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将玩变成最好的教育
——浅析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对大班幼儿的观察与指导

2017-12-01 07:19杨燕萍
长江丛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班工具幼儿园

杨燕萍

寓教于乐,将玩变成最好的教育
——浅析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对大班幼儿的观察与指导

杨燕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积极进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推进,积极倡导通过游戏化的手段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更好的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做到寓教于乐。

幼儿教学 游戏化

一、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在幼儿园传统的教学中,依旧是以“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为主,而这种模式下,虽然幼儿园教授的内容不断与时俱进,却仍然无法改变老师是课程主导的事实,同时也普遍存在孩子没兴趣学的现象。而课程游戏化的开展,将传统的幼儿园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真正变成了课程的小主人,既可以满足孩子爱玩的天性,又能让孩子最大程度的发挥自主性进行学习,需要强调的是,自主活动的选择是幼儿构建、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

在游戏化的课程中,孩子可以根据兴趣点选择喜欢的内容。大班的孩子肢体协调能力更强,因此户外活动是游戏化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户外活动时,应当将孩子们带到有草坪、游乐设施、沙地等地方玩耍,无需为孩子安排特定的活动内容,而是让孩子自由玩耍,教师更多的起保障孩子安全和适当指导的作用。

接下来,老师将能看到每个孩子都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孩子在挖沙子,并向沙坑里灌水;有的偏爱寻找捕捉草丛里的小昆虫;有的可能几个孩子一起玩捉迷藏等等,不同的孩子在同课程中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看似简单的玩耍,却让孩子们学会了动手、观察、合作、自由、创造……

二、提高孩子综合能力

以往,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虽然大班的孩子课程内容远比中小班更加丰富,也增添了更多的动手和游戏的部分,但是仍不能摆脱“一锅烩”的现象。如:今天老师教大家包包子,那么课上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包包子,而不是饺子、馄饨、馅饼等等。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却给不同孩子了一个更好的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也能更好地让老师了解孩子,发现不同孩子的特点及喜好。

在此,以“小厨师餐厅”为例,简单说明。在“小厨师餐厅”的活动区域中,放置所有需要的材料,这些材料是提前通知孩子自己回家准备的,材料不固定,依照孩子自己的喜好即可,主要是目的是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食物(需要提醒的是,老师需检查去除可能造成危险的材料)。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不再指定每个孩子所做的食物,因此每个孩子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激发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其次,老师不再为孩子准备好材料和食谱,而是需要孩子们自己准备,这就锻炼了孩子们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思维的缜密性(不少孩子会忘记一两件必需品);最后,当孩子发现自己缺少材料或无法独立完成食物时,老师可以鼓励几个小伙伴共同完成,并提醒大家合理分工,孩子们在完成食物的同时,也锻炼了交往能力,享受到了合作的乐趣。

可以说,一次好的游戏化课程能够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课程游戏化能够更好地针对每一个孩子,让不同的孩子遇到不同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更好的锻炼每一个孩子,弥补自身的短板,同时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习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三、转变教师教学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普及,不少幼儿园的课程游戏设计以数量取胜而缺乏质量。有的活动看似热闹,但是却只是孩子盲目的进行游戏,而缺乏明确的任务和游戏核心,没有将课程揉入其中。因此,在课程游戏的设计或选择中,老师们应当更多将大中小班孩子不同的特点、男孩女孩的性格差异等放在考虑当中,争取让每一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价值。课程游戏化运用于幼儿园教学中,本质上还是想要让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利用游戏,来让孩子在每个游戏中都能有所收获。

大班幼儿的教学课程中,有不少认知类课程,大多是认识身边的一些工具或物品,有的老师在这堂课中并没有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引导,因此孩子一堂课下来只是摆弄身边的这些小工具,而不知道这些工具是做什么的。而善于引导的老师则鼓励孩子们动起来,利用不同的工具,亲自试一下不同的工具有什么效果,不同的孩子学习使用不同的工具,还能便于课下孩子们之间的彼此交流和帮助。而如果老师什么都不管,没有加以合理的引导,则很可能一节课下来每个孩子都不知道手里这个工具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更别提是课下交流合作了。

因此,课程游戏化对于老师而言,也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转变,老师在游戏中不是不教而是由讲授知识变为合理引导。原来一堂课老师讲授20分钟,现在只需讲5-10分钟;原来一堂课老师只讲某一件工具的使用方法,而现在给孩子展示了10件工具,你自己看哪个感兴趣,老师教会你怎么用。因此,课程游戏化要让老师适当放手或是转变教学重点,而绝不是撒手不管。

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和普及,更好地将游戏、生活和教学融合起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枯燥的讲授变为了通过游戏吸引孩子来学习。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孩子将学更好地融入玩的过程中,在一个个游戏中自然的融入了语言、艺术、科学、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也让教师在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的贴近孩子、了解孩子,寓教于乐,将玩变成最好的教育。

(作者单位:昆山市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大班工具幼儿园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区域与集体教学融合视域下的数学活动——以大班数学活动《他是谁》为例
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
准备工具:步骤:
爱“上”幼儿园
“巧用”工具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