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肿瘤晚期病人的姑息治疗对我国的启示*

2017-12-14 05:03岳长红李力威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姑息医师科室

马 华,岳长红,瞿 平,李力威,张 程,尹 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1992830426@qq.com)

俄罗斯肿瘤晚期病人的姑息治疗对我国的启示*

马 华,岳长红,瞿 平,李力威,张 程,尹 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1992830426@qq.com)

介绍了俄罗斯姑息治疗的现况和临终关怀体系。同时介绍了姑息治疗体系存在的问题:姑息治疗覆盖面窄、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姑息治疗的医务人员匮乏,执业技能亟待提高,姑息治疗人才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质量不高,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人才流失严重、社会认知程度不够,志愿者服务体系不发达,精神类和麻醉类药物获得率低。在上述基础上,简介了俄罗斯姑息治疗的发展战略,并论述了其对我国的启示: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出台姑息治疗的法律规范,完善姑息治疗服务体系、建设配套设施,合理规划姑息治疗体系,实现服务管理、科研一体化,将保障姑息治疗资金纳入国家预算。

姑息治疗;临终关怀;生命尊严;生命质量

尊重生命,让临终患者有尊严的逝去是临终关怀的宗旨,也是人道主义精神在当今社会的一种体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肿瘤病患者的增多,国家对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事业也愈加重视。研究俄罗斯在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领域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对我国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俄罗斯姑息治疗体系

1.1 姑息治疗发展史

姑息治疗体系是用来帮助病人减轻躯体和心理痛苦以及维持其社会和精神潜能的照护体系。现代的姑息治疗起源于最初的护理院以及在中世纪出现的附属于天主教教堂和修道院的朝圣者之家、孤儿院和养老院,因为在当时,医疗实践通常不与临终之人打交道。只有当时的基督教会才去关心那些濒死的和病入膏肓的人,为他们提供社会和精神援助。

在俄罗斯最早提到“养老院”的是沙皇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他在1682年发布的命令中写道:按照犹太人的新风俗习惯在莫斯科建造两所养老院,一所位于莫斯科中国城内的兹纳缅斯基修道院,另一所位于戈拉纳特院的尼基茨基大门后。

1844年在圣彼得堡成立的俄罗斯第一个护士协会圣-特洛伊茨修道院内,不仅有一个女子医院、非住宿儿童孤儿院、护士科室,还有一个养老院。该养老院有6张病床,用来收留无法治愈的病人。

1903年11月8日在肿瘤学家、国立莫斯科大学列·里·列夫申教授的倡议下,在莫斯科创办了附属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的癌症研究所,该研究所被认为是莫斯科第一家针对癌症病人的专业临终关怀院。1920年这所位于波果金大街的癌症研究所失去了临终关怀院的功能,逐渐成为一所真正的医疗型和研究型临床医院,即今天的莫斯科赫尔岑肿瘤学研究所。

1990年在英国记者、临终关怀运动的积极参与者维克多·佐尔扎的倡议下、在圣彼得堡市滨海区卫生行政部门长官博·柳·米哈伊洛夫娜及心理医师阿·弗·格涅兹季洛夫的直接参与下成立了圣彼得堡市第一所临终关怀院,为重症肿瘤患者提供医疗帮助。该临终关怀院被公认为俄罗斯第一所现代概念的临终关怀院。不久后在莫斯科成立了“俄罗斯-不列颠临终关怀协会”,为俄罗斯的临终关怀院提供专业支持。1994年组建了乌里扬诺夫州的临终关怀院,同年12月15日该临终关怀院上门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巡诊了第一名患者。1997年,在莫斯科政府的财政和行政支持下,在市中心多瓦托尔大街成立了莫斯科第一临终关怀医院。2010年在圣彼得堡市成立了第一家儿童临终关怀院。临终关怀运动的发展和大量临终关怀院的建立使“临终关怀”这一概念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针对非治愈病人的社会医疗机构,二是指照护临终病人和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社会医疗和心理援助的体系[1]。

1.2 姑息治疗的内涵

1.2.1 姑息治疗的定义。

2011年11月21日俄罗斯颁布的第323-ФЗ号联邦法《保护俄罗斯公民健康之原则》(以下简称“第323-ФЗ号联邦法”)中首次给“姑息治疗”下了定义。第323-ФЗ号联邦法第五章第36条写道:姑息治疗是一种综合医疗干预措施,旨在帮助身患绝症公民摆脱病痛、减轻疾病带来的其他严重表现,改善其生活质量;姑息治疗可在门诊和住院处由经过姑息治疗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2]。

