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翻译中的文化空缺弥补策略

2017-12-27 02:37张传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关键词:翻译

【摘要】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对等理论为支撑,对谚语翻译中文化空缺的现象进行了探究,进而针对汉英谚语翻译中所存在的文化空缺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弥补策略,以期弱化这一问题。

【关键词】翻译 文化空缺 弥补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19-01

一、文化空缺的定义与背景

根据王秉钦的定义,文化空缺指“某一文化中所存在的特有内容无法为来自其他地区或国家的读者所领会,并最终导致对于源语的错误理解或文化属性缺失”。

一般而言,谚语主要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的独特性则决定了各个不同区域必然会存在不同的文化习俗与表达习惯。因此在进行跨文化跨地域翻译时易产生一定的翻译与理解隔阂,即在一个地区易于理解且广为人知的某一认知在另一地区却鲜为人知。由此所造成的现象在翻译时间中称之为文化空缺。因此,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面对类似的文化空缺现象就需要我们运用适当的弥补策略来填补这一文化空缺。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在谚语翻译过程中,运用哪些文化空缺弥补策略是恰当的?

二、谚语翻译中的文化空缺弥补策略

根据尤金奈达的理论,在翻译过程中,补偿是为了弥补将源语言的语言形式改为目标语言形式造成的语义损失。因此,根据其说法,在谚语翻译方面,文化空缺弥补的意义主要在于弥补词汇空缺和填补文化形象损失两个方面。例如,谚语“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是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即便翻译成英文,其含义也很显而易见。然而,作为中国的传统测量单位,“厘”和“里”的表达对于目标读者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在“马后炮”,“一着不慎,满盘等输”等其他谚语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文化空缺。根据奈达的理论,相较于词汇的缺失,文化形象的缺失更为普遍。例如,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说,“就是婶子见‘生米做成熟饭,也只得罢了”。这里,谚语“生米做成熟饭”表示某事已经完成,无法再改变。上述谚语含有一些只能由汉语母语人士理解的文化形象。因此,若直接字面翻译为“大米已经煮熟”,可能会导致目标读者误解这一谚语。对非汉语文化背景的读者而言,米饭已经煮好应该是一件好事。因此,目标读者便会进一步好奇为何王熙凤会感到不开心。“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 是西方国家的一个知名谚语,指的是即使是最伟大的人也会犯错误。不过中国读者可能并不知道荷马有多么杰出,这样一来该谚语中的生动对比也就无法被中国读者所感知。

以上的一些典型例子显示了翻译过程中可能会困扰译者的某些障碍。然而,在实践中,翻译者需要更为有效的方法来弥补文化空缺。因此,在补偿策略方面,本文将根据奈达的动态均衡理论讨论四种常规弥补方法,即:语境放大,适应,解释。

(一)语境放大

作为翻译方法的一种,语义放大通常用于确保谚语的含义能够清晰地表达给目标读者。此外,该方法还有助于保留目标语言读者的原始文化形象,同时补偿目标读者的文化缺失,使他们能够流畅连贯地了解源谚语,而无需进一步阅读。我们可以通过将扩展信息添加到目的语文本中来实现更多的语义功能。例如,英文谚语“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在经过语境放大后,译者可以将源语的语境赋予目的语汉语的内涵,经过比较对比后可以发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较为合适。源语谚语仅关注了鸟类而未提及人类。显然,目的语通过对疑问添加“人以群分”的属性对源语进行了语境的放大,达到了通俗易懂的效果。在先前的研究中,有学者建议通过使用完全相同的文化形象进行翻译。这种方法的指导原则是,一种语言中的相似含义应在另一种语言中实现共享。因此,翻译者不应剥夺目标读者感受源语文化的机会。语境放大后的谚语翻译一方面可以提供源语言的隐含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妥善的放大源语谚语所包含的文化意象。

(二)适应

我们注意到,某些谚语的含义或形象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难以表达,而与此同时,直译的方法也几乎不能被目标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因此,与逐字翻译相比,更重要的是揭示源谚语的实际含义,这需要更灵活的翻译方法。而适应性翻译作为翻译方法的一种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适应,也称为意译,意味着翻译者无需强调谚语的结构和形象,而应该把原谚语的意义放在首位。以谚语“东施效颦”为例,若翻译为“东施模仿西施”可能会使得目的语读者感到困惑。相应的,英语国家的一句谚语就是“Beaut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上述英文谚语是英文读者可以理解的。因此,在将上述谚语翻译成中文时,将其译为“情人眼里出西施”更合适。通过使用这种翻译方法,“东施”与“西施”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文化空缺便能够得到妥善弥补。

(三)解释

解释指在翻译源谚语时,对目的语添加必要的注释。该方法可以揭示原作者的真实想法,而不受页面空间的限制。因此,翻译者可以提供源文化的必要信息,目标读者也可以更多地了解源文化。简而言之,解释作为翻译方法的一种不仅填补了词义,句意,同时也能够将语境意义联系起来。

以著名的中国谚语“东施效颦,贻笑大方”为例,我们可将其翻译为“Tung shih emulating His shi, which is not authentic but rather tedious”。中国读者可能对该谚语很熟悉。不过,从英语国家读者的角度来看,如果沒有对源谚语加以解释,相应的语意背景必然会缺失。以下为对该谚语的部分内容进行解释之后:His shi was a very famed beauty back in Yueh(ancient kingdom), Tung shih, however, was an unattractive girl who tried to emulate her ways. 上文的补充说明可以帮助目标读者(TL)充分理解文化背景及其相关知识,从而缩小甚至消除文化空缺。

作者简介:

张传钰(1990.08—),男,江苏连云港人,汉族,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翻译。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浅谈汉语颜色词的解析及英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