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全员运动会开展的影响因素与优化对策

2017-11-27 19:56向昌浩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校方全员运动会

向昌浩

大学生全员运动会开展的影响因素与优化对策

向昌浩

运动会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重要平台。全员运动会的举办不仅仅看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更加强调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和愿意融入到比赛中。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对大学生全员运动会进行探究,着重探讨全员运动会在高校开展的影响因素,以期探寻优化全员运动会的相关措施,推动全员运动会在高校积极健康的发展。

大学生;全员运动会;影响因素;对策

前言

运动会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和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纵观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运动会存在着比较大的弊端和不足,如:重视度不够、项目单一、过于注重竞技、忽视学生参与、赛制不合理等。国务院关于《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实施,体现在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部署,并明确指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当今时代大学生已然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关键作用[1]。因此大学生体质健康一直是当前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全员运动会的普遍实施与深入开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平台。全员运动会与传统运动会不同的地方在于能够让每个学生都真正的动起来,都亲身参加和融入到比赛中。全员运动会能够设置更多的项目可以为不同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的同学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比赛中真正动起来,全面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充分感受体育的快乐和竞技的魅力,让学生们喜爱运动,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1 “全员运动会”的内涵与外延

1.1 关于对运动会的理解

运动会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包含多种项目的规模比较大的体育运动赛事。国际上对于运动会的定义是指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活动[2]。运动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有不同的划分:从运动会形式来看,有奥运会、亚运会、全国运动会等;从季节划分有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等;从运动会性质来看,有竞技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本研究所指的运动会为学校运动会,即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为全面检查教学、训练和学生体育锻炼成果,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开设各种运动项目进行比赛的运动竞赛形式,主要指每年春秋两季的田径运动会,简称校运会。

1.2 关于趣味运动会的概述

趣味运动会是运动会的延伸。趣味运动会不像传统运动会以以竞技为目的,对参与者的体能与技巧要求也不是很高,趣味运动会是适合任何人群参加的一项健康运动。趣味运动会具有项目新颖、参与性比较强、参与门槛低、气氛活跃等特点,无论在项目设置还是趣味性方面都是比较适宜全员运动会比赛的。

1.3 对全员运动会概念的分析

新时期运动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定义,运动会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对名次、成绩的看重,全员运动会成为新的潮流和趋势,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融入到比赛中。全员运动会为主要针对传统学校运动会而言,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在全面检查教学、训练和学生体育锻炼成果的基础上,坚持教育公平理念,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设置多种运动项目进行比赛的运动盛会[3]。

全员运动会强调全员参与,强调竞技与娱乐结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以期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全员运动会与传统意义上运动会不同的是它更侧重于团队合作、趣味性、项目多样化、全员参与度等。它最大的特点便是全员参与,每个学生至少需要参加3-4个体育项目[4]。全员运动会与传统运动会不同的是项目设置上更加突出多样化,跑、跳、投,更是集团体、趣味、艺术、娱乐与一身,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投入到比赛中,感受体育的魅力、合作的快乐、竞技的精神,而非在一旁当拉拉队、喝彩助威。“全员运动会”模式,以满足新时期高校体育工作的需要,使“全民健身、人人参与”的高校运动会宗旨得以实现。

2 影响大学生全员运动会开展的因素

2.1 学校和社会对正确的教育公平的理念领会不深

首先,大多数学校并没有领会正确的教育公平理念。一方面,部分学校以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不足为借口宣称教育能力有限,在运动会开展工作上多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在运动会举办质量、效果、时间方面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及教育工作中依旧是比较重视学科教学质量而忽视体育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其次,尽管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强调教育体育改革和推进教育公平工作。但就起实施情况和具体效果来看多数是形式重于实质。社会对于教育公平更多的侧重于硬件设施和主类学科的教育水平,仍就以师资力量、学校实力为衡量教育好坏的标准,这也就带来社会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和认知也就出现了偏差的问题[5]。

2.2 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全员运动会不重视

作为校方在运动会举办上多数是流于形式,更多的是为了走走过场,或仅是为了完成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教学任务。一方面校方领导对于运动会举办不重视,作为学校领导更希望的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成绩的提升,而对于学生身体素质更多的是口头上的关心,在实际落实方面同样是说的多做的少[6]。同时,运动会举办对于校方而言一方面会增加学校不必要的财务开支,另一方面学校举办运动会相应的也就会带来学生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很有可能出现学生因比赛意外受伤情况,这也就为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和麻烦。

2.3 学校开展全员运动会遇阻力较大

首先,尽管国家明文规定推行教育体制改革并为学生减负,但现状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各科老师为了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自己绩效的达标,仍旧存在为学生布置大量作业的情况,更有甚者挤占其它学科时间进行主类学科任务的培训,这样一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其次,作为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和认真完成学业,相对于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情况,家长们更关心学生的成绩和学业[6]。最后,学校运动会举办还会受到来自部分学生的阻力,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运动变得更加懒惰,他们更愿意在闲暇的时间玩手机等,他们对于参加运动会本身兴趣是不明显的,这也就为运动会举办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2.4 安全风险

事实上运动会的举办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其中安全性问题是运动会举办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这包括了赛前安全问题、赛中比赛安全问题、选手安全问题、观众安全问题等。这就需要校方在运动会举办之前将运动会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或突发性问题考虑在其中,并进行相应的事前安全预防和处理,当运动会期间倘若出现临时、突发的安全问题,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进行安全紧急处理,最大程度上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和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然后,本研究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对于运动会安全问题虽然有相应的应急机制和必要的事前准备,但是对于赛场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选手本身问题在应急处理上比较滞后和缓慢,对于运动会出现的安全性问题更是缺乏科学评估和处理,这也是全员运动会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3 大学生全员运动会开展的优化对策