1.2.2 姑息治疗的形式和目的。

根据第323-ФЗ号联邦法,俄罗斯联邦卫生部于2015年4月14日发布了第187н号关于《批准成年居民姑息治疗制度》的命令(以下简称“第187н号命令”),阐明了姑息治疗形式和目的,并对实施姑息治疗的人员和机构做了明确规定。第187н号命令指出:姑息治疗在门诊和住院处进行,其主要目的是及时、有效地解除疼痛和缓解疾病的其他严重表现,改善无法治愈患者死亡前的生命质量[3]。

实施门诊姑息治疗的机构有医疗机构的姑息治疗办公室和姑息治疗上门服务站(其中包括临终关怀院的姑息治疗上门服务站),人员组成包括内科医师、社区内科医师、全科医师(家庭医师)、姑息治疗医师、其他专科医师和医务人员;实施住院姑息治疗的机构有医疗机构的姑息治疗科室、护理科室、临终关怀院和护理院(医院)等。

1.2.3 纳入姑息治疗的病人条件。

姑息治疗的对象为具有进行性无法治愈疾病和状态的患者,包括:各类恶性肿瘤患者;无法达到疾病缓解或无法达到患者情况稳定情况下的失代偿期器官衰竭患者;患有严重不可逆性脑循环障碍、需要对症治疗和在进行姑息治疗时需要照护的患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晚期患者;各种类型的终末期痴呆病患者,其中包括阿尔茨海默病。

恶性肿瘤患者转往医疗机构进行姑息治疗须持有:姑息治疗办公室、姑息治疗上门服务站、临终关怀院、姑息治疗科室等姑息治疗医师、肿瘤医师开具的转诊单,并附有病理诊断;内科医师、社区内科医师、全科医师(家庭医师)开具的转诊单,但需有肿瘤医师出具的关于疾病无法治愈和必须进行对症和止痛治疗的鉴定。

2 俄罗斯的临终关怀服务

2.1 俄罗斯的临终关怀体系

在俄罗斯的姑息治疗体系中姑息治疗的方法和原则是在临终关怀中实现的[4],临终关怀的对象主要是终末期肿瘤患者,服务机构是临终关怀院和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科室,这两个机构均是公立卫生机构。临终关怀旨在为患不治之症的病人提供专业的医疗、社会、心理、法律和精神上的帮助,目的是为他们进行对症(姑息)治疗,选择必需的止痛治疗,提供社会医疗、护理、社会心理康复以及对病人患病期间和其死后对其亲属的心理和社会支持。根据莫斯科市卫生委员会2002年3月20日N 138命令附件1《临终关怀院示范条例》的规定,一所临终关怀院可为人数达40万的所属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病床总数为25~30张[5]。

临终关怀院实施公民的门诊姑息治疗(其中包括家庭姑息治疗)和住院姑息治疗。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医疗机构,临终关怀院可包括:姑息治疗上门服务站、接诊科室、昼夜医学观察和治疗科室、组织方法处(办公室)、行政事务所、辅助科室(药局、洗衣部、餐饮部)等部门。

2.1.1 姑息治疗上门服务站。

姑息治疗上门服务站隶属于临终关怀院,实施病人的门诊姑息治疗。上门服务站可包括:调度员工作室、医师和护士工作地点安排室、医疗文件储藏室等部门。

上门服务站的人员编制定额由临终关怀院负责人根据诊断治疗工作的范围和服务居民的人数确定,见表1。

上门服务站主任一职可任命符合医务人员执业技能要求并在规定医学专业领域受过高等教育的医师,并按照补充职业教育(技能提升)大纲参加过姑息治疗方面的培训,且在专业领域内工龄不少于5年;上门服务站医师岗位则没有工龄限制。上门服务站护士岗位可任命符合医务人员执业技能要求、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并按照补充职业教育(技能提升)大纲参加过姑息治疗方面培训的医务人员。

表1 姑息关怀上门服务站人员编制定额[3]

