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2017-12-13 16:39王芳迎
中文信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造思维数学教学中学

王芳迎

摘 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由于新课改的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逐渐取代了传统教育,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数学科目趋于概念化,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思维,才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因此,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鼓励学生敢于探索,为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關键词:中学 数学教学 创造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1-0-01

社会进步的根本是创造力,而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不必拘泥于课本知识,要学会在生活中拓展思维,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一、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缺失

1.中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思维

在现今数字科技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方式剧增,资源共享方式变得越来越便利,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分析能力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反而越来越退化[1]。大部分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总是习惯于直接获取结果,过于依赖教师和网络,不愿自己付出努力去探索,缺少“举一反三”的能力,造成创新思维缺失。

2.中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的原因

大量社会调查表明,我国中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思维,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创新有难度,无论是动手创造或是动脑思考,都缺乏主动性。目前,还有很多的中学没有重视素质教育,或者没有大力配合教育改革,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致学生压力过大、思维固化,只注重课本知识,缺少发散思维,缺乏想象力[2];中学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过于注重教师的权威性,师生关系不密切,导致学生不敢与教师交流思想,不会用多样化的方式解决问题,只懂得运用老师传授的方法,逐渐造成了创造思维的缺失。

二、中学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

1.利用情境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数学知识比较偏于概念化,很多知识点晦涩难解,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快速、更稳固的掌握数学知识,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例如,人教版初中一年级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一课,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以在座的学生为例,“假设今天是周末,小雨去逛商场,突然发现自己心仪已久海贼王玩偶,正在做特价促销活动,售价是56.1元,比原来的价格降低了15%,问:海贼王玩偶原价是多少钱?”教师用这种情境教学法,能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提高课堂的活跃度,然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答这道题,即:设原价是X元,引用公式,X(1-15%)=56.1最终得出结论,x=66元。让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算。

2.利用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认识自我的初级阶段,极其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拥有不服输的精神。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设置悬疑,引导学生开阔思维,积极参与解答,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兴趣。例如,人教版初中三年级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一课,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假设我们全班师生69人,集体去看《战狼2》的电影,由于电影火爆,所以售票窗口排满了长队,在我们到来之前,已经排了8行12列,由于我们69人的加入,使目前队伍增加的行数和列数相同,问:具体增加了多少行、多少列?”由于这个题目很具有生活化,因此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引起了他们的求知欲,然后教师再进行解答,解:“设增加的行、列数为X,导入公式(8+X)(12+X)=(8×12)+69,最终得出结论,X=3,所以增加了3行3列”。同学们在问题得到解答时,会产生成功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增加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扩展思维得到了锻炼。

3.利用多样化的解题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基础是“举一反三”的能力。由于中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能力都比较薄弱,让其“从无到有”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教师和家长不必急于要求学生必须要有发明创造,可以先让学生从“举一反三”开始,把所学到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起来,就是为创造力打好了基础。例如,教师出题,“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195,求这两个数分别是什么?”有的同学用的方式是“设较小的奇数为X,另外一个就是X+2,X(X+2)=195,解方程得:X1=13,X2=15”最终得出结论,这两个奇数分别是13和15。还有的同学用的方式是“设较大的奇数为X,另一个奇数为195÷X,X-195÷X=2,解方程得:X1=15,X2=13”最终得出的结论也是13和15。这两种方式都是正确的,因此,学生不必拘泥于一种思路,完全可以发散思维、另辟蹊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多样化的解题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鼓励学生主动设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强化

“一题多解”的方式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启发,而让学生主动设立应用题,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加以强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讨论小组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把学生分为出题组和解答组,让出题组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创造应用题,再让解答组的学生进行解答。这种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质量,还可以锻炼创新思维的灵活运用,让学生们提升自信心、提高创造力。

结语

科技推动世界发展,创造是科技的基础,因此,创新思维必须得到重视。中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鼓励学生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创造力运用到生活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天权.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5):152-152,153

[2]宋红娇.浅谈中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师,2012(12):42-42

[3]宋秀敏.中学数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东方文化周刊,2014(14):172-1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思维数学教学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