中国风”的电影基础。本文从人物姓名、角色出处、场景设计和色彩运用来分析影片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期表达传统文化对当代电影的影响力以及利用电影等传播方式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利于传播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研究。

一、姓名之意

影片的主人公椿的名字取自庄子的《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1]从字面意思来看,其意在表达其寿命之长久,这在影片伊始的人物独白中已有体现,老年椿向观众表述自己已经活了117岁。从人物角色设定来看,椿是掌管海棠花生长的继承人,宋代理学家刘子翚有诗云:“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2]来形容海棠花的风姿绰约,集梅花柳树的优点于一身,好似娴静优雅的淑女一般妩媚动人。借花喻人,用海棠的花姿潇洒来表现椿率性而为、善良倔强的性格特点。而海棠花有一层花语是为苦恋,古人也称它为断肠花,借花来抒发男女离别时的悲伤情绪,在影片中椿情愿背叛家族也要送鲲回到人间,在众人的反对下正是借助了自己可以掌管海棠生长的技能才使他们躲避危险,即使自己被家族的人伤害也义无反顾,同时也意在表达椿与鲲的这种跨越种族的爱情之无奈艰辛。

电影开篇便以庄子《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奠定了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基调。人类男孩鲲因救椿而死,其灵魂变成了一条鱼,椿牺牲一半寿命将其解救并在好友湫的建议下为其起名为鲲,希望它可以长成极大的鱼,也正对应了《逍遥游》文中的意义。同时,在片头椿的独白中表明活着的人类是一条鱼,死后便到了岸。[1]将人类的灵魂寄托于鱼的身上,海里的鱼象征着自由和顺应自然,代表着一种渴望独立成长和顺势而为的思想。但这种意蕴在电影中体现甚少,使《逍遥游》的内涵无法展现,鲲的人物形象也略显单薄,情怀没有落到实处,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也流于符号化。

“湫兮如风,凄兮如雨。”影片中湫的名字出自宋玉《高唐赋》,这样凄厉的名字似乎已将湫的命运展露无疑,瑟瑟寒风潇潇冷雨凄苦又孤独正是电影中湫的写照,自幼没有父母,全心全意爱着椿却得不到回应,为了救椿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宁愿违背天行之道令整个家族都陷入危险之中,但仍无怨无悔地去成全椿的幸福。“湫”亦有水潭之意,这与电影中他掌管秋风、可以开启海天之门的能力都是相契合的,也可谓创作者的用心之处。但三人的感情纠葛仍缺乏足够的情感铺垫和积累,使得剧情并不能完全说服观众,因而无法使受众移情自觉融入导演所构造的故事情景当中。

二、角色之源

电影《大鱼海棠》引入了一百多个人物和妖怪意图构建一个充满神幻色彩的世界,这些角色分别取自我国的古籍经典和神话故事。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就是灵婆和鼠婆这两个代表是非善恶的二元对立的人物形象。二者其中的寓意还是较为明显易懂的,灵婆掌管着好人死去的灵魂,并与猫终日相伴,遵循天道惩恶扬善;而心肠恶毒的鼠婆掌管着坏人死去的灵魂并将其化为老鼠,整日与老鼠为伍,触犯天规渴望人类世界。两个人物一正一邪、一善一恶,加之猫鼠天敌的自古规律再次表明了天行有道、善恶有别。

神兽貔貅也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相当于联系灵婆与椿和湫的媒介,同时它也在守卫着“其他人”这个世界的平静和安定。貔貅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汉族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的瑞兽,貔貅有嘴无肛,能吞天下财而不漏,只进不出、神通特异,有招财进宝、辟邪开运的作用。在电影中,貔貅的有去无回也表现在椿和湫去找灵婆后将会失去自己珍贵的东西,是生命抑或灵魂。

《大鱼海棠》中还有众多人物角色皆出自《山海经》《列仙传》《搜神记》等古籍。例如,在影片伊始嫘祖在岸边织布正是契合了史籍中华夏文明的奠基人,被后人奉为“先蚕”圣母的东方女性的形象。片尾处再次提及嫘祖为重生的椿制作了新衣,皆符合其养蚕缫丝、母仪天下的历史形象。以及《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云:“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这些人物形象在影片中也有涉猎,角色设定和其本领能力也符合古书和神话中的叙述。如祝融的人物设置,在《山海经·海内经》关于他的出身做了描述,即为炎帝的第五代来孙,并在《国语·郑语》中对其掌管火,被尊为火神的身份有所记载。影片中的祝融也掌管火并利用火来保护家族,同时他的性格也像火一样热烈冲动、疾恶如仇,对于椿不顾一切拯救鲲的做法不予理解,并施以暴力。以古书中的人物为原型,这种引经据典的做法确实为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让观众特别是让青少年儿童对我国的民族文化有更深层的了解,并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兴趣以便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但利用民族文化绝不是走形式或符号化的展现,影片中出现上百种人物并没有一一介绍,且没有体现出设定某个人物的必要性,一味地利用经典却没有确定的内涵是本片的漏洞之一。在文化阐释方面电影对人物设置的意义没有充分解释说明,情节不够丰富,使得影片的表现形式大于其内容阐述,没有真正使民族文化的内涵落到实处,使得古籍经典和神话人物的角色设置流于符号化。