*在临终关怀院没有心理治疗医师的情况下

**在临终关怀院没有医学心理学教师的情况下

姑息治疗上门服务站职能包括:家庭姑息治疗;对需要姑息治疗的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对需要镇痛的患者指定和开具麻醉类和精神类药物;把存在医疗适应证的患者转入可在住院条件下进行姑息治疗的医疗机构;把需要昼夜护士照顾的患者但没有需要医师不间断观察的医学适应证的患者转往护理科室或护理院(医院);为患者组织重大疾病方面的专科医师咨询和其他专科医师的咨询;为专科医师提供姑息治疗方面问题的咨询帮助;对提升姑息治疗及社会心理帮助的普及率和质量等措施组织方法跟踪;与社会服务体系的机关和组织进行相互协作;对患者、患者亲属和实施照护的人员进行照护技能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执业技能水平;按规定的方式书写统计、报告文件、提供活动报告,按照俄罗斯法律为卫生领域的信息体系收集数据及其他一些符合俄罗斯法律规定的职能等。

2.1.2 昼夜医学观察和治疗科室。

昼夜医学观察和治疗科室可包含:病房(包括单人间),主任办公室,医师办公室,护士长办公室,护士站,护士办公室,护士兼管理员室,包扎室,处置室,医疗设备储藏室,食堂或小吃部,物品发放处,病人淋浴、盥洗室,医务人员淋浴、盥洗室,卫生消毒室,脏衣物收集室,卫生间,休息区,心理疏导室,告别室等。按规定,医院昼夜医学观察和治疗科室的病床总量不超过30张[3]。

临终关怀医院昼夜医学观察和治疗科室主任应由符合医务人员执业技能要求规定医学专业领域受过高等教育的医师担任,同时按照补充职业教育(技能提升)大纲参加过姑息关怀问题方面的培训,且在专业领域内工龄不少于5年。

患者转入昼夜医学观察及治疗科室必须具备下列医学指征:疾病终末期具有明显疼痛症状的患者,主要是在门诊,包括在家中无法治疗的肿瘤疾病患者;疾病严重表现加剧,在门诊,包括在家中无法治疗,要求在住院医师的观察下进行对症治疗;必须为继续家庭治疗选择治疗模式;在门诊,包括在家中没有进行对症治疗和照护的条件等。

2.2 临终关怀院的职能

临终关怀院的职能包括:对需要止痛的患者指定和开具麻醉类和精神类药物;照护患者,其中包括预防和治疗褥疮、照看引流管和排气孔、喂食(包括管饲);为患者组织重大疾病方面的专科医师咨询和其他专科医师的咨询;为专科医师提供姑息治疗方面问题的咨询帮助;对提高姑息治疗及社会心理援助的普及率和质量等措施组织方法跟踪;与社会服务体系的机关和组织开展相互协作;对患者、患者亲属和实施照护的人员进行照护技能培训;帮助患者及其亲属解决社会和法律方面的问题;尽可能满足患者精神方面的需求;按规定的方式书写统计、报告文件、提供活动报告,按照俄罗斯法律为卫生领域的信息体系收集数据及其他一些符合俄罗斯法律规定的职能等。

2.3 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

在俄罗斯,实施临终关怀服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6]:临终关怀服务是免费的;临终关怀院是生命之家,不是死亡之所;控制症状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死和生一样是一个自然过程,即不促进也不延迟;临终关怀是安乐死的替代方案;临终关怀是对病人进行医疗、心理和社会等综合服务的体系;临终关怀是学校,是对病人的亲属和朋友的支持;临终关怀是以人为本的世界观。

3 俄罗斯姑息治疗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俄罗斯的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体系发展迅猛。截至2016年6月,俄罗斯有临终关怀院近100家,被授权可在门诊和住院处提供姑息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约1100个,姑息治疗总床位近万张[7]。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体系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

3.1 姑息治疗覆盖面窄,地区间发展极不均衡

在俄罗斯临终关怀服务只针对终末期无法治愈的肿瘤病人,而非肿瘤患者只能在有姑息治疗中心和姑息治疗医院的地区,如莫斯科、伊尔库斯科、列佩茨克、阿斯特拉罕、瑟克特夫卡尔等地才能获得[8],且地区间发展极不均衡。全国除莫斯科(有8所临终关怀院)和圣彼得堡市(有7所独立的临终关怀院和4个附属于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科室和2个独立的上门服务站提供姑息治疗)外,只有个别地区(乌里扬诺夫州、伏尔加格勒州、下哥罗德州、基洛夫州、比斯科夫州、雅罗斯拉夫州、图拉州、科莫洛夫斯克州等)可以提供临终关怀服务,而且由于地域、人口、经济等各方面原因,有17个地区根本就没有姑息治疗床位[8]。此外,还有41个俄罗斯联邦主体无法提供任何形式的家庭姑息治疗,其中包括上门服务站[9],姑息治疗只覆盖了全国7%~9%的需要人群[10]。

