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股份公司财务危机成因与对策研究

2017-12-26 21:36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何洋洋
财会通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北大荒困境财务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何洋洋

北大荒股份公司财务危机成因与对策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何洋洋

研究农业企业的财务困境对于提高农业企业的财务业绩,促进农业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内外部原因,分析北大荒股份公司财务困境形成原因,进而针对北大荒股份公司的财务困境提出应对措施,并予以评价和进一步思考,以期其经验和教训对同类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农业公司 财务困境 公司治理

一、案例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不能忽视的矛盾。想要改善“三农”问题,促进农业行业的发展,关注农业型企业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研究农业企业的财务困境对于提高农业企业的财务业绩,促进农业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北大荒财务困境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合理评价农业型企业的投资价值,并根据相关财务或非财务信息的变化,提前预知上市公司是否会陷入财务困境,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遭受损失;另一方面,有助于农业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管理,防止其经营业绩的巨大波动,有助于上市公司分析其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提高公司管理水平,避免陷入财务困境。

二、案例简介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荒”或北大荒股份)作为国内著名的农业型企业,是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独家发起,经国家经贸委(国经贸企改1998775号)批准设立的股份公司。北大荒是中国农业型企业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个上市公司,此外北大荒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传统特色的国有企业。2002年,北大荒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场价值曾被投资者极度看好。北大荒股份从2002年上市开始,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公司的经营规模、主营业务和财务状况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公司自从2008年开始在多个领域进行多元化投资,公司的经营业绩就开始恶化,尤其是其子公司的经营副业,包括米业加工、纸业生产、麦芽生产和化肥生产都在开始亏损。但是在以后的年度公司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公司业绩继续恶化,直至2012~2013年公司副业的亏损侵蚀了公司主业的盈利,最终导致公司连续亏损,陷入财务困境。

三、北大荒财务危机形成原因

(一)外部原因

(1)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宏观经济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产品出口变动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农产品的出口数量越大,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大,农业企业也因此获得更好的经营业绩;二是通过农产品的价格指数对企业销售收入的影响,农产品价格越高,在同等条件下,企业会获得越高的毛利率,从而获得更高的盈利。

总体来看,农业作为略微迟延的顺周期的行业,农业的发展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农业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断变化的。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初期,农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大于宏观经济对农业的影响,而随着一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将会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开始进入GDP增长放缓的阶段。农业生产总值增长也随之发生变缓。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农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也越来越依赖于经济的发展。

(2)农业行业的不稳定性。农业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的脆弱行业。北大荒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型企业,其经营业绩受到农业行业本身不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财务分析中也看到,从上市开始,北大荒就很难保持稳定的财务业绩表现,其经营利润、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经常在不同年度间变化巨大。

由于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局限,农业行业经常呈现很明显的周期性反应。农业行业的周期变化会造成粮食等作物的产量的不稳定性。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经常出现旱涝同年,造成农业产量极度不稳定。农业产出的不稳定性也会造成农业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因此,由于农业行业本身的周期性,会导致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供给的波动,从而造成粮食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变化,在微观上会直接影响北大荒的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

除了农业行业周期性对农产品的生产的影响。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同时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农产品进口的增加。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从2002年的102亿美元,快速上升到2015年的1945.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1.5%。农产品进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极大震动了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让国内农业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形势,从而很难创造较好的经营业绩。

(二)内部原因

(1)盲目扩张,多元化失败。首先,北大荒的盲目扩张体现在2009~2011年企业负债、资产和销售规模的大幅度扩张。北大荒的财务状况从2008年开始就在下滑,没有从企业内部寻找原因,而是试图通过增加销售和生产规模来改善企业的财务业绩。但是,粗放的管理模式和盲目的扩张反而使企业的财务业绩进一步恶化,尤其是2010年企业采用了极为激烈的经营措施,大幅度增加生产和销售规模,企业的利润非但增加,反而积累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给企业资产管理留下隐患,从而为2012~2013年连续两年的巨亏埋下祸根。其次,北大荒的多元化也存在问题。北大荒股份成立之初,公司主要营业收入即来自于公司旗下的16家农场的种植业收入和浩良河分公司的化肥销售收入。然而到了2011年,公司的业务已经扩展到农业、加工业、流通业、地产业和金融业五个行业。北大荒的多元化战略是失败的,北大荒没有对公司风险进行有效、系统的识别评估,从而使得其投资非常低效率,造成大量亏损。

