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Java EE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

2017-12-27 11:29刘文杰王海彬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

刘文杰 王海彬

【摘要】针对Java EE课程“课时少、内容多、实践强”等特点,提出一套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课内授课/讨论”与“课外观阅/实践”相结合。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慕课 翻转课堂 Java EE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239-01

1.引言

在多数高校,Java EE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为高年级学生,因其实用性和企业认同度而受到学生的偏好,成为实质上的“必修课”。但由于内容较多,其选修课性质也决定了其课时的有限性,导致教学内容无法深入,教学效果与期望相差甚远。

翻转课堂最早由两名美国教师伯尔曼和萨姆斯提出,其主要思想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学习决定权从教师转交给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网上视频,课堂时间用于沟通交流。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1, 2]。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将传统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转移到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学习者在这个虚拟教室里自由学习[3, 4]。它最大的特点是易于使用、覆盖面广、资源丰富、支持自主学习等。

2.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Java EE课程实践

2.1问题分析

翻转课堂翻转的不仅是教与学顺序,还有效果评估机制,这带来了两个问题:(1)学生课外看视频效果如何把握?(2)如何减少教师大量视频制作的工作量?慕课虽然提供了便捷的获取知识方式,不过其缺陷在于教师不和学生直接接触,缺乏有效的互动。然而,“慕课+翻转课堂”两者模式结合,恰好可以优势互补,尤其对于课时有限而实践内容较多的课程。

2.2 Java EE课程实践

按照教学计劃,Java EE课程教学内容包括:Java EE平台基础、Web编程基础、JSP/Servlet编程、Struts 2框架与开发、Hibernate框架与开发、Spring框架与开发、Java EE多框架整合开发等;课时为32学时,具有“课时少、内容多、实践强”等特点,传统授课模式难以完成教学内容和预期目标,学生也很难实质性提升编程能力。因此,我们借助慕课和翻转课程的思想,探索了一条“课内授课/讨论”+“课外观阅/实践”教学模式。

(1)慕课平台选择

中国大学MOOC(慕课)是国内高校教育资源的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提供了北京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等 200多所知名学府和机构的上千门精品大学课程。因此,我们选择它作为课外实践平台。学生通过 “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163.org/)注册学生账户;教师通过学校云(SPOC)注册教师账户,并建立自己的在线课堂。

(2)课前准备

借鉴翻转课堂模式,教师提前将每次课程内容制作成2-3个“短视频”,供学生课前观看。为了减轻工作量和提升视频质量,我们一方面通过课题组教师分工协作,各自完成部分板块的内容制作;另一方面陪伴研究生助教,通过平台收集课程相关优质视频资源,供任课教师参考。课前视频准备好后,教师会提前3天发布到“JavaEE在线课堂”上,并通知学生通过icourse观看,做好学习笔记和问题记录。

(3)课堂授课与讨论

为了防止部分学生视频学习效果不佳,课堂环节我们进行部分改进,即采用“授课+实践讨论”模式:每节课分为“20分钟视频知识点回顾”、“25分钟讨论交流”两部分。本次课结束时,教师会布置一些编程题作为课后作业,另外也会根据需要提供案例录播视频供参考。

(4)课外观阅与实践

该环节要求学生对课后作业进行编码实现,并约定2天内通过iCourse讨论区提交截图。此外,任课教师还会根据课堂讨论中一些话题和课后实践作业,通过SPOC发布文字或视频,供学生阅读、观看或讨论。

(5)课程成绩考评

课程成绩由“课堂成绩30%、课外实践30%、期末考核40%”组成。课堂成绩考核课堂得到勤、纪律、讨论表现等;课外实践借助iCourse平台,考核学生课前视频观看、课后实践完成、以及话题讨论等;期末考核考查学生模拟项目开发能力,要求提交软件产品、课程设计报告,以及产品演示的录制视频。

2.3 实践效果分析

我们对本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3个专业进行了课程改革试点,结果显示:90%同学表示教学效果良好,编程能力有明显提升;10%的同学表示不太适应新模式。总体上看,该教学模式对学生整体动手能力培养是十分显著的。

3.结论

针对Java EE课程“课时少、内容多、实践强”等特点,我们借鉴慕课和跳转课堂的教学思想,探索了一条“课内授课/讨论”+“课外观阅/实践”新型教学模式。从课程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解决了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的普遍问题。另外,该教学实践经验,对其他计算机类课程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Lage M J, Platt G J, Treglia M.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2000, 31(1):30-43.

[2]杨春梅.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 江苏高教, 2016(1):59-63.

[3]龙俊浩,吴爽. 浅谈慕课如何推动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2):54-57.

[4]李斐,黄明东. “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猜你喜欢
慕课翻转课堂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