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和海德格尔对欧洲虚无主义的克服

2017-12-01 09:28
长江丛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尼采

陆 浩

尼采和海德格尔对欧洲虚无主义的克服

陆 浩

欧洲虚无主义是现代思想视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尼采和海德格尔都对其提出过克服的方法,但二者的思路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本文将梳理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思想进路,分析他们对欧洲虚无主义的解读及克服。

尼采 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 欧洲虚无主义

一、“上帝之死”

欧洲形而上学发展到十九世纪,各种价值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随之而生,流行于世。最杰出的俄罗斯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巨著《罪与罚》中描写的拉斯科纳夫,就是一个不信神、生活漫无目的、性格乖僻的人。然而,文学所能描绘的罪恶又远比现实轻微百倍,启蒙运动后的欧洲人比任何时代都越加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在这个世纪的1869年,瑞士巴塞尔大学聘任了一名叫做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的年轻教授,他刚从莱比锡大学负笈而来,凭借一身解读本事正在古典学术界跃跃欲试。两年内的努力写作,尼采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悲剧的诞生》。和他后期那些标新立异的著作相比,这还是一部中规中矩研究古典戏剧的作品,除了颇有新意的“奇异的酒神现象”博得圈内一些骚动外,《悲剧的诞生》并不惊世骇俗。包括尼采在内的社会大众此刻正被瓦格纳的音乐所吸引,根本没有闲心关心严肃的古典话题。其后几年,古典语言学教授尼采心中的悲剧意识越发沉重了,他对现代社会感到忧心忡忡。最终,尼采离开了古典学教职,“不合时宜”且“不务正业”地转向哲学领域,以他“为所有人所写又不为任何人所写”①的写作方式开始了哲人生涯。

离开巴塞尔大学后,尼采写作《快乐的知识》一书,谈及上帝问题。他故作辨证地说:“‘要是没有聪明人,上帝本身也不能存在。’②路德说过此话,说得在理;然而,‘没有愚人,上帝更不能存在’这句话,善良的路德没有说过!”路德所说的聪明人无疑是指耶稣基督,在《圣经…新约》中记载道:“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十四章六节)经上说,没有聪明人耶稣基督,世人便无从认识上帝。

然而尼采指谓的“愚人”却颇让人费解,为什么没有愚人就没有上帝呢?难道上帝是愚人的幻想?这些问题的提出看起来很符合解读逻辑,其实却问得不甚妥当。倘若尼采认为上帝不存在,那么他便不会认为路德“说得再理”,陷入自相矛盾。因此,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方式应该是反过来的,即:人变聪明了,上帝也就不再了。这恰好符合《圣经…创世纪》的意旨:聪明的人被上帝赶出伊甸园,由人的自由意志自行选择道德。不受上帝保守的人,因其自由反致极为堕落,“世界在神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创世纪》第六章十一节)。上帝愤怒至极,以大洪水毁灭全地,与人立约更新大地。出身于笃信基督教家庭,且修习过神学、古典学的尼采不会不知道这人尽皆知的典故,他在此以惯用的修辞术反讽着现代人的智巧。

在此意义上理解的文句同样存在疑问,如果上帝的不存在归根于“愚人”的消失,“愚人”却又为何不存在了?或许,问题的“钥匙”在前面“说得在理”的“路德”那里。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成为启蒙运动的先声,启蒙运动恰恰又号召人人运用理性,用新思想培养“爱弥儿”。以此来看,上帝不存在,大概就是启蒙运动运用理想造成的一大后果。③上帝不存在,“反基督教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动因,而是我们的兴趣了”。④尼采开始公开而费解地讲所谓的“上帝之死”。

对于“上帝之死”,尼采经常被误解为元凶。实际上,尼采只是把这一“真相”说出来而已。当经院哲学放弃属灵的祷告,转而以柏拉图哲学论证上帝时,上帝就处在被杀死中了。到了启蒙运动的兴起,理性驱逐了信仰,科学取代了宗教,上帝终被“杀死”。尼采借疯子的口疾呼:“上帝死了!永远死了!是咱们把他杀死的!”⑤

