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

2017-12-27 11:11姜春林��
考试周刊 2017年47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姜春林��

摘要:核心素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跨学科性方面,在语文学科中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四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教学主要是为了育人,因此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就体现在育人价值方面,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育人方式比较独特,这也是其实质内涵的体现。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一、 引言

2014年4月24日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成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总体目标的基本保障,是制定新课标的核心依据,符合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发展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应对教育转型带来的挑战,最关键在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当前在发展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核心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关系以及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

二、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能力以及文化传承能力。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如下: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最本质的要素,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语文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始终建立在学生语言素养的培训基础上,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不断学习和发展。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语言的运用能力,通过语言的运用来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与认知,而且还可以通过语言运用与构建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

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也是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责任与使命之一。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语言与思维之间的联系。只有在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够构建语言、运用语言,语言在运用和构建过程中,还有利于提高和发展思维。语文教育需要在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实现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高中阶段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关键在于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从本质角度上进行分析,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际上就相当于文化的一次深刻变革,语文属于母语学科,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育实际上就是建立在汉语文化的基础上,传播和不断理解人文文化的过程,语文教育需要转换各种文化,实现对文化的不断认同、适应和同化以及融合,实现对传统文化和多元化文化的深入理解,进一步延伸出新的健康文化意义,进一步提高文化的价值,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素养,不断积累文化知识,同时也进一步发展精神和生命。

三、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一) 培育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高中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来进行的。要注重开展语言知识的渗透教学,同时还要注意培養学生的语篇识解能力和语篇评价能力。而且合理选择课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和素养运用等能力。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而且不同的文体需要的语言能力也都不同,这些都需要学生积极的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方面也要采取多元的方式,比如写作,演讲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 培育学生思维发展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参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在阅读的同时思考文本的意义,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本文对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有怎么样的帮助。在写作过程中要对自己的写作框架进行构思,对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行梳理,这些在动笔的过程中就比较顺畅,能够顺利完成作文。同时,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过程也离不开思维逻辑的发展,这些都要大脑经过思维能力的锻炼才能够完成。所以,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思维能力的运用,提高语文的核心素养。

(三) 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首先,要将现代取向和传统价值观相融合,实现高度统一,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与现代性之间的联系,要综合性的看问题,不能忽略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所具备的深厚底蕴,和民族在文化认同和民族理想诉求的部分,同时也要避免由于民族自恋文化的过度滋生而出现极端现象。其次,要实现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感的自然融合发展,要从广阔的角度看待文化的发展和完善,了解文化所具有的内部结构和思维特点,始终坚持人类的和谐发展和共同进步思想,我们国家根本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特点,我们不能自尊自大,要站在国际的角度公正的看待问题,但是切记妄自菲薄,崇洋媚外。最后,要将文化共性和鲜明个性实现统一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文化之间的共性整合,充分尊重文化中的差异部分,弘扬文化的鲜明个性,将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实现融合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 结语

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培育路径。前文中提到的高中语文四大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各具特色,相互之间不可分割,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选择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方面,也要综合性选择,根据不同侧重点选择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 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

[2] 黄四琳,左璜.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6).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