三、场景之美

“神之围楼”是电影中最重要的动画场景,真实地还原了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样貌和风格特点。外部造型呈圆形,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在此体现,围楼内部结构采用“高四层,里四圈,圆套圆,圈套圈”的八卦布局,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概念,也增添了神秘感,更加符合故事所表达的“其他人”的世界。同时,这样的群居方式也更易让观众将所有人物看成一个整体,彼此的命运紧密相连。影片在场景的选用上还利用了很多我国的实景进行设计创作,如茶卡盐湖、华山云海、西南梯田等著名景观,使得电影在背景设计上颇具真实性和亲切感,从这一点来看制作团队确实让国产动画在画面设计上有了新的突破,是值得之后的国漫制作公司学习借鉴的。

灵婆所居住的如升楼也是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景,以及在如升楼中使用的不同道具更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提炼。首先,在门的两侧所写的对联:是色是空,莲海慈航游六度;不生不灭,香台慧镜启三明。其出处是北京雍和宫法轮殿乾隆御笔钦赐的佛家对联,这种意境完全符合如升楼所营造的神秘气氛,与其存放人类灵魂的功能相匹配。其次,如升楼门锁的设计是太极阴阳鱼,古书《芝田录》中道:“门锁必为鱼者,取其不瞑守夜之意。”[4]这种细节的设计让影片对传统文化的展现显得更精妙传神;还有楼中牌匾上书“天行有常”四个大字,出自《荀子·天论》,意指万物皆有其规律,不能逆天而行,生死自有道。也为椿希望挽救鲲的性命便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做了铺垫和解释。此外,场景设计中有灵婆在打麻将的情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使观众更有贴近感和熟悉感。

电影中还有很多道具的设置,也无时无刻不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海天之门在开启时龙的意象和湫在使用法术时所戴龙头式样的面具,是中国千百年来图腾的象征,代表着权力以及神圣的地位;河中飘荡着的莲花灯,也是依据我国的神话传说,含有放河灯祭河神超度亡魂或佛光普照天下之意;还有陶笛、油纸伞和绣床皆体现了我国的民俗文化,这也是影片对于中国风展示的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在影片中所展现的场景和道具有很多不处在同一时期,使得在构建故事时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椿的衣服是“五四青年运动时期”女学生的衣着打扮,但是椿所居住的房间的装修风格显然是古时女孩子闺房的样式。这样大的时间跨越对观众理解影片和创作团队本身以期展现的内容都是有障碍的,同时这样的处理方式也使受众对影片在细化场景和道具的使用上有所质疑,并略有“伪民俗”之感。

四、色彩之境

《大鱼海棠》之于色彩的运用是电影的特色之一,全片以红色为颜色基调彰显了中国传统意蕴和浓郁的中国风格。首先是服饰的颜色,这样的衣着打扮使人物洋溢着活泼和热情;其次是大鱼的颜色,象征着向往自由和浪漫;以及遍及各处的红灯笼,暖暖的光晕使整个世界都处在祥和欢乐之中;还有红色的海棠花、红墙朱门、红色的河灯、红肚兜等。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是中国的一种象征,也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它代表着喜庆热闹、尊贵和谐、勇敢浓郁、兴旺发达。全片充斥着满眼的“中国红”并辅之以青花蓝和水墨黑搭配,更具东方文化色彩,也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构成了一道亮丽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同时也借红色的多重意蕴来表达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湫对椿炽热的爱在一片火海中化为永恒,爷爷对椿无私的爱在海棠树的守望中屹立不倒,椿对鲲浓烈的爱在一个红色的伤疤中一眼万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形神兼备,营造一种氛围,讲求一种意境。在这一点上,《大鱼海棠》确实将民族传统之美与现代文化之美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将民族性融入当下潮流之中,相互借鉴,去粗取精。

五、结 语

电影《大鱼海棠》上映以来口碑两极,暂不论其故事剧作是否足够精致,也不谈其主题内涵挖掘是否足够深刻,单看影片所希望呈现出来的文化意识形态和表达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是值得称道的,尽管片中很多意图表现文化内涵的东西未落到实处,民族化的东西流于符号化,但是创作团体有意识地去弘扬和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值得学习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挖掘的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很多,把民族化的文化内核通过通俗的形式展现出来,不要故作高深或走形式,才是未来创作电影的发展方向,才能体现出我们国产动画以及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国产电影和民族文化更需要走向世界,电影制作团队要做的不仅是将民族元素汇聚和拼贴,更重要的是要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融合,真正做到“走出去,引进来”,壮大我国本土电影市场的同时,更应将国产动漫的市场拓展到国外,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看到中国电影制作的进步和发展,使我国的动画电影以及其他电影都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大鱼海棠大鱼海棠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大嘴狗》
找春天①
“会海”养不出“大鱼”
大鱼带来的启示
《大鱼海棠》: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及美学风格
《大鱼海棠》在日本获赞(观察)
《大鱼海棠》的误解和正解
《大鱼海棠》,神作掉进“深坑”
海棠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