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职业心理与职业心理教育的关系研究

2017-12-27 11:29苏娅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关键词: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摘要】职业心理教育和心理教学课程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在现阶段职业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对两者的内在含义进行混淆,不利于高职学校职业化水平和职业教育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对对高职生职业心理和职业心理教育的关系研究作为着手点,对高职院校如何实现高职生职业心理教育进行深入的探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职业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 关系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252-01

前言: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教学基地,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各种政策的下,实现了快速发展,高职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软实力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并没有差多少,但是高职学校在社会地位以及高校阵营中始终处于示弱的地位上,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学生本身的职业心理与职业心理教育不对称。基于此,地高职生职业心理与职业心理教育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势在必行。

1.高职生职业心理分析

心理上的诉求能够为人们的社会行为以及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近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政府的支持下实现了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質量实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高职学生也实现了增加,但是当前发展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中的职业心理教育不到位,导致高职生本身的职业心理较弱,对于本身所选择的职业没有明确的定位。根据对某高职学校学生的调查显示,该高职学生学生中对自身学习的专业并没有较大的自豪感,许多学生来该校都是家里人帮助选择的,一些人甚至对学习的专业非常不喜欢,这样的职业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对其心理接受度以及知识的学习水平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另外通过调查结果能够反映出当前的高职学生对学校以及专业并没有较高的归属感,虽然会收到后期职业心理教育的影响,但是当前发展中呈现出较大的离散性,对高职学生的发展以及教育上存在极大的消极性影响。

在对高职生进行调查过程中,其中针对高职生的价值取向有一项调查,对某高职学校100名学生进行调研,询问其毕业后的价值取向,其中将近90%的学生选择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或者直接就业,仅有11%的学生选择继续提升学历。这一调查结果更加直观的体现了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而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当前发展过程中,高职生在学习时更加偏向于对技术方面的学习,针对所学习的技术不同,高职学生在心理上已经形成较为明显的职业定势,在学习中对专业化的技术知识都非常关注,而针对文化知识方面的关注水平较低,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对技术和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同,其中存在着偏颇。

2.推进高职生职业心理水平提升的重要策略

2.1促进职业心理教育逐渐向系统化发展

实现职业心理教育需要长久的坚持,在这一方面,为了保证职业心理教育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必须针对其建立完善的职业心理教育体系。首先将校园文化高中院校的职业教育创新性的融入到一起,并且需要对其进行人文关怀以及成长上的关爱,通过分层式的教学职业心理教育方式促进学生职业心理的有效强化;根据职业心理教育的要求实现相应体系的有效构建,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对学生的普通心理进行分析,实现与职业心理的有效结合,为学生职业心理的形成奠定重要的基础。

2.2将职业心理教学融入到基础教学中

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制度上来看,每一个高职学生在其中的职业心理都随着教学的深入而出现一定的变化,许多学生在教学结束后其本身的职业心理价值观都出现了变化, 虽然这样的变化是学生在接受教育后出现的自主性变化, 但是高职学校有义务为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发展变化提供优质的环境,并创造有效的条件,引导高职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职业心理。例如,某高职学校创新性的设计了心理教育工程,通过有效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在逐渐的学习和引导中逐渐走出自身的困惑,逐渐找回信心,为高职学生养成正确健康的职业心理奠定重要的基础。

另外在通过职业心理教学过程中,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现高职生职业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例如针对刚刚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进行初期的心理教育,促使学生回复自信,其次在针对入学时间较久的学生通过教育增强学生的信心,最后通过职业心理教育,促进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爱,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

3.结语:

总之,要想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上的有效提升,必须在高职院校积极实现职业心理教育的开展。通过高职院校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有效促进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的健康化,在逐渐的实践和交流过程中,促进高职院校逐渐形成完善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促进高职院校内在教育质量以及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晓玲, 邱开金. 高职生职业心理与职业心理教育的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 2008(5):1255-1257.

[2]林冰. 高职生专业承诺、职业自我效能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3]周海英. 某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 山西医科大学, 2014.

[4]龚民, 李烺, 谢曼君. 网络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1(3):194-195.

作者简介:

苏娅(1983.08.04-),女,蒙古族,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三代人的建议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