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7-11-20 11:21方玲君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负性情绪宫颈癌

方玲君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100例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接受个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接受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有助于其负性情绪的缓解,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干预; 宫颈癌; 腹腔镜根治术; 负性情绪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4.0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4-0107-02

子宫颈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也是宫颈癌患者临床首选的一种手术治疗方式,这一术式具有效果显著、患者依从性高、提前化疗、术后恢复快、机体创伤小、电凝止血效果好、手术视野清晰等优势,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1-2]。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而对其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以及顺利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8~52岁,平均(46.3±4.2)岁,全部观察对象均通过病理诊断和宫颈切片检查,确诊为Ⅰb~Ⅱa期宫颈鳞癌,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术后常规留置16号一次性气囊导尿管,留置时间7~14 d,平均(10.3±2.1)d。按照患者入选研究顺序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治疗前检查结果和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护理,入院前开展术前指导,手术前1 d责任护士辅助完成术前检查,并对其负性情绪值进行测量,加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试验组观察对象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1)术前护理干预。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向其详细介绍病房和主治医师情况,保证患者尽快熟悉医疗环境,从而消除陌生感。同时,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从而判断其负性情绪的程度和诱发原因,根据患者的职业特征、年龄和文化程度,选择有效的沟通方式对其进行安慰和引导,从而消除焦虑和抑郁情绪,使其深入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树立治疗的信心。另一方面,手术前1天,护理人员到病房探视患者,向其说明手术室环境和手术的基本程序,使其了解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优势、操作程序,并告知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全程陪同,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感,保证手术过程中的紧急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且手术过程安全顺利,并告知患者术后常见的不适感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手术当天,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手术室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控制在24 ℃~26 ℃,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各项操作,并亲切与患者交流,缓解各项负性情绪,为其提供全过程的人文关怀。(2)术后护理干预。手术后8~12 h开展一级护理,患者保持半卧位,保证液体顺利流出,手术24 h后嘱患者适当进行床上活动训练,手术48 h后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增强营养供给,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手术3 d后护理人员应到病房探视患者,了解其身体恢复情况,对于患者出现的不适感进行处理和指导,从而保证患者快速恢复。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生活质量评分。通过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EORTC)生活质量调查表,对两组观察对象包括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軀体功能等在内的生活质量指标加以评定。患者得分越高,则证实其生活质量越好[3]。(2)焦虑抑郁评分。利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观察对象的焦虑抑郁程度加以评定。总分在50分以上,则可评定为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共设置20个问题,每项1~4分,患者得分越高,则其焦虑抑郁程度越重[4-5]。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和比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临床护理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任何患者对于手术治疗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感,进而诱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的出现,又会导致患者发生痛阈降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问题,疼痛症状的出现一方面会给患者造成不适感,影响其情绪和心理状态,另一方面还会诱发内分泌紊乱、呼吸和循环代谢失常等机体反应,进而降低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和机体抵抗力[6]。endprint

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不良情绪的疏导和减轻,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及手术治疗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7]。本次试验两组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临床护理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做好术前心理干预,有助于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患者对疾病和治疗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及围术期护理,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8]。术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巩固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护理的效果和质量,提高机体康复速度,减轻术后疼痛感,消除负性情绪的影响。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作用,既提高疗效,又减少家庭经济负担[9-10]。本试验两组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临床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伟萍.临床路径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0):63-64.

[2]姜汉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51-52.

[3]黎玉媚.整体责任制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82-84.

[4]邓少葵.心理干预及信息支持对子宫全切患者的积极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8):115-116.

[5]袁晓燕.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况调查研究及护理对策[J].中国性科学,2012,21(11):48-50.

[6]孙海燕.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术后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4):110-111.

[7]辛丽.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调查及干预[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4):620-622.

[8]戎有梅.宫颈癌根治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5):2142-2143.

[9]吴丽莹,谢美连,刘沛珍.聚焦解决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國医学创新,2015,12(31):81-84.

[10]蔡伟兰,黄家义,林少虹.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除患者负性情绪、睡眠时间影响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4):1744-174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化护理干预负性情绪宫颈癌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究
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效果探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致早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
VEGF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