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孕期对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7-12-12 09:51陈佳凤顾逢春徐玉娟蒋美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2期
关键词:梅毒先天性阳性率

陈佳凤,顾逢春,徐玉娟,蒋美琴,谭 洁

(江阴市人民医院产科,江苏 江阴 214400)

在不同孕期对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陈佳凤,顾逢春,徐玉娟,蒋美琴,谭 洁⋆

(江阴市人民医院产科,江苏 江阴 214400)

目的:探讨在不同孕期对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妊娠结局及所产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江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妊娠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周的不同将这80例患者 分为早孕组(孕周≤12周,n=27)、中孕组(孕周为13~28周,n=41)和晚孕组(孕周≥29周,n=12)。为这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其所产新生儿发生先天性梅毒的几率。结 果:1)早孕组患者的足月产率高于中孕组患者和晚孕组患者,其早产率、流产率和死产死胎率低于中孕组患者和晚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孕组患者的足月产率高于晚孕组患者,其早产率、流产率和死产死胎率低于晚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早孕组患者和中孕组患者所产新生儿的RPR阳性率、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低于晚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组患者和中孕组患者所产新生儿的RPR阳性率、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早期对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妊娠结局,降低其所产新生儿的RPR阳性率和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

不同孕期;妊娠梅毒;妊娠结局;先天性梅毒;RPR阳性率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传染性极强。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1]。妊娠梅毒是指在妊娠期间罹患的梅毒。临床研究发现,妊娠梅毒患者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从而可导致其所产新生儿发生先天性梅毒,同时可导致其发生早产、死胎和死产[2]。为了探讨在不同孕期对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妊娠结局及所产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影响,笔者对在江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妊娠梅毒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3]

1)经梅毒血清学检测被确诊患有梅毒。2)在入院时,存在梅毒的临床表现。3)无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4)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江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妊娠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周的不同将这80例患者分为早孕组(孕周≤12周,n=27)、中孕组(孕周为13~28周,n=41)和晚孕组(孕周≥29周,n=12)。 早孕组2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6.96±4.03)岁;其中有潜伏期梅毒患者20例,一期梅毒患者6例,二期梅毒患者1例。中孕组4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7.87±4.34)岁;其中有潜伏期梅毒患者31例,一期梅毒患者8例,二期梅毒患者2例。晚孕组1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02±3.69)岁;其中有潜伏期梅毒患者6例,一期梅毒患者4例,二期梅毒患者2例。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梅毒分期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2]

为这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方法是:1)采用普鲁卡因青霉素G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80万U/次,1次/d。2)让对青霉素过敏者口服红霉素进行治疗,500mg/次,4次/d。3)连续治疗15天为1个疗程。4)早孕组患者在妊娠期的前3个月内和后3个月内,各治疗1个疗程。中孕组患者在病情确诊当日起和妊娠期的后3个月内,各治疗1个疗程。晚孕组患者在确诊当日起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三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包括流产率、足月产率、早产率及死胎死产率。2)观察三组患者所产新生儿的RPR阳性率和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3]。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妊娠结局的比较

早孕组患者的足月产率高于中孕组患者和晚孕组患者,其早产率、流产率和死产死胎率低于中孕组患者和晚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1,P=0.03;X2=12.21,P=0.01)。中孕组患者的足月产率高于晚孕组患者,其早产率、流产率和死产死胎率低于晚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7,P=0.04)。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妊娠结局的比较[n(%)]

2.2 三组患者所产新生儿RPR阳性率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比较

早孕组患者和中孕组患者所产新生儿的RPR阳性率低于晚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P=0.03;X2=4.91,P=0.03)。早孕组患者和中孕组患者所产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低于晚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P=0.04;X2=4.40,P=0.04)。早孕组患者和中孕组患者所产新生儿的RPR阳性率、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所产新生儿RPR阳性率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梅毒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4]。相关的临床调查发现,近年来,妊娠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此病患者中,有78.9%的患者为潜伏期梅毒患者。由于潜伏期梅毒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其病情常会发生漏诊,从而会导致其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可见,在孕早期对孕妇进行梅毒筛查十分重要。有研究指出,妊娠梅毒可导致患者所产新生儿发生先天性梅毒,同时可导致其发生早产、死胎和死产。有学者认为,在妊娠早期,由于有胎盘滋养层中大量的Langhans细胞的保护,胎儿不会感染梅毒螺旋体。但这一理论已经被证实是不正确的[5]。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妊娠的第6周起,胎儿即可感染梅毒螺旋体。未经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其分娩健康新生儿的概率仅为20%,而接受过有效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其分娩健康新生儿的概率会明显增加[2.6]。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早孕组患者的足月产率高于中孕组患者和晚孕组患者,其早产率、流产率和死产死胎率低于中孕组患者和晚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孕组患者的足月产率高于晚孕组患者,其早产率、流产率和死产死胎率低于晚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组患者和中孕组患者所产新生儿的RPR阳性率、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低于晚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组患者和中孕组患者所产新生儿的RPR阳性率、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杨立刚[5]、韦海鹏[7]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孕早期对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妊娠结局,降低其所产新生儿的RPR阳性率和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

[1]程娟,段红岩,李安信.梅毒流行病学和诊疗现状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2,25(1):58-60.

[2]朴珉贞,郑占才,王家璧.妊娠梅毒的抗梅治疗及转归[J].中国性科学,2009,18(12):7-10.

[3]焦婷,徐香,韩长元,等.不同阶段驱梅治疗的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0):934-936.

[4]Peeling RW, Ye H. Diagnostic tools for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maternal and congential syphilics: an overview[J]. Bull Word Health Organ,2004,82(6):439-446.

[5]杨立刚,杨斌.先天梅毒的诊断及治疗[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2):157-159.

[6]杨森,李卉,王红艳.妊娠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及诊治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23(9):595-597.

[7]韦海鹏,钟永军.妊娠梅毒患者的驱梅治疗及对围产结局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3):381-383,386.

R759.1+5

B

2095-7629-(2017)12-0054-02

无锡市重大项目/锡卫科教[2014]11号

陈佳凤,女,1986年出生,汉族,本科学历,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邮箱:lingjing_112@163.com

*通讯作者:谭洁,女,1965年出生,汉族,本科学历,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邮箱:charityy@sina.com

猜你喜欢
梅毒先天性阳性率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欧美的猫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