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018-01-01 15:13王永兴
关键词:英语课程基础教学内容

王永兴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一、行业英语的含义和发展

行业英语,也叫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 ESP),与EGP 对应存在。行业英语是一种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职业英语,是针对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等领域的专业需求为基础的一种实用型英语教学,比如物流英语、汽车英语、酒店英语、旅游英语等。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高职英语教学被分为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两个教学阶段。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也基本采用的是“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即在基础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行业英语课程。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10版)中,强调了高职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新的教学要求的显著特点是把旧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版)中的“专业英语”改为“行业英语”,要求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突出了行业英语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现阶段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英语教学和行业英语教学围绕同一教学目标,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行业英语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场应用为主旨,真正满足了高职教育的要求,只有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行业英语教学,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为用人单位培养出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基础英语教学和行业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又存在很多不同之处。由于忽视了两者既紧密相连又互有区别的关系特点,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都存在基础英语教学和行业英语教学相脱节的现象。结合自己所在学校行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周边院校行业英语开设情况来看,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规范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是2+1的教学模式,即在第一、第二学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在第三学期或者第四学期根据各自行业需要,开设行业英语课程。也有部分院校不开设行业英语课程,只是把基础英语教学作为唯一的英语教学内容。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各系英语课程开设不一致。例如,经济管理系在第一学年开设基础英语课程,部分专业在第四学期开设相关行业英语课程。电子工程系不开设基础英语课程,而是根据各专业需要,在不同学期自行开设行业英语课程。这就造成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脱节,课程设置没有一体化设计,其整体连贯性、内容系统性差,缺乏与基础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与过度,不利于在行业背景下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教学内容不完善

在部分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仍以基础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课堂上所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需要不相关,体现不出行业特色,缺乏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致无法满足就业需求。同时行业英语教材与专业需求脱钩。目前适合基础英语教学的英语教材非常齐全,能够满足高职基础英语教学需要。但是行业英语教材种类不齐全,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难以衔接。笔者对所在学校开设行业英语的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所接受的行业英语仅是对与专业相关的英语文献资料进行翻译讲解,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就业需求。

(三)教学方法不得当

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英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方法来教授行业英语课程,没有真正建立以“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基础英语教学侧重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记忆和机械操练,忽视了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真正的语言教学应该以课堂互动为基本模式,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关注学生的语言和个性发展。由此可见,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方法不适用于行业英语的教学,应根据行业英语的自身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三、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行业英语教学质量

针对上述目前行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教材编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全面提高行业英语教学质量,从而有效提升高职毕业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水平,尤其是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更好的促进行业英语教学的良性快速发展。

(一)完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教材

行业英语教材需要紧跟市场需求、紧密围绕企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它不同于基础英语教材,既注重语言基础的习得,还兼顾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工作和涉外活动的能力。教材的选择应考虑不同专业的特色和岗位的特点,侧重从职业岗位中选取教学内容,实现工学结合。针对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行业英语教学也应强调以实用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首要目标。为贯彻这一目标,教材内容应突出实用性、交际性和知识性。另一方面,行业英语教材还要体现行业特色,要能代表行业中各个岗位的内涵、需求和发展,所以行业英语教材的开发要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开发过程中,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了解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以及企业对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从而开发出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行业英语教材。

(二)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的行业英语教学新模式

1.规范课程设置

如前所述,目前高职院校中行业英语课程的定位是必修和选修共存,开课内容要根据师资队伍和教学力量而定,课程开设时间更是不尽相同。虽然各院校、各专业在不同学期开设行业英语课程,将其定位为选修或者必修,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还是应该科学化、系统化的来规范行业英语课程设置。根据二语习得规律、学生特点以及课程内容,将英语课程设置为基础英语阶段、过度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将基础阶段教学内容与行业阶段教学内容自然衔接。在行业英语教学阶段,对行业英语课程设置的进行细化研究,比如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如何更合理地分配与衔接,从而更好的促进行业英语课程的开展,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根本目的。

2.转变教学理念

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模式,注重基础英语教学,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理念,忽视了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很多英语教师一直采用“词汇讲解、语法练习、课文阅读和翻译、课后练习”的传统模式,未能有效地达到提升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要实现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的真正融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贯彻“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具备这种涉外工作能力,行业英语教学可以设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模块,以内容为依托,通过项目、任务等多种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自然习得语言。语言能力和行业知识齐头并进,将英语教学与就业需求相结合,突出实用性,以学生为中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3.改革教学方法

以讲授式为主的基础英语教学方法不适用于行业英语教学,应根据行业英语的教学内容特点,选择适合于行业英语的教学方法,创设学习情境,根据学习情境和学习模块的不同,综合使用交际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汽车行业英语的教学中,交际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适用于听力和口语模块;案例教学法适用于阅读模块;项目教学法适用于写作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法之外,还应积极与企业单位合作,制定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行业英语教学标准,教学场地可以尝试从教室扩展到企业的相关部门、宾馆前台、生产车间等真实工作环境。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还可以借助翻转课堂的新兴教学模式,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和手机APP等移动学习平台,构建以师生讨论答疑为主的互动式课堂,激发学习自主性,提高行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在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融合的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英语目前仍然是各个国家在交流与沟通时使用最多的语言。因此,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方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深化高职行业英语改革。在有效提升学生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专业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行业知识,为用人单位培养出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基础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不等式”基础巩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