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

2017-11-27 19:56田旭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时数田径山西省

田旭辉

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

田旭辉

田径课程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制定,针对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学大纲需要多方面进行调整,使之更合理、更科学。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就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考核评价以及教材的使用情况分析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田径普修大纲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表明:山西省6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基本符合指导大纲,但有待完善;技术课与理论课的课程时数安排不科学;教学内容基本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相一致,能够适应中小学教师的需求;考核以技评和达标成绩为主,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田径教材老化,缺乏创新;理论性太强,缺乏实际应用。

体育教育;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时数;教学目标

前言

田径运动来源于生活,集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形式为一体,是人类生存基本技能最直接、最充分的体现,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被誉为体育运动之母。田径课程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为我国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基层教练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传统的田径教学注重技术的练习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教学内容单一、运动负荷较大、练习手段枯燥、缺乏趣味性,使得学生对田径失去了兴趣。加之高校都是选课制与学分制,为了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让学生更多的选择当前社会比较受欢迎的课程,导致选择田径课程的人数不断减少。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体育教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加大教学课改;作为教学指导纲要的教学大纲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因此,让田径运动课程发挥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正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重点。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同大学、运城学院、吕梁学院、晋中学院、长治学院六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教学大纲。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献检索是CNKI(中国知网),以“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为关键词,以及山西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大纲作为本研究的参考资料。

1.2.2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比这6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教学大纲,对大纲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2.3 访谈法

通过对6所院校的田径普修代课教师进行电话访谈,听取他们对田径普修教学大纲的意见以及具体实施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目标对比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掌握田径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具备田径类课程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指导课外健身锻炼的组织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1]可以看出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应突出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体育人才。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6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对比分析发现:当前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能、技能、教学能力,注重训练和竞技比赛以及大众健身的指导。6所院校的教学大纲的制定基本符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通过对比发现6所院校田径普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均未涉及到培养学生田径运动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管理体育的能力。

2.2 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对比

2.2.1 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对比分析

山西省6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理论课程教学时数平均为19学时,其中吕梁学院的理论课程时数达到38学时,长治学院的理论课程仅为8学时。对比发现山西省各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大纲的理论课程学时设置差异性比较大,但基本符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规定。

6所院校田径普修课程理论课程的开设内容主要集中在《田径运动概述》、《田径技术原理》、《田径教学理论》以及《竞赛组织裁判法》,说明各院校比较重视学生的技术和教学技能的培养以及担任裁判、组织管理比赛的能力。其中《田径运动健身理论》开设学校有4所,说明田径运动所具有的健身作用已逐渐被重视,但总体来说重视程度不够。在选择田径理论课程内容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仅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还要重视职业技能和道德培养。

2.2.2 技术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对比分析

6所院校技术课开设的项目平均为8.6项,其中开设最多的有10项,最少的有6项。从教学时数上看,这6所院校的技术课平均时数为104.6学时,只有山西师范大学、大同大学、运城学院的教学时数超过了105学时,其余院校均未达到平均时数。从所设置的项目来看,6所院校都开设了短跑、跨栏跑、跳高、跳远、铅球以及标枪。而这6项运动正对应田径项目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最基础和实用的项目,比较适合中小学的开展,掌握这些技能是体育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山西师范大学和运城学院开设了定向越野项目的技术教学,长治学院开设了12学时的趣味田径运动的课程。

通过比较发现:大部分院校在选择技术教学中都会选择简单容易开展的运动项目,取消撑杆跳高、链球等技术复杂的项目,由于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大部分走向中小学教师的岗位,因此教学内容定位中小学能够开展的项目。各院校都过于重视田径运动的技术教学,没有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和娱乐价值。因此各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办学特色,适当增加田径运动项目。

2.3 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开设学期、学时和学分对比

田径运动项目共有47个单项,按动作结构划分:走、跑属于周期性项目;跳跃类和投掷类属于混合性非周期项目。按供能系统划分:短距跑和跨栏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跳远、跳高属于体能主导类力量性项群;长距离跑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在学习新技能时要经过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和自动化阶段,因此在安排教学时数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数,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山西省6所院校的教学平均时数为128学时,有4所学校未达到平均值,说明学校对田径普修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研究发现6所学校的学分设置平均为7.1分,其中有4所学校没有达到学分设置的平均值。根据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到:田径运动是其他运动的基础,掌握田径基础技术可为学习其他运动打下基础,因此田径项目的教学时数安排在100~150学时为最佳,学期数可安排2~3学期为宜。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学期、学分的安排基本合理。但理论课和技术课的学时数之间的比例差距大,建议各学校进行调整使技术课和理论课更加合理科学。