上帝之死并不会让物质世界停摆,但却让人心中神圣的价值丧失。当感受到生命并无价值的人越来越多时,虚无主义占据了人们的心灵。饱读经典的尼采对虚无主义看得很清楚,他说:“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高价值自行贬值。没有目的,没有对于目的的回答”。⑥上帝本来在聪明人心中安置了最高价值,“聪明人”却自我抛弃了它。上帝不再是人的目的,人不再关心对于上帝的回答(也就是形而上学),反而问“我的道德有什么重要呢!”“我的正义有什么重要呢!”“我的同情有什么重要的呢!”⑦

尼采曾见过古希腊世界像阿喀琉斯、阿伽门农、奥德修斯、俄狄浦斯王等等那些最为高贵的英雄,他无法忍受启蒙运动以来的这种德性低下的心灵。他想为上帝的再度降临做些什么,于是戴上演出悲剧的面具,以东方智者查拉图斯特拉的身份教训世人,教人们去做“超人”。人是不可能超人(超越自身)的,尼采教人做“超人”,实质只不过是让上帝化身为“超人”的位格重现于世,就如“努斯”融为“上帝”一般。但他古典式的写作太过隐微,世人不但没有迎回上帝,还狂妄到真要做起“超人”来,以致后世没有文化的法西斯份子纷纷表示要到他这里来“认祖归宗”。

塑造“超人”的努力失败了,1888年的尼采开始变得疯狂起来。他先愤怒地在《瓦格纳事件》中攻击瓦格纳,批评了瓦格纳现代艺术背后的虚无主义。后又书写《偶像的黄昏》一书,直指虚无主义是整个形而上学自有弊病所带来的恶果。此外,尼采一系列的作品都抓紧在同年写完出版,以其生命的全力反抗着虚无主义的魔爪。他最后的自传性作品《看哪这人》似乎预示这位古典语言学教授即将结束一生的悲剧,书末《为什么我是命运》里尼采不断重复着“你们了解我吗”、“你们了解我们”的逼人质问,文末依然以“你们了解我吗”结尾,无情又无奈地嘲讽着在烈日广场手捧他的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却完全误解的现代人。

十九世纪末,“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尼采弥留之际,他也没能成功地力挽狂澜,在现代人空虚的心中唤回上帝,避免欧洲曾享有英名的形而上学的沉沦。尼采的一生是古希腊式的现代悲剧,但当后世那些重启古典之人再次字里行间地揣摩尼采精心书写的伟大作品时,总会为其“不合时宜”但高贵的沉思颤抖不已。

二、“存在”的唤醒

二十世纪初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神学专业名为马丁…海德格尔的年轻学生心中极其愤慨,他不满于自然科学、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盛行而排挤掉“上帝”、“努斯”、“理念”、“实体”、“精神”等的虚无主义风气,更不满于这个时代“年轻的尼采主义者在各个城市咖啡馆里的出色表演”,“鄙视地称为‘凯撒-博尔吉亚——狂热’”⑧。对布伦塔诺的阅读使他继而接触到胡塞尔的作品《逻辑研究》,这本书对他触动极大,他说:“一种魔力由这本书出发,一直延伸到版心和封面之外。”⑨

1927年3月9日,海德格尔在图宾根以《现象学与神学》(Phänomenologie und Theologie)为题作了演讲。处理对象的实证科学和关于存在的存在论之间的区别是“绝对的”,二者处于同一时空,并行不悖。最为令人惊诧的是,修习神学出身的海德格尔竟然把神学归于“实证科学”!他的论点简单而又明晰:“神学是一门实证科学,作为这样一门实证科学,神学便与哲学绝对地区分开来。”⑩