3.2 姑息治疗的医务人员匮乏,执业技能亟待提高

截至2015年底,在俄罗斯姑息治疗各机构住院部的在编自然人人数为146人,门诊部在编自然人人数为24人,而实际岗位需求数是:住院部378.5个,门诊部102.5个[9]。可见姑息治疗领域的人员缺口很大。而且由于国家法律条文中至今没有姑息医学专业,虽然俄罗斯卫生部在2012年12月20日的第1183号《批准医务人员岗位名录》命令中加入了姑息治疗医师这一新的医师岗位,却始终没有把姑息医学列入医学专业名录,导致在姑息治疗领域工作的医师都是经过技能提升补充教育大纲内容培训后的其他专业的医师。他们在执业活动中遇到的都是晚期疾病患者,而其在专业领域学习时获得的相关知识却很少,因此在患者的治疗、卫生护理以及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交流方面经常出现问题,许多在门诊负责无法治愈患者的社区医生甚至从未进行过任何姑息治疗方面的培训。

3.3 姑息治疗人才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质量不高

由于俄罗斯的姑息治疗专科医师培训体系正处于形成阶段[11],尚未制定统一的姑息治疗高等教育教学大纲和针对晚期肿瘤病人的统一专业化服务。不仅如此,姑息治疗人才培训体系面临着缺乏姑息治疗方面的教学基地和具有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教师等问题,致使姑息治疗人才培训的质量不高。

3.4 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人才流失严重

在临终关怀机构60%以上病人具有精神障碍,要么发生在死亡期(中毒、濒死状态、意识混乱)、要么发生在濒死前期(中毒、脑转移),而且近30%的病人有神经方面的疾病、丧失活动能力,需要专门护理,还有的患者有造口、尿失禁、肿瘤破溃、不断呕吐等情形,医务人员每天接触这类病人,工作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不仅如此,死亡过程本身和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而参与到死亡过程中的医务人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情况导致临终关怀服务领域人员流失严重,很难吸引来新人从事这种报酬低、精神上和身体上均备受煎熬的工作。

3.5 志愿者服务体系不发达

在姑息治疗体系中志愿者的参与具有特殊意义,他们不仅可以节约工资支出、减轻在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可大大增加重病患者的服务范围。但是目前俄罗斯对姑息治疗体系志愿者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在临终关怀这类社会医疗机构没有志愿者培训大纲。志愿者团队通常是教会组建的,教会的教民成为志愿者的核心,多数志愿者都经历过人生巨大的痛苦。较之欧洲每20个病人有100~150个志愿者的比例,俄罗斯姑息治疗体系中志愿者的人数很少。

3.6 社会认知程度不够

在俄罗斯姑息治疗体系中临终关怀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因此社会上对此认知程度不够,存在着较为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人们常常把临终关怀院看作是死亡之家,甚至有人认为把亲人送到临终关怀院本身就是对亲人的背叛。临终关怀院在俄罗斯的出现最初曾遭到部分官员和居民的强烈反对,他们把临终关怀医院看作是肿瘤疾病的“传染源”。人们不理解,为什么要帮助那些无法治愈的病人?而且由于一些临终关怀院附属于某一医院,因此一些主治医生并不支持设立临终关怀院。对于一个一生都致力于治愈病人的主治医生而言,下一个转折点就是太平间,这本身就与临终关怀的宗旨相矛盾,要知道临终关怀不是针对死亡,而正是对生命的尊重。

3.7 精神类和麻醉类药物获得率低

目前,俄罗斯每年有超过100万人需要止痛治疗,但由于患者对止痛治疗和姑息治疗缺乏了解,国内多数地区麻醉性止痛药物的获得率依然很低[12],全国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平均只有4%,莫斯科的情况稍好些,有10%的癌症病人可以获得这类药物[13]。根据俄罗斯现行法律,只要在处方上有肿瘤医生签名就可得到麻醉性镇痛药。然而,医生因怕承担刑事责任而不愿意开具麻醉性镇痛药物或者开具的药量不够,达不到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即使患者手里有了处方,也未必会得到需要的药品。俄罗斯只有10%的药房有权出售麻醉药,而且需要早晨就去排队,否则就可能买不到。在临终关怀院情形虽然好些,止痛药可以得到保障,但是整个莫斯科仅有8所临终关怀院,每所临终关怀院只有30张病床,一些地区甚至没有临终关怀院。

4 俄罗斯在姑息治疗领域的发展战略

针对姑息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俄罗斯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了下列发展战略:

进一步完善姑息治疗领域的法规,把姑息医学专业列入俄罗斯卫生部的医学专业名录,把实施姑息治疗问题列入中等和高等医学教育机构的教学大纲,并在发展卫生人才资源活动框架下根据职务和责任组织对各级卫生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培训。

借鉴欧美等国在临终关怀领域的先进经验解决止痛方面的问题,保障患者能够获得规定的止痛制剂,同时采取措施抵御这些药物的非法扩散和滥用。

加强信息宣传工作,促进实现姑息治疗服务的全民覆盖;在推广临终关怀服务的同时,把姑息治疗科室的功能扩展至姑息治疗体系的综合科室,使患有其他各种慢性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肺病等)的无法治愈的晚期病人获得必要的服务,同时发展志愿者服务体系。

研究制定实施姑息治疗伦理方面的法规,如保障居民获得姑息治疗、对病人及其家属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其应有的尊重、拥有选择死亡地点和拒绝复苏措施的权利等,保障为各级姑息治疗机构提供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师,并给予医务人员应用的物质保障。

与其他部门相互合作,开展实施姑息治疗实践领域的研究活动,其中包括研究制定从经济学角度可以获利的实施姑息治疗服务的综合模式。

5 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启示

俄罗斯的姑息治疗虽然起步晚于我国(1988年),但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却超过了我们,其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5.1 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出台姑息治疗的法律规范

俄罗斯政府早在2011年就把姑息治疗列入联邦法,使其上升至国家法律层面。目前,俄罗斯仅在国家层面上规范组织姑息治疗问题的现行联邦法规就有19部,此外各地区还在联邦法的框架下出台了自己的地方性法规,使姑息治疗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而我国至今尚未出台针对临终关怀的配套性行业标准、专门性政策以及相关规范[14],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5.2 完善姑息治疗服务体系,建设配套设施

在第323-ФЗ号联邦法后,俄罗斯卫生部于2012年和2015年相继颁布了第1343н号和第187н号命令,对实施姑息治疗的形式、目的、纳入姑息治疗的范围和条件以及从事姑息治疗的机构、其组织活动规则、人员编制、设备配置等均作出了明确规定。而在我国由于尚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临终关怀”的内涵以及临终关怀院与普通的一级综合医院的区别界定不清,缺乏行业规范和标准,导致临终关怀领域服务不规范、收费混乱等现象。

5.3 合理规划姑息治疗体系,实现服务管理、科研一体化

俄罗斯卫生部第187н号命令明确规定:实施姑息治疗的医疗机构可以作为中等、高等和补充职业教育等教育机构以及实施医疗活动的科研机构的临床基地;各医疗机构要按规定的方式书写统计、报告文件,提供活动报告,并按照俄罗斯法律为卫生领域的信息体系收集数据等[3],把姑息治疗领域的服务管理与科研整合在一起,为姑息治疗的良性发展提供依据。此外,俄罗斯政府正在组织专家制定姑息治疗领域教师、医师和中级医务人员的补充职业教育大纲,同时尝试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设置姑息医学课程,例如莫斯科国立耶夫多金莫夫口腔医科大学补充职业教育系的姑息医学教研室(2013年成立,目前是俄罗斯全国唯一的姑息医学教研室)在培训专业医师的同时,还为本校六年级的学生开设了姑息医学课程。

5.4 将保障姑息治疗资金纳入国家预算

根据俄罗斯第323-ФЗ号联邦法(第83条)和2015年12月19日第1382号《批准2016年公民免费医疗国家保障纲要》决议[15],姑息治疗的资金保障主要来自国家保障公民免费医疗地区纲要框架下划拨给俄罗斯联邦各主体预算的预算拨款,从而实现了公民的免费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服务。而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尚未能纳入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体系[16],公民无法在国家医保范围内享受临终关怀服务。因此,要实现临终关怀以人为本的、尊重生命的这一宗旨,政府还需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公民人人享有临终关怀的权利。

[1] Притыко AГ,Корсунский АА,Сонькина АА.Паллиативная и хосписная помощь в Москве: состояние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развития[J]. ВЕСТНИК РОСЗДРАВНАДЗОРА, 2011, (3):17-23.

[2]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т 21 ноября 2011 г. N 323-ФЗ, quot;Об основах охраны здоровья граждан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quot;[EB /OL].[2017-02-22].http://base.garant.ru/12191967/.