2.4 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评价与考核的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教学评价中提出了:“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进步程度的评价以及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评价。”[2]目前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的考核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根据一定的比例来计算,即平时成绩、理论成绩、技术考核、达标成绩。其中山西师范大学还加入了通过教学、训练、裁判实习等考核学生的讲解、示范、组织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统计,各学校平时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10%、技术考核一般占总成绩的40~60%、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20~30%。山西省各院校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以及成绩所占的比例基本符合指导纲要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在短跑项目中男女山西师范大学的满分与及格标准都是最高的;在男女跨栏项目中运城学院的满分与及格标准是最高的,这是因为运城学院在栏高方面降低了难度,男子为0.85米、女子为0.76米,其余5所学校都为男子0.914米、女子0.762米,并设有两种栏间距任选。在跳远与跳高项目中,晋中学院的标准是最高的,但几所学校的标准差距都不大。在标枪方面除了吕梁学院和晋中学院采用男800g、女600g,其余学校采用男女均为500克的竹竿枪。综上所述,各院校的评判标准最为接近的是跳跃类、其次是跑类、最后是投掷类。因此,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各院校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标准。

综上所述,这6所院校的评价体系倾向于终结性评价且评价手段单一,考核常常带有主观性。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且身体素质和掌握能力参差不齐,如果只注重结果评价,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评价很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5 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材使用情况分析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实现教学最优化,就必须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3]经过调查山西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材使用的都是统一的即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田径》(体育学院必修通用教材)以及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田径运动高级教程》,这两本教材基本能够满足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开设的需要。调查发现:山西省6所院校使用的田径教材老化,缺乏创新;理论性太强,缺乏实际应用。

结论

1.山西省6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在教学目标的设置基本符合指导大纲的规定,但都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处理和管理体育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山西省6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时数平均为128学时,有4所院校未达到平均值。个别院校的理论课程时数仅为8学时,有一半院校的技术课程时数远低于平均时数,技术课与理论课的课程时数安排不科学。

3.山西省6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基本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相一致,能够适应中小学教师的需求。

4.山西省6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考核较单一,技术和达标成绩占主导地位,评价方式倾向于终结性评价,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5.山西省6所院校使用的田径教材老化,缺乏创新;理论性太强,缺乏实际应用。

[1]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Z].2012.

[2] 许占鸣.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3):106-110.

[3]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 谢慧松,武文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术科必修课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98-1092.

[5] 朱征宇.对体育教育专业专项选修课现状与改革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1):105-107.

[6] 李鸿江.田径[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彭中东,土霞.普通高校田径专项课面临的困境与措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6):103-104.

[8] 苟定邦,等.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困境思辨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3):113-117.

[9] 冯传城.新课程标准下体育院校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123-125.

ComparativeStudyonTrackandFieldGeneralCoursesforPhysicalEducationMajor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Shanxi

Tian Xuhui

Track and field course is the main cour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rack and field course syllabus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 Teaching Guidance Outline fo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Main Courses". To meet the needs of better sport talents, the teaching syllabus need to be adjusted to make it more reasonable and more scientific. This study uses literature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analyzes the professional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syllabus problems existed in Shanxi universities from curriculum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he use of textbooks. The aim i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improvement of track and field.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6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basic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delines, but need to be improved; the technology and theory class curriculum time is not scientifically set; the teaching contents are accordant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port and health curriculum; tests are based on technical evaluation and standard grades, which ignore students' individual discrepancy;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materials are old and thus in lack of innovation; too much theoretical issues and in lack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rack and field courses; teaching syllabus; teaching hours; teaching objectives

G807

A

1005-0256(2017)12-0138-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12.056

田旭辉(1994-),男,山西临汾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Sport College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 Shanxi, China.

猜你喜欢
时数田径山西省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自然冷却节能潜力的修正度时数评价方法
计数:田径小能手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治驼背的3种运动方式
盯电子屏幕时间排名出炉中国居第三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