(2)公司治理结构缺失。“一股独大”是中国国有上市企业的普遍特征,北大荒股份也是如此,从上市之初,其最大股东就是北大荒集团。“一股独大”导致公司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限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其缺失导致大股东可以为所欲为枉顾投资者的利益。“一股独大”,一方面造成上市公司向母公司进行利益输送,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大多数国有企业在上市之初,都是通过将优质资产从集团公司中剥离出来,并作为一个新公司进行上市。这种人为的剥离不仅造成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的密切关联方关系,也使得集团公司的资产质量下降,因此需要从上市公司获取利益。另一方面,“一股独大”也会造成公司管理层制定错误的发展战略,从而使公司陷入困境。北大荒的盲目扩张的失败的多元化战略,均因为企业错误的发展战屡所致。

(3)内部控制失效。2012年起,在有关监管部门的要求下,北大荒股份出具了内部控制报告,并由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意见。2012年和2013年,瑞华会计事务所均对北大荒股份出具了否定意见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制约和监督管理层的生产经营决策有着重要作用。健全的内部控制有利于监督管理层的生产经营决策,最大限度地确保企业投资经营决策的合理性。而当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时,契约各方的委托代理关系冲突难以得到恰当解决,出现风险评估程序未能及时识别企业经营风险或财务风险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控制活动不当引发企业资产受损,但是信息沟通未及时把相关信息报告给责任人,从而导致部监督缺失导致困境危机愈演愈烈。总之,当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时,公司更可能面临财务困境问题。

四、北大荒财务危机应对措施

(一)重大资产重组北大荒股份陷入财务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旗下工业子公司经营不善,连年发生亏损。因此北大荒应对财务危机的直接措施就是通过停产、资产重组等方式,从源头制止亏损。其中最重要的资产剥离是对北大荒米业公司的出售,在北大荒所有亏损的公司中,北大荒米业是亏损最为严重的公司。2014年4月公司完成了北大荒米业的股权转让工作,将公司所持北大荒米业公司的98.55%股权出售给控股股东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出售时,北大荒米业公司经审计后的股东权益为-36708.09万元,此次出售作价6161.37万元。通过这次资产重组,使得北大荒股份摆脱了北大荒米业的负资产和连年亏损。上述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大幅度减轻北大荒股份公司了公司经营压力,并改善了北大荒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集中发展主业经过一系列资产剥离后,除了在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少量投资,北大荒的主要产业只剩下种植业。为了开创新的盈利方式,公司开始重新一系列其他方式来进行新的业务整合。2015年12月31日,为了进一步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北大荒公司用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粮油加工厂的债权及部分现金,购买友谊农场建设完成的农机库房及其他附属设施和水泥晒场。此次交易完成后将有助于改善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农业机械管护条件,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2015年11月19日,北大荒通过其持股子公司——黑龙江北大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北京佳沃龙江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智恒里海(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佳沃北大荒农业控股有限公司。佳北控股将致力于打造从基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以着力打造安全、放心、高品质的高端民族品牌为己任,抓住大米市场高端品牌产业链的商机,加工生产高品质的大米。公司通过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旨在弥补公司在市场营销、产品经营方面的不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带动公司有机绿色农产品的种植业务。2014年8月15日,北大荒公司以浩良河化肥分公司部分资产与鹤岗市京港选煤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生产和销售尿素、缓释肥、有机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等业务。此次资产重组是对浩化分公司进行体制改革的一次尝试,实现资本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善管理经营水平。在这三次投资中,对友谊农场的机械设施收购主要是为了保障粮食的生产,提高公司在种植业的业绩表现;通过与成立佳沃北农业控股公司,可以将联想佳沃集团现代企业管理优势以及互联网技术优势与北大荒及九三集团土地资源相整合,充分利用合资方先进的管理和互联网技术,开拓公司在农产品加工业的新局面;对浩良河化肥厂的投资,也可以提高化肥厂的生产管理技术,节约成本,减少亏损。

(三)加强内部控制北大荒陷入财务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公司内部控制严重缺失,且公司2012年和2013年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否定意见,因此北大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自身内部控制。2012年,针对旗下子公司管理不当的情况,公司按照基本规范要求和配套指引要求,建立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等55个内控制度。包括子公司治理结构和各项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以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并要求各分、子公司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部门职责权限,定岗定编,明确岗位工作职责,编制《岗位职责说明书》,做到不相容职务实行岗位分离,形成各司其责、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有效内控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2013年,公司修订完善公司章程等公司治理制度,规范公司及子公司治理结构和各项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同时,公司还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管理流程;最后,公司着手建立内部控制激励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并组织贯彻落实,以保证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按内控规范要求建立,健全有效。

