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在田径普修课跳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7-12-13 09:40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微格实验班田径

彭 红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微格教学在田径普修课跳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彭 红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以广州体育学院2015级体育教育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得出如下结论:(1)在体育院校田径普修跳远课中应用微格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在技术评定方面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达标方面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且优于传统教学。(2)微格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提高运动成绩,提升技术水平的有效手段。(3)在微格教学法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反馈及时、准确,使师生、生生之间能及时交流沟通信息,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微格教学法;田径课; 实验研究

跳远是一项技术较强的非周期性运动项目,它的完整动作是由助跑、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组成的。它们对跳远距离的影响虽有不同,但却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各部分动作有机结合是完善跳远技术的关键。由于其在动作结构上的复杂性及相对独立性,如想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好动作有较大难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中教师先讲解做示范,学生在教师指令下被动练习巩固提高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几乎完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学生缺乏主动,造成主体意识淡薄,从而制约着技术、技能的提高,使教学滞留在一定的水平上,而微格教学法(Microteach ing )是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把现代视听技术作为手段的一种训练方法,它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可以使教、学双方及时得到掌握技术状况的准确信息,是借助于现代化的摄像设备从不同角度完整地记录执教者的授课过程,其操作的可控性、反馈的准确性、教学的针对性都极为突出,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1]。本文旨在通过在田径普修课跳远教学中实施微格教学,探索技能训练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期为体育院校田径普修学生技能学习应用微格教学提供参考,为学生将来的教学实习和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做好了铺垫和奠定了实践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州体育学院2015级体育教育系男学生,随机抽取AB两个班,A班为实验班22人,授课中采用微格教学法;B班为对照班23人,采用常规教学法。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查阅了近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数据库等网站,通过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查寻体育类核心期刊,以及优秀的硕博学位论文中有关微格教学法的文献资料,并广泛查阅了田径运动高级教程教程、运动训练学和体育教育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书籍,通过仔细阅读研究,全面了解本课题研究领域的当前动态,确定研究方向,适当借鉴其中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研究。

1.2.2 专家访谈法

咨询有关专家探讨微格教学法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应用的试验设计方案和具体的实施方法。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法的需要, 设计出两份调查问卷:(1) 关于在田径普修课挺身式跳远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调查; (2) 关于挺身式跳远教学效果的调查。两份问卷均采用选择与自填的方式, 并要求学生以作业形式认真完成, 确保了问卷的质量和调查的有效性、完整性及可靠程度。

1.2.4 实验法

实验对比微格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体育院校普修田径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1.2.5 数理统计法

将本研究所测得的原始数据储存在社会科学软件SPSS(16.0 For Windows)中,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 微格教学实验设计

2.1 实验设计方案

2.1.1 实验时间及地点

根据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015级田径普修课的教学计划安排,挺身式跳远教学的具体时间是2015年11月2日至2015年11月23日,共4周。教学场地为广州体育学院西田径场。

2.1.2 实验步骤

采用双盲教学实验设计方案。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同等授课时数和同样的教学进度,分别由一名田径研究生和另一名田径教师进行授课。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套传统田径教学法,一套微格教学法)。通过运用对比实验法进行教学,然后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让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在不同的教学方案下,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上课。为保证学生投入精力的一致性,教师严格按照既定的安排授课,任何一个教学内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从而保证实验条件的均等性。

2.1.2.1 课前准备

实验组的学生依照教师的指导,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安排,课前认真撰写好每堂微格教学课所需的教案,并在规定时间内交给老师审阅,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同时每位学生都要随时做好角色转换、上台教学的准备。

2.1.2.2 课中实践

实验班采用微格教学,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全班22人分成四个微格组,其中两组各5人,两组各6人,教师随机分配每组人员后,固定4个微格班的成员。本次试验的教学内容均由本人独立完成。同时由组内同学对受试学生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像。学生可以根据录像,观看自己的技术动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自己动作的优缺点,以便及时改正自己错误的技术动作。

