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阎颐兰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文 阎颐兰
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缓解“择校热”问题。目前,北京通过出台相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择校”的热度,但目前本市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在短期内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教育资源最主要的就是两大类,一是学校的硬件环境,包括教学装备、器材、设施等;二是软件环境,特别是师资。毋庸讳言,在教育资源上,目前我们的义务教育各学校之间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师资方面。
在学校的硬件环境设施建设方面,主要的制约是财政投入,一旦投入到位,建设起来相对容易,几年之内就可以有明显的改善;但师资方面,却比较复杂。一名高水平教师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因素融合在一起,既需要教师个人具有较好的素质基础,又需要很多客观条件,既需要个人的努力钻研实践,还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能产生。这也是高水平教师总是“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少数的优秀教师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对高质量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些本来数量就不多的优秀教师又由于种种原因,总是被一些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吸引,甚至集中在一些名牌学校,这就更加剧了不同学校之间教学水平的差异。人们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去为孩子“择校”,有学校环境、设施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则是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教育质量好教学水平高的学校。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则更是关系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 问题,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然而,高水平教师是属于“稀缺”的教育资源,从现实情况和事务发展客观现实规律出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地产生出来。
个人认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又是实现教育资源均衡的重要途径。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当前状况下,不失为一个良策。
我建议,首先将信息化列入北京市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加大有关的硬件投入,重视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同时搭建软件环境,研发切合实际的优质教育软件。
其次,集中一批优秀教师进行主要课程教学的录制,通过电子信息化的手段和互联网,使一些非名牌或偏远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的孩子们,至少在一些主要课程上也能同样享受到高水平的教学,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在授课水平上、教学质量和知识资源更新上的趋同,从而有效解决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班级间由于教师不同而导致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第三,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积极探求基于网络的全新教育方式,形成网络资源共享,组建开放、动态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实现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化。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文化部离退休干部局巡视员
责任编辑 郭隆 实习编辑 秦焕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