3.1 树立正确管理理念,加大重视程度

首先,校方应当认识到全员运动会举办的意义所在,全员运动会举办的目的不在于选拔优秀运动员,也不在于班级名次和个人成绩的取得,而是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真正融入到体育比赛中,感受体育带来的欢乐和竞技的魅力,作为校方应当站在这个高度看待全员运动会。其次,学校应加大全员运动会举办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的完善。校方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教学和学生文化素质教学同等重要,必需合理分配教育资金和体育教学资金,实现两者的平衡发展。此外,大学生全员运动会优化的重心和关键在于校方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全员运动会中发挥组织者的作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全员运动会成为学生自己的体育赛事,校方应鼓励和激发更多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

3.2 突出“全员参与”的思想

首先,校方在组织全员运动会时要实现个别参与向全体参与的转变。全员运动会本身便是全体参加的运动会,应当让更多的学生群体融入到比赛,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和感受竞技的魅力。全员运动会强调和看重的不是个人能力,也不是成绩和荣誉的取得,而是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群体都能充分融入到体育比赛中。其次,大学生全员运动会需要实现校园封闭式向社会开放型转变。一方面,可以为常年忙碌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父母提供放松的机会和感受久违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师生互动、亲子游戏和趣味项目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也可为老师家长提供交流的机会。因此,全员运动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实现了全员参与的理想目的。

3.3 优化项目设置,突出综合性、多样性和娱乐性

首先,全员运动会在项目设置上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体育兴趣合理设置项目,这就需要在降低比赛难度和竞技性的同时增加娱乐性和趣味性项目。比如:集体投篮、趣味接力赛、踩地雷、螃蟹赛跑等。该类项目对于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要求不高,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参加。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体育带来的欢乐,可以大大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其次,在全员运动会中应增设更多团队型项目。团队型项目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和融入到比赛中,这也是全员运动会办赛理念所在。另一方面,团队型项目可以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在竞技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比如:50米迎面接力、4X100米、跳大绳和集体跳绳、拔河、十人十一足等项目[7]。该类项目考察的并不是运动选手的个人能力,更多的是团队合作的综合性、多样性能力,这非常符合全员运动会的项目标准。

3.4 完善评价机制,趋于合理性

推进大学生全员运动会优化的第四个对策是在在赛制设置上要注重“竞争与参与相结合”,突出公平、公正、参与精神。众所周知,公平合理的比赛机制是运动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运动会赛制只有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学生才会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比赛。大学生全员运动会在赛制方法上应当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注重的是师生共同参与和班级团体的合作、配合。全员运动会赛制规则及安排应当对传统运动会中赛制存在的问题进行避免。比如:传统运动会赛制设置上允许体育生和普通学生共同参加比赛[8]。体育生本身体育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是比较好的,他们与一般学生共同参加田径类项目便有失比赛的公平、公正,会引起其它参赛选手和班级的不满。合理设置赛事规则,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调动师生参与比赛的热情和积极性,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融入到全员运动会比赛中,将全民健身计划落实在校园中。

3.5 完善奖励机制,注重“奖励全面”

首先,校方应增设更多的奖项,让更多的参赛学生感受成功带来的欢乐。传统意义上运动会的奖项多为前3名,很多参赛学生因没获得奖项而感到垂头丧气,直接影响其参赛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校方在沿用传统运动会奖励方法的同时应增设更多的奖项,如最佳团队合作奖、坚持不懈奖等。这是对于没有按时完成比赛但坚持完成比赛队伍、班级的鼓励,可以在以后的比赛中激发其勇往直前、拼搏的能力。其次,对于出色完成比赛项目的团体和班级可以增设团队能力奖项。这样以来,优秀的团队和坚持不懈努力的团队都得到了肯定和认可,这也便是全员运动会举办的目的所在[7]。此外,校方在奖项设置上还应更加突出内涵奖和精神鼓励奖。比如:增设参与奖、创新奖、组织奖等,对于全员运动会中道德风尚、精神文明、文明观赛的个人及团体进行表彰,也会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最后,全员运动会奖项设置上应当设置教师参与奖和家长参与奖。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家长融入到学校的教育中来,从而真正意义上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1] 任学锋.“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对我国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几点启示[J].中国健康教育,2014,(12):1142-1144.

[2] 李德法.全员运动会项目设置的若干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6,(8):67.

[3] 王志强.组织全员运动会需注意的五个方面[J].中国学校体育,2016,(8):66.

[4] 臧向前,刘新军.组织全员运动会的四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16,(8):68-69.

[5] 邓伟,杜彬.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构建高校“全员运动会”的改革实践研究[J].运动,2015,(3):13-15.

[6] 徐妍.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发展历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7] 合俊聪.昆明市高校运动会改革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8] 张洋.高校运动会的功能作用、发展现状及改革策略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7):6-8.

InfluencingfactorsandOptimizingCountermeasuresofFull-participatedCollegeSportGame

Xiang Changhao

The sports gam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sports activities,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o test the physical quality and athletic ability of students. Full-participated sport game is held not only to enhanc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but also to emphasis on wider active participation. Literature and field survey methods are used to explore the game, focusing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Full-participated gam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im is to seek relevant measures to explore and optimize the games and promote the posit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ull-participated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full-participated sport game; influenc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G807

A

1005-0256(2017)12-0100-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12.040

向昌浩(1976-),男,湖南古丈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湖南 长沙 410004

Sport Department of Hunan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猜你喜欢
校方全员运动会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我要参加运动会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加大力度 全面保障学校学生合法权益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