2.1.2.3 课后评价

在每次课程结束后由任课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对教学过程中的讲解示范、教学组织、运动技能学习的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讲评,肯定其优点,纠正其缺点。并指导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以及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自身学习的真实感受,对自己在整堂微型课中的学习进行总结,有助于下一堂的授课和学习。

2.2 实验因素控制

每个教学班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场地、器材的使用,每周课时和总课时数都保持一致性。

3 微格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分析

行为表现微格教学传统教学角色关系师生在执教者、学习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中多维度的转化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主宰者、传授者教学形式角色扮演和相互讨论结合讲解—接受式为主教学媒体多媒体、试听录像设备单一媒体学习方式主动—合作—探究被动—独立信息传递多向的立体互动单向传导评价方式形成性与总结性、定性与定量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师评为主的总结性评价

4 教学模型的设计

5 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测试结果的分析比较

5.1.1 两组学生实验前身体素质测试的结果

为了提高本实验的效度, 试验前对两个班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相关的测试。通过专家调研,选出50m跑、立定跳远、实心球作为运动指标,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协调性及灵敏性。(见表1)

表1 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的比较

对照班实验班T值P值差异性50米s立定跳远m实心球m7.10±0.242.75±0.1213.74±1.276.98±0.392.70±0.1513.95±1.371.361.160.52gt;0.05gt;0.05gt;0.05无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如表1所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心球、50m、立定跳远三项P值结果分别为0.80、0.23、0.43,且均大于0.05,这表明两班同学的基本运动能力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这符合微格教学研究实施的前提要求。

5.2 实验前两班学生跳远学习兴趣测试结果

表2 实验前两班学生对挺身式跳远学习兴趣统计

由表2可知实验班对跳远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人数分别为2人和4人,分别占9.09%和18.18%,兴趣一般16人,占72.73%;对照班非常感兴趣为2人(8.70%),比较感兴趣人数5人(21.74%),一般兴趣14人(69.54%)。

表3 实验前两班学习兴趣差异性检验统计

表3是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对“很感兴趣,比较感兴趣,兴趣一般,不敢兴趣和很不感兴趣”五个等级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和1分,然后对两班搜集的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测得P值为0.80,大于0.05,说明两班每个兴趣水平的人数比例均接近相同,即学习兴趣基本相似。

5.2 两组学生实验后测试结果

为了检验微格演练对挺身式跳远教学的实际作用,我们对教学中的两个组分别进行综合评定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技评和达标,技评占总分40%,达标占总分40%。

5.2.1 技术动作评定,主要看以下动作的完成情况。如:助跑节奏,助跑和起跳的结合技术,腾空与落地技术等。根据这些技术动作的完成情况打分(见表4)。

表4 实验班与对照班运动技能达标成绩差异性检验统计

从表4可以看出,P lt;0.05,说明采用微格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运动技能达标成绩上有显著性差异,即实验班学生的运动技能达标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的学生。

5.2.2 达标成绩理论知识,依照《广州体育学院田径普修项目达标标准》,按教学进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其结果(见表5)。

表5 实验班与对照班运动技能技评成绩差异性检验统计

从表5可以看出,两班学生的达标考核成绩差异性检验的P值为0.44,其大于0.05,这说明两班在达标成绩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微格教学总共4周8堂课,微格实验班第一堂课主要进行身体素质测试,跳远发展史、跳远场地、规则的讲解,以及对微格教学的简单介绍和教学内容的统一安排;最后一堂课进行挺身式跳远的成绩考核,因此,真正实施微格教学的只有6堂课程,而且在每堂微格课结束后,没有安排额外地身体素质训练的课后作业,所以在短短的几堂课中学生达标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也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实验班达标考试的平均成绩(5.56±0.32)要大于对照班的(5.44±0.37),这说明微格教学对达标成绩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要好于传统方式的教学。

5.2.3 微格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表6 实验后两班学生对挺身式跳远学习兴趣统计

根据表6和实验前测试学生兴趣结果的对比可知,实验后两班学生对挺身式跳远感兴趣的程度与实验前的态度相比都在提升,其中实验班学生很感兴趣人数和比较感兴趣的人数分别升至5人和13人,分别占比22.72%和59.10%,而兴趣一般和不感兴趣的人数都在下降,分别降至4人和0人,占18.18%和0%,这表明微格教学和传统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均有一定的影响。