[3] Приказ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 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т 14 апреля 2015 г. № 187н Об утверждении Порядка оказа ния палли ати вной медиц инской помощи взрослому населению?[EB /OL].[2017-02-22].http://base.garant.ru/71014388/.

[4] Миллионщикова ВВ,Полишкис СА, Кадетова Е, et al. ХОСПИСЫ [G/OL]. Москва:Благотворительный фонд помощи хосписам ?Вера?[2017-03-20]. http://www.hospicefund.ru/wp-content/uploads/2014/01/Sbornik-HOSPISYI-2.12.pdf.

[5] Приказ Комитет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г. Москвы от 20.03.2002 N 138quot;Об утверждении Типового положения о хосписеquot;[EB/OL].[2017-03-28].http://lawru.info/dok/2002/03/20/n815445.htm.

[6] Принципы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пациентов в условиях хосписа. Хосписное движение[EB/OL].[2017-03-21].http://mybiblioteka.su/tom2/7-39925.html.

[7] Понимание того, что человек имеет право быть обезболенным, пришло к нам совсем недавно[EB/OL]. (2016-10-26)[2017-03-21]. http://паллиативная-помощь-детям.рф/136.htm.

[8] Фонддоровье: паллиативная помощь необходима всем неизлечимым больным[EB/OL]. (2016-06-16)[2017-03-22].http://riaami.ru/read/palliativnaya-pomoshh-neobhodima-ne-tolko-onkobolnym.

[9] ВергазоваЭК. Паллиативная медицинская помощь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итоги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развития[R/OL]. [2017-03-07].http://www.palliamed.ru.

[10]Новиков ГА, Рудой СВ, Вайсман МА, СамойленкоВВ, Ефимов МА. Паллиативная и хосписная помощь в Москве: состояние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развития[J/OL].[2017-04-03].http://cyberleninka.ru/article/n/palliativnaya-pomosch-v-rossiyskoy-federatsii-sovremennoe-sostoyanie-i-perspektivy-razvitiya.

[11] Роман Крецул.Паллиативнуюмедицину начнут преподавать в вузах[EB /OL].(2016-06-16)[2017-03-28].http://izvestia.ru/news/618215.

[12] ЛактюшинаИ. Разработана дорожная карта по повышению доступности обезболивания[EB/OL]. (2016-04-01)[2017-04-11].https://www.asi.org.ru/news/2016/04/ 01/122525/.

[13] Проблема доступности обезболивающих для онко больных[EB /OL].[2017-04-10]. http://www.spressclub.ru/2076.html.

[14] 李成.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中国临终关怀探析[J].商,2016(3):58-59.

[15] Постановлени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России от 19 декабря 2015 г. №1382 quot;О программ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хгарантийбесплатногооказания гражданам медицинской помощи на 2016 год и на плановый период 2017 и 2018 годовquot;[ EB /OL]. (2015-12-24) [2017-04-07].http://www.garant.ru/products/ipo/prime/doc/

71189846/.

[16] 唐咏.我国城市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华医学杂志,2017, 97 (3):173-175.

2017-04-21〕

〔修回日期2017-06-07〕

〔编 辑 吉鹏程〕

TheEnlightenmentofPalliativeCareforAdvancedCancerPatientsinRussia

MAHua,YUEChanghong,QUPing,LILiwei,ZHANGCheng,YINMei

(Schoo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HarbinMedicalUniversity,Harbin150086,China,E-mail: 1992830426@qq.com)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palliative care and hospice care system in Russia. The coverage of palliative is narrow,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not balanced, the medical professionals in palliative care is lack,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should be improved urgently, the training system of palliative care is not perfect and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is not high, the medical professionals have high work pressure, the brain drain is serious, the social cognition is not enough, the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is underdeveloped, and the acquisition rate of mental and narcotic drugs is low.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ssian palliative care, and discussed the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 For exampl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legal norms of palliative care, perfect the service system of palliative care, establish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 reasonably plan palliative care system, implement the integration of service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bring the guarantee palliative care fund into the national budget.

Palliative Care; Hospice Care; Life Dignity; Quality of Life

黑龙江省社科重点规划项目“医疗体制转型与我国医患关系变革研究”(编号:14A005);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立项课题“面对突发事件的医学生生死教育研究”(编号:YF15-Y01);黑龙江省哲学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叙事医学视阈下医学教育全新模式的研究”(编号:15EDB04)

*通信作者,E-mail:dryinmei@163.com

R-052

A

1001-8565(2017)09-1107-07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9.11

猜你喜欢
姑息医师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中国医师节》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决不姑息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