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的成效、困惑与建议
——以中原银行信阳分行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实践为例

2017-12-26 12:03张翠陈盛祥中原银行信阳分行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信阳惠农金融机构

文/张翠 陈盛祥,中原银行信阳分行

信阳分行作为中原银行在信阳市的分支机构,积极响应中央和总行的号召,立足信阳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在金融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1 中原银行信阳分行金融扶贫做法

1.1 行长挂帅高度支持

该分行党委把扶贫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做到与业务经营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为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分行成立了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为组长,分行班子成员、各支行行长及相关业务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辖内各县域支行也分别成立了以支行行长为组长的扶贫工作小组,确保扶贫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1.2 派驻干部对口帮扶

为确保所在分支机构都能完成扶贫任务,该分行共选派7名中层干部分赴光山、淮滨、息县、新县、罗山、潢川等县域,常驻帮扶8个村、322户贫困户;选派3名业务骨干分别常驻浉河区金融办、新县金融办和商城县金融扶贫中心。这些扶贫干部坚守岗位职责,走村串户,带领、协助贫困村干部为扶贫工作奔波操劳,受到驻地乡村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为保证驻村干部工作有力开展,让驻村人员安心扶贫工作,该分行为此专门出台措施,一是充足保证驻村干部绩效薪酬待遇,二是为每个驻村干部每年配备2万元的办公经费,三是每个月充足保证驻村干部的交通、伙食补贴到位,四是筹措专门党费为每个帮扶村提供2-3万元的扶贫项目经费,让扶贫干部工作有抓手、有信心、有成效。

1.3 发挥功能精准“输血”

一是开展银政合作助力脱贫攻坚。两年来,分行与息县、淮滨、商城、光山、新县等国家级贫困县政府和浉河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各县区签约的承诺支持资金共计达到105亿元),承诺给予各县区政府的金融支持事项中,均把支持扶贫工作列入主要内容。此外,分行还鼓励有条件的县区支行,与县政府开展扶贫合作,成立专门“扶贫种子基金”,创新设计了以“政府出资、银行放大授信”的合作模式,专门发放扶贫贷款,确保了扶贫资金用途的真实性和封闭性。二是携手授信企业促进脱贫攻坚。该分行深刻认识到,要实现贫困户持续脱贫,就必须帮助他们找到就业门路,因此他们就利用自身工作优势,把授信企业参与扶贫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三是开展“爱心活动”助力扶贫。2015年6月,分行举办了“金融扶贫爱心捐款”活动,筹集扶贫捐款5.5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2016年12月,又组织爱心活动筹款近3万元,为息县月儿弯村200多名小学生每人赠送一套价值120多元的“爱心书包”,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四是设立惠农服务点助力扶贫。2016年11月开始,该分行在全市各个乡村进行考察论证,在乡村设立惠农服务点,让乡村农民足不出村就能感受到现代金融的服务,推出“惠农宝”等多项产品和服务方式,打通乡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该分行已与近100个乡村签订合作协议,已开业31个惠农服务点,受到县乡村各级政府组织和农民的欢迎。

2 中原银行信阳分行金融扶贫成效示例

2.1 干部对口帮扶贫困村脱贫

针对对口帮扶村—息县孙庙乡月儿湾的贫困现状,分行不仅派驻了村第一书记,还积极协调相关单位,配合村委会整治滩涂项目738亩;申报并建成组组通水泥路2.8公里;新增机井3口,变压器6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了村级经济的自我造血功能,逐步改善了村容村貌。成功引进了信阳淮农农业有限公司,在月儿湾村成立了淮农农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并利用稻草制作工艺品,让贫困户足不出村就能实现脱贫。

2.2 扶贫产品助力产业扶贫

针对光山羽绒产业能够有效发挥扶贫效能的实际,中原银行光山支行特别开发了特色信贷产品“绒益贷”,采用“无抵押、低利率”的三户、五户联保模式,破解贫困户抵押难、担保难问题。截止目前,累计投放羽绒产业贷款482笔,累计投放信贷资金11.86亿元,有力助推了光山羽绒产业的发展。