(四)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北大荒陷入财务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即高级管理人员的失职。为加强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使员工切实以企业利益为先,2015年北大荒通过了员工持股计划,该计划决定,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外部董事)、监事(不含外部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业务员以上管理人员,合计不超过64人,可以持有不超过公司总股份10%,资金总额不超过391.21万元。截至2015年11月30日,公司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方式完成该次员工持股计划股票的购买,共购买公司股票274000股,购买均价14.273 元/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15%。员工持股计划不仅可以激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以公司利益为先,对于改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也有重要影响,对北大荒的长期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五、北大荒财务危机应对措施的效果及评价

(一)北大荒应对财务危机措施的效果经过北大荒股份2014年的资产重组,公司的资产负债规模均大幅度下降,总资产从2013年的138.53亿元下降到2014年的82.29亿元,总负债从2013年的88.61亿元下降到2014年的25.90亿元,因此所有者权益大幅度上升,且超过公司2009年陷入财务危机之前的状况。公司的净利润也从2012年亏损3.18亿元和2013年亏损5.10亿元,到2014年盈利了7.23亿元,成功扭亏为盈,摆脱可能被退市的风险。企业净利润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企业营业总成本从2003年的98.26亿元降低到2014年的49.64亿元,且公司的投资收益也从2013年的0.0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88亿元,这些项目的变化正是北大荒资产重组的直接变化。北大剥离了公司副业中的子公司后,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已及相关费用都降低了,从而使公司只剩下盈利的主业,因此将公司的利润大幅度提高。

(二)北大荒应对财务危机措施的评价2014年,公司的净利润从2012、2013年的连续亏损到2014年公司盈利7.23亿。因此,单从北大荒股份在2014年的财务业绩表现上,北大荒股份应对财务危机的措施是成功的。综上所述,只要北大荒股份能够成功剥离不良产业,2014年北大荒股份这样明显的业绩大逆转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北大荒亏损的直接原因就是公司副业的亏损,侵蚀了公司主业的盈利,造成了公司整体的亏损。事实上,公司的主要产业——种植业,一直保持着很好的盈利能力,是公司主要盈利的来源。值得注意的是,北大荒对不良资产的剥离,主要得益于其集团母公司的大力支持,2004年北大荒集团以6161.37万元购买了当时已经负资产的北大荒米业公司。因此,北大荒能够摆脱财务困境的最主要原因是集团公司承担了北大荒股份在副业上的经营失败。

2014年,经过资产重组后的北大荒股份,除了在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少量投资,其主要盈利方式与其2002年上市之初的盈利来源是基本一致的。因此,2014年北大荒股份选择通过资产重组来摆脱财务困境,相当于将其从上市之初13年的发展过程全盘否定。因此,北大荒股份通过资产重组在2014年扭亏为盈,就是真正成功应对了其在副业上的经营失败,走出了财务困境。准确地说,北大荒股份只是成功逃离了财务困境,将自己的经营失败转嫁给了集团母公司。但是除了资产剥离,北大荒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继续发展主业。一方面,通过对友谊农场的机械设施收购,来保障粮食的生产,提高公司在种植业的业绩表现;另一方面,通过与成立佳沃北农业控股公司,可以将联想佳沃集团现代企业管理优势以及互联网技术优势与北大荒及九三集团土地资源相整合,充分利用合资方先进的管理和互联网技术,开拓公司在农产品加工业的新局面。此外,公司还通过与鹤岗市京港选煤有限公司的合作,来改善浩良河化肥厂的盈利水平。其中佳沃北农业控股公司和合资公司的成立,均是在此前经营失败的教训下,通过引入具有先进管理水平的企业作为合资方,来提高新设立公司的盈利水平。因此,这些新的投资是否能够给公司带来新的盈利,是北大荒能否真正走出财务困境的关键。此外公司也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和执行员工持股计划等措施,来改善公司之前粗放的管理,有效的管理水平也是企业保持长期盈利的关键。

[1]李心合:《财务失败及其预警》,《财务与会计》2007年第24期。

[2]卢兴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实证研究》,《财会月刊》2006年第1期。

(编辑杜昌)

猜你喜欢
北大荒困境财务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跟踪导练(一)
困境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本期新闻图片
——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