表7 实验前后两班学生学习兴趣百分比变化

如上表所示,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后对挺身式跳远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提升幅度分别达到13.63%和40.92%,对照班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提升幅度仅为8.69%和30.43%,而且实验班兴趣一般和不感兴趣的下降幅度也分别达到45.46%和9.09%,对照班相应地下降幅度分别为30.40%和8.70%,虽然采用传统方式的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习的兴趣,但是提升幅度要小于微格教学法,通过以上数据能够有效的说明微格教学比传统教学更能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5.3 微格教学法提高学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表8 实验班教学效果评价

教育心理学认为:“行为本质上是人的需要和希望的反映”[2],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是为了获取自身的需要和希望,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需要满足的程度。教法的选择对于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能否及时了解自己,对学习行为的动机有着直接影响.采用微格教学法则可以使学习者及时地、全面地、直接地获得有关方面的反馈信息,通过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反思、自我纠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反馈评价了解学生技能的差异,然后重点训练单项技能,直至达到预期目标,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从表8的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看,95.45%的学生对微格教学法的应用持赞成态度,说明微格教学法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81.82%的学生认为微格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5.4 微格教学法对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影响

学生通过看录像及时反馈,对自己的技术动作有清晰的了解 ,同时在观看其他学生做动作时,也要积极主动地观察分析别人的优点和缺点,造成的原因及改进方法。由于微格教学法中信息反馈及时,所以在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及时交流信息,建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关系,形成了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既提高了学习质量,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从表8调查问卷显示,63.64%的学生对微格教学法对能力培养持赞同意见。说明微格教学法对构建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通过在体育院校田径普修跳远课中应用微格教学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微格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在技术评定方面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达标方面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且优于传统教学。

6.1.2 微格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提高成绩,提升技术水平的有效手段。

6.1.3 在微格教学法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反馈及时、准确,使师生、学生之间能及时交流沟通信息,有利于构建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6.2 建议

6.2.1 微格教学法在本实验中所体现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实效性是值得体育领域其他项目借鉴的,至于是否能够应用于其他田径课程项目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我们应当将此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其他项目的教学中,与过去我们所习惯的教学模式进行比较,体验其教学带来的影响。

6.2.2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有选择地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强师资操作培训。并建议教师要加强学习,了解和掌握相关交叉学科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1] 孙立仁.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123

[3]兰翔.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微格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33(1):206-208

[4]杨学伟.微格教学法在高校足球实际教学中的作用[J].体育世界,2010(10):89-90

[5]胡万亮,肖德辉.微格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普修课合作教学中实验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2,30(2):28-29

[6]韦建明,陈 斌.微格教学法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2):96-98

[7]毛丽红,彭勇.微格教学法在高师体育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73-675

[8]郭西露,张永民.微格教学法在跳远及术科教学中的运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9,18(2):70

[9]牛晓雷.微格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3):122-125

[10]刘振忠,周美英.微格教学法在排球普修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0(3):361-363

[11]张学文,刘少英.微格教学法在高校乒乓球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4,36(1):83-84

[12]杨善乾.篮球普修课中引入微格教学法尝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7(4):86-88

ExperimentalResearchonMicroTeachinginLongJumpTeachingofTrackandFieldCourse

PENG Ho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zhou 510500,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students of 2015 grade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Guangzhou Sports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expert interview, and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so on. The paper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rough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1)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teaching in long jump class track and field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students in technology assessment scor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ich have certain effects on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standard. (2) Micro teaching method can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mobilize their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It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sports performance and improve their technical level. (3) Adopting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 in micro teaching method, feedback timely and accurately, mak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tudents can communicate in tim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Micro class teaching method;track and field class; experimental study

G807

A

1007-323X(2017)06-0117-04

2017-09-25

彭红(1970-),女,副教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微格实验班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计数:田径小能手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世界上最轻的金属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