2.3 “扶贫车间”助力就业脱贫

为让贫困户真正脱贫,中原银行淮滨支行深入各个贫困户家庭,走访各个贫困村,与驻村工作组多次联络磋商,建立贫困户劳动力资源台账,并协调联络5家淮滨县支柱企业,探索出了“扶贫车间”模式,积极为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

2.4 “再就业贷款”助力创业扶贫

为促进地方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分行自2005年至今,积极牵头市、区、县再就业小额贷款信用担保中心合作,连续12年向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创业、重新就业。截止2017年8月底,分行累计已投放下岗再就业小额贷款1800多笔,累计金额近3亿元,为广大城镇失业人员持久“脱贫”提供了贴心帮助。

3 金融扶贫的困惑

通过几年的金融扶贫实践,中原银行信阳分行也感觉到,要把金融扶贫的效能持久放大,现阶段还有不少因素需要调整和改善。

从政府、社会、农民对金融扶贫工作的期望看,存在四个认识误区:一是金融机构“有钱”,关键是愿不愿意帮忙;二是银行要多建网点,银行网点多,就会形成行业竞争,贷款价格就低、程序就少,扶贫资金就会大量增加;三是县乡政府申报批准的项目,条件虽然不充分,但金融机构只要持续投入一定的资金,就可以保证项目持续运转,促进实现脱贫;四是金融机构贷款条件要苛刻、程序烦琐,急需用钱却贷不到款;五是银行是国家的,应当多承担扶贫义务。这些误区的产生,主要是对金融机构的性质、特点、形态、运营方式了解不足形成的,许多基层人员对银行的功能认知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另外,对金融扶贫的认知也存在误区,把金融扶贫这篇大文章仅仅看作是“拿钱”。

从金融机构对金融扶贫的实践感受角度看,也存在困惑:一是相对贫困人口难以准确测定,扶持对象难以精准识别,其收支信息严重缺乏,也就无法发挥金融扶贫效能。二是风险把控不易实现。银行是企业,贫困户属于低收入人群,绝大多数不符合贷款条件,贷款风险大,存在不敢贷款的情况。三是绝大多数贫困户存在年龄偏大、偿还能力低、无抵押和不良信用等情况,与现行金融政策相违背,导致金融机构放款有钱贷不出去、贫困户需要用钱却贷不到款的两难境地。四是扶贫政策性担保、保险和风险补偿机制缺乏,金融机构很难做到持续性的扶贫投入。金融扶贫虽然是金融机构的一项社会责任,但金融机构的商业性质决定其必须考虑贷款的风险,遵循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金融扶贫必须解决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对扶贫贷款的担保问题或风险补偿问题。五是支持金融扶贫的政策文件很不健全。虽然国家层面在金融扶贫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措施,但除了明确异地搬迁、助学贷款的金融支持政策外,其他领域金融扶贫优惠政策没有明确。再比如国家设立了利率更加优惠的扶贫再贷款政策,但是没有具体操作办法,金融机构难以具体操作。

4 中原银行信阳分行下一步金融扶贫工作探索

走出金融扶贫困境,破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中原银行信阳分行也在进行新的探索:

4.1 “三项原则”促进扶贫持续深入

一是试点原则。以普惠金融示范县模式进行试点,建立一套适合金融扶贫的工作范式,避免盲目应对,试点成熟后,逐步推广。二是规模效应原则。拟在普惠金融示范县集中打造1-2个示范村,形成规模效应。三是综合效益原则。精准扶贫采用商业可持续模式开展,兼顾风险与效益。一方面,与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取涉农补贴资金代理资格,壮大资金实力;另一方面,争取财政贴息,提高风险防控和综合收益水平。

4.2 落地新的业务模式助推产业扶贫

拟采用“幸福顶”光伏贷款和村级扶贫电站方式开展扶贫。光伏扶贫模式是基于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的基础上,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用于购置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并以所发电能并网销售收入为第一还款来源。村级光伏扶贫是利用贫困村荒山荒坡、工业废弃地、农业大棚、鱼塘水面,采取农光、渔光、牧光、林光互补等多种形式,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