在现象学那里游荡了好些年头,海德格尔的思想被磨炼得相当明晰,然而现象学的“表象”世界已不能满足他日趋深邃的思考。海德格尔的做法极为传统,他从哲学史入手,把存在问题直接追溯到西方哲学的创造者希腊人那里,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竭力思考的“存在”,后世反倒漠然地不再追问,这才是形而上学产生问题的根源。在海德格尔这里,对形而上学的重新梳理极为重要,这一把活生生的人生作为“此在”的现象学方法将会对古老的西方形而上学问题作出新的回答。人的真正价值存在于本真当中,并经由可能性体现出来。

“存在”的海德格尔的思考没有就此停下来,1945年纳粹垮台、德国战败,二战让欧洲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哲学要回应的问题丝毫不比之前要少。由于和纳粹的一些瓜葛,海德格尔蒙上了纳粹份子的污名,甚至一度被限制讲学,1951年方才恢复。他的工作再度进行,技术时代的全面降临迫使他继续发展存在学说,以此抵御可怕的虚无主义。十年后,海德格尔对那个不为人所了解的尼采进行解读,他终于要借助尼采大谈虚无主义问题了。

三、“存在”对虚无主义的克服

海德格尔对尼采的关注由来已久,曾作过多次关于尼采思想的系列讲座,终在1961年思考成熟,以《尼采》为题发表了皇皇巨著。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解读本身就颇为不同寻常,原本被视为放荡不羁反传统的尼采在他口中成了“形而上学家”,“‘形而上学的尼采’可以说是在海德格尔那里确立起来的。此前的尼采形象并非如此。”11这种惺惺相惜不仅由于两人相似的思想经历,更因为他们有形而上学的共同关怀,对虚无主义的一致担忧。

海德格尔先对“虚无主义”一词进行考证:“哲学上对‘虚无主义’(Nihilismus)一词的首次使用可能起于弗里德里希…H…雅可比。在他写给费希特的信里,‘虚无’(Nichts)一词频繁出现。”12虚无主义的世界观是实证主义,认为亲身经历到的才是存在,没有体验到的即为虚无。到了尼采那里,虚无主义的意味多了一些,他加上“欧洲的”表明虚无主义的历史性。海德格尔认为虚无主义会“长期持续”,尼采的工作只是开启了新的可能,并不能终结虚无主义。只有等到“新的原则”确立后,才能缓解这一状况。既然最高价值被贬黜,尼采便提出“重估一切价值”,使虚无主义成为古典的。海德格尔的解读中, “价值”被置于“价值-存在(Wert-Sein)”之中,以此重估并确保它真正的价值。

追问存在——这是海德格尔克服虚无主义而提出的方案。和前辈尼采相比,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更加彻底,并开创了新的形而上学。在这片思想之林里有很多殊途,我们很难看清未来的风景,这也正是“在者”所具有的的无穷可能性。

注释:

①郎佩特.尼采的教诲[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13(05).

②尼采.快乐的知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31.

③若我们的推想成立,康德对上帝存在的假设也就得到解释:在理性那里,上帝没有存身之处,因而上帝实质上不存在,但道德的价值需要借助上帝来维护,所以又得假设上帝存在.

④尼采.快乐的知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32.

⑤同上,第127页.

⑥尼采.权力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80.

⑦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北京:三联书店,2007(09).

⑧萨福兰斯基.海德格尔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36.

⑨同上,第41页.

⑩海德格尔等.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

⑪海德格尔.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155.

⑫同上,第669页.

[1][德]尼采著;黄明嘉译.快乐的知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3][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美]吕迪格尔…萨福兰斯基著,靳希平译.海德格尔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德]海德格尔著,熊伟,王庆节译.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邓晓芒.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J].哲学研究,2008(2).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陆浩,硕士研究生,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尼采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格言中的体系”——尼采的“反哲学”及其写作
浅析海德格尔的“存在”观念——以黄玉顺的三个方面批判为中心
浅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论海德格尔对实在性问题的存在论分析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越是在历史前进的路口,越是不能彷徨——《历史虚无主义与苏联解体》观后
不再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