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2017-11-20 08:47林晓霞李双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抑郁焦虑

林晓霞+李双

【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指导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分别于入组时、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和心理弹性评分。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及心理弹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弹性。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心理彈性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4.05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4-0096-0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具有多系统损害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具有病程迁延、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文献[1-2]研究显示:SLE可累及神经系统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等神经精神症状,使抑郁、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患者自杀倾向。因此,如何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是临床护理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SLE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和心理弹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笔者所在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其中女47例,男1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女22例,男8例,年龄13~62岁,平均(28.48±10.84)岁;病程8个月~24年,平均5.3年;对照组女25例,男5例,年龄15~58岁,平均(27.13±12.36)岁;病程6个月~22年,平均4.9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保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修订版SLE临床诊断标准[3];抑郁、焦虑自评评分大于50分;无精神病史;无认知功能障碍,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规护理,重点做好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护理指导,加强心理干预,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由管床责任护士全面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害怕、担忧、恐惧、焦虑等负性情感体验,沟通过程中合理运用肯定、理解、同理心等沟通技巧,消除患者心理防备。(2)认知干预。全面分析患者负性心理感受的根源,通过与患者及家属讨论,找出患者对疾病不合理的认知并给予个体化指导,提高患者疾病认知。(3)情绪干预。根据心理测评结果,综合分析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根源,告知患者负性情绪与疾病症状的相关性,鼓励患者克服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4)放松疗法。指导患者采用静坐、冥想、深呼吸等方法放松身心。(5)音乐疗法。根据现代音乐疗法和传统五音疗法,结合患者喜好,选取相应歌曲,于每日早、中、晚各听半个小时,以达到愉悦身心。(6)家庭干预。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家属疾病发生、发展与负性情绪的关系,鼓励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增强患者爱与归属感,提高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心理弹性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和心理弹性。SDS与SAS均由20个条目组成,根据患者自我感受,采用Likert4级评分,标准分=总分×1.25,以50分为临界值,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心理弹性量表由坚韧性、力量与乐观性3个维度、25个条目组成,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好。该量表各维度Cronbachs α 系数为0.70~0.89,总Cronbachs α 系数为0.91[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符合正态分布且具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 心理弹性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个体化心理干预能降低患者负性情绪。SLE患者患病后,由于受身体形象紊乱、婚育、经济负担等影响,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相关研究显示:SLE患者的抑郁症、焦虑症发生率高达45.2%与37.1%[6]。

个体化心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运用多种心理干预方法,给予患者积极心理支持,能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抑郁评分均得到下降,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以下因素相关: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有效挖掘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根源,并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以患者为中心,从入院宣教开始,实施全程个体化干预;家属积极支持,增加患者的爱与归属感。endprint

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逆境、丧失等时有效应对与适应的心理能力[7]。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可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配合的依从性,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王丽丽等[8]研究显示,心理弹性通过抑郁、焦虑影响患者生命质量,提高心理弹性有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且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个体化心理干预通过医护人员与家属给予患者全面心理支持,能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能有效提高患者疾病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个体化心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真实体验为基础,有针对性给予心理指导与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弹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Zakeri Z,Shakiba M,Narouie B,et al.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Iranianexperience[J].Rhe Int,2012,32(5):1179-1187.

[2] Beltrao S M,Gigante L B,Zimmer D B,et al.Psychiatric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frequency and association withdisease activity using the Adult Psychiatric Morbidity Questionnaire [J].Rev Bras Reumatol,2013,53(4):328-334.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44.

[4]秦勤,唐菊英,董丽丽.协同心理护理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弹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109-112.

[5]周凤艳,吴红莲,朱小玲.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病人压力源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6):718-721.

[6] Maneeton B,Maneeton N,Louthrenoo W.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cross-sectional study[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13,9(6):799-804.

[7] Herrman H,Stewart D E,Diaz-Granados N,et al.What isresilience?[J].Can J Psychiatry,2011,56(5):258-265.

[8]王丽丽,袁玲.食管癌放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和焦慮、抑郁对生命质量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6):1201-12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系统性红斑狼疮抑郁焦虑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继发血小板减少1例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