4.3 积极建立金融助推扶贫机制

拟在信阳建立普惠金融示范县,发放小额信贷,以贫困户和带贫农业龙头企业为扶持对象,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建立“政银联动、风险共担、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金融助推扶贫机制。

4.4 渠道、网点、服务下沉增强金融获得感

践行“深耕河南 打造农村金融服务新标准”的理念,实现“网点下沉、服务下沉、渠道下沉”,通过努力构建县域支行、乡镇支行、惠农服务点“三位一体”服务网络,真正帮助农村居民实现“服务不出门、取款不出村、户户有授信、村村有网点”的目标,提升农村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一是扩大布设惠农支付服务点。拟在信阳现有31个惠农服务点的基础上,两年内再开业100家,覆盖服务150个以上的行政村。二是改善农村金融支付环境。扩大发行“中原惠农卡”和“惠农宝”定期存款产品,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支付结算的同时,实现理财、小额贷款、缴费及财政补贴代理等金融功能,减免多项办卡、转账、取款等手续费,享受金卡优惠费率和智能靠档计息利率待遇,让农村居民切实感受到中原银行惠农助农的实惠。三是推行“电商+金融”服务模式。建设“中原银行-乡邻小站”,提供“电商+金融”一站式网络购物、快递收发、快捷缴费、小额现金支付等助农金融业务,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金融工具,方便广大农村居民办理网上支付结算、购买理财产品、申请小额贷款等业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5 对金融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5.1 确定金融扶贫专业的金融机构

即,将金融扶贫的主要职能落实到专业的金融机构(并非一家,也不是单独成立金融机构,而是相对集中在哪几家银行,或者在某一区域确定一家银行),明确其扶贫的主体责任和职能,其他金融机构则可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参加。同时,国家要对金融扶贫机构给予明确的责任豁免政策、贡献奖励政策,国家财政对承担政策性扶贫任务的银行机构给予贴息和风险补偿,以及减免税收和提高不良贷款拨备率,以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5.2 进一步完善国家金融扶贫政策的可操作性

比如,进一步完善国家层面的金融扶贫政策,对金融机构扶贫贷款优惠利率、贷款期限、拨备提取、不良容忍度、核销政策、责任追究等做出明确规定;比如,进一步明确贫困县、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基本公共服务类项目落地政策和具体操作流程及规则,使得这一政策具有可操作性;再比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金融扶贫工作应承担的责任、任务和配套支持措施,健全贫困地区企业、贫困户信用体系、资产评估以及处置体系,等等,多方面保证金融扶贫的可持续开展,以保证脱贫工作的可持续。

5.3 提高无偿拨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国家或地方政府可与金融机构合作,将这类资金变为多次周转使用的信贷扶贫资金,达到精准扶贫和持续脱贫,防止脱贫后又返贫,确保扶贫资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5.4 健全国家级财政扶贫担保机构和风险补偿机构

金融扶贫最大的瓶颈是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目前,各地虽然也建立了自己的担保公司和风险补偿机制,但是规模小、能力弱,担保范围和风险补偿范围很小。要调动金融机构的扶贫积极性,关键问题是要解决担保和风险补偿问题。建议在财政部门建立国家级扶贫担保公司和风险补偿机构。

5.5 金融扶贫要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一是加大金融知识、致富信息宣传,以送服务、送知识、送信息、送培训到村到户,着力提升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加大国家金融扶贫政策宣传,让贫困地区群众切身感受到金融资源和扶贫政策的有效利用对自身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激发扶贫对象的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充分发挥驻村干部深入农村、贴近农民、熟悉金融工作的优势,帮助村寨理清发展思路,让农户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有本“明白账”,明确脱贫致富的重点及方向。

5.6 国家要鼓励金融机构“向下”发展

没有金融机构网点的下沉服务,贫困地区群众就缺乏金融安全感,感受不到“金融效能”的存在,更不能放大金融扶贫的社会效益。但向下设点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成本很高,因此国家应出台鼓励政策,激励金融机构向下发展,同时加大金融安全保障力度,促进基层金融机构稳健运营。

猜你喜欢
信阳惠农金融机构
科普惠农 晋农优选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退休干部的惠农情怀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信阳诗群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赤子心 信阳情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信阳茶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