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出发,共享“混龄”之乐*
——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桃蹊分园混龄园本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2018-01-01 19:07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2期
关键词:混龄园本合肥市

陈 茜 罗 园

(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0001)

寻朴质自然资源,行自主本真教育。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桃蹊分园以“自然景、自由心、自主行”为主旨,不断发展办园特色,开发园本课程,构建“以‘课题引领教研’为抓手、以‘儿童教育儿童’为切口、以‘幼儿一日活动’为依托”的富有特色的混龄园本课程。

一、混龄缘起——突破年龄的思维转变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邻居间缺少交流,幼儿同伴交往的活动越来越少。幼儿出现了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交往经验,适应能力差的情况。然而,幼儿阶段是其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其人际交往能力、社交能力等关键能力形成的奠定阶段。幼儿在与他人(家人、同伴)的交往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知,并不断提升人际交往等能力。因此,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与同龄伙伴及异龄伙伴的交往十分必要。

现行幼儿园根据年龄分类进行分班活动,这种活动形式是分隔和封闭的,阻碍了班际之间交往的可能性及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混龄活动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拓展幼儿的交往空间,扩大幼儿的接触面,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的同伴和方式,让他们在真实的、复杂的、生活化的、开放的、动态的环境中提升自己的社会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技能。

研究表明:混龄活动的组织模式为幼儿创设了更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使得不同年龄段、不同经验与发展水平的幼儿增加多元化互动交流的机会。例如异龄促进、角色换位等,幼儿以适合自己的速度积极地建构知识和经验,学会合作、分享、助人、谦让等社会行为,为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幼儿身心同步成长。

基于幼儿发展的需要,从儿童出发,尊重儿童兴趣,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桃蹊分园开展混龄特色园本课程。

二、混龄模式——课程游戏的专业标识

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更加有效,而且不会感到压抑,模仿内容更接近幼儿的水平。年长的幼儿不但可以巩固自身知识,而且能够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孩子是环境的产物。他们相互引导和学习,自发地掌握这些社交礼仪和文化,自发地进行自我完善。

幼儿是人生最萌动的时期,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桃蹊分园推行“让幼儿动起来,让课程动起来,让环境动起来”的“三动”式的混龄课程模式。从公共活动空间交往的创设,混龄开放性游戏的创设,公共舞台交往(桃蹊艺术村)等点、面、块的架构,为幼儿创设具有开放性、协调性和互补性的交往环境。幼儿在开放的空间里,关注自身需求,充分利用适合自我的学习内容、伙伴,自主地进行学习积累。开放的人际及物质环境可以为混龄幼儿交往提供多样化的环境基础。这有利于培养幼儿间的互惠、互补关系。幼儿在混龄活动中的角色是富于变化的,入园时的小弟弟、小妹妹,可能变成了小哥哥、小姐姐,身份的不断变化促使幼儿不断地接受与适应新的角色,从而获得丰富的成长体验。

三、混龄探索——行思合一的活动实践

(一)以“课题引领教研”为抓手,推动园本课程深化发展

立足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城郊乡村幼儿园混龄活动设计及支持性策略的研究》,聚焦课程,推动混龄特色园本课程不断发展。

教师是课程设置的主人,把主动权交给教师,人人参与,人人当主角,让每位教师带着问题去搜集资料,学习幼儿混龄活动设计与实施相关研究资料和书籍,共同讨论整理,从而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或建议。从幼儿混龄活动入手,让“混龄特色课程”真正走近幼儿。

(二)以“儿童教育儿童”为切口,凸现园本课程混龄特色

1.扩大“社交圈”

在与自己同龄的社交圈里,孩子很难懂得什么是谦让、什么是照顾、什么是榜样……同龄班级里,孩子的个性化差异较小。一个孩子哭了,很可能其他孩子也受到影响跟着哭。而混龄活动里,孩子年龄差异大,个性差异明显。在老师的合理引导下,大孩子会成为小孩子的榜样、主动照顾小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孩子的行为。小孩子得到了哥哥姐姐的帮助,大孩子也得到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孩子们的“社交圈”扩大了,孩子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也能快速得到提升。

2.突破“年龄层”

在同龄班级里,由于年龄差异不够明显,因此锻炼孩子领导力的机会也较少。混龄活动中,当年长幼儿在教年幼幼儿一项工作时,这代表他已经通过自己的方法真正理解了这项工作,更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之前所学的内容。所以,对于年幼幼儿而言,他们是学习者和观察者;对于年长幼儿而言,他们是领导者和守护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幼者的角色不断变化,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3.融入“同伴学”

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更自然有效。对小孩子来说,当看到哥哥姐姐熟练地操作复杂的教具、摆出创意无限的教具拼摆时,“榜样”在心中就树立了起来。小孩子会模仿大孩子的行为。这种模仿非常自然放松,一点不会产生被老师“教育”的感觉。

4.共享“合作乐”

在混龄的集体环境里,孩子们之间更多的是相互合作和学习,自发地掌握这些社交礼仪和文化,自发地进行自我完善。混龄活动中由于孩子年龄不同,经常需要相互配合、互相帮助来完成游戏任务,从而锻炼并增强孩子的合作力与团队意识。

(三)以“幼儿一日活动”为依托,有效实施混龄特色课程

课程的实施是课程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整合教育资源,还要考虑课程内容与学习、生活、游戏的结合,以“幼儿一日活动”为依托,实施混龄特色园本课程,“悦”动幼儿发展。

1.混龄生活活动

混龄“悦”生活,大班孩子走进小班,哥哥姐姐们当起“小老师”,讲解如何穿脱外套,教弟弟妹妹学穿衣服,照顾弟弟妹妹喝水、如厕、洗手等,分享精彩的故事,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弟弟妹妹的关心和爱护。

2.混龄学习活动

混龄“悦”学习,以混龄的方式进行美工活动。大班和小班的伙伴们使用材料与小工具时互相谦让。手工制作中,大班幼儿进行基础构图与后期的装饰,小班幼儿负责简单的揉捏制作,共同合作,共同分享,在多元的交往学习环境中,在开放式的活动中,满足不同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让每个幼儿都拥有全面、自主、富有个性的发展平台。

3.混龄分享活动

混龄“悦”分享,中班和小班孩子进行“玩具分享”。大朋友和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尝试分享自己的玩具。孩子们用自己的智慧,积极表达,结交新朋友,交换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共同感受玩具分享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4.混龄游戏活动

中班的哥哥姐姐带着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看图书,主动讲故事,弟弟妹妹们听得津津有味,还相互讨论故事内容;哥哥姐姐们当“小老师”,教小朋友做手工,弟弟妹妹们学得认真,做得有模有样;大小朋友一起“搭房子”“建大桥”,进行建构游戏,享受混龄游戏之乐。

5.混龄运动活动

混龄“悦”运动,在晨间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中,以混龄运动的形式,开放各类活动区域,投放丰富的体育器械,创设具有各种游戏活动的环境,打破年龄和班级的限制,大中小各年龄段的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选择游戏材料、玩伴,自发地与同伴们合作游戏,培养幼儿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以大带小让幼儿体验运动、合作与交往的乐趣。

从儿童出发,共享混龄之乐。在混龄的集体环境里,所有成员,无论老师还是孩子,都是观察者、学习者、领导者和守护者。混龄活动中,孩子们在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相互之间共同学习与合作,自发地进行自我完善,这就是混龄园本课程最大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混龄园本合肥市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送你一盆小多肉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浅谈混龄教育
合肥市包河区语文老师书法作品选登
开展混龄自主体能游戏区初探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