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2018-01-01 18:34黄滟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0期
关键词:道德情操渗透德育语文教学

黄滟

摘要:文字、语句是表达作者感情的工具,整体带有深度思想。在不断改革课程的进程中,每一位老师都不可以忽略语文在德育工作中的关键地位。本文就从不同方面对语文教学中所渗透的德育作出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道德情操;语文教学;渗透德育

现阶段,针对小学语文改革的课程准则中有这样一段说明:强化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和高品质的审美趣味,使之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语文课程教学真正的目的,不能将它作为是一种外在的、多余的任务,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感染力,将德育工作穿插到日常课程教学里。”由此可见,每位老师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并运用正确的语句,从而积累起丰富的词汇量,培养其强烈的语感,拓展整个脑部思维,让他们学会自主认字、写字,懂得如何更好地阅读、写作,最重要地培养了学生与人交流,为人处世的交际力;同样要重视每位学生在品德修养跟审美情趣方面的培养,进一步让学生们养成优秀的魅力个性以及健康的人格,进而使他们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在新课标下将德育工作渗透到语文教学里面去呢,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才会有“潜移默化”的教学功效呢呢?

一、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其品行道德是教学语文质量优劣的评判水准

老师都是学生树立品德的一大榜样。由此可知,作为老师要每时每刻地提醒自己必须要端正自己的素质,规范好自己的操守行为。不单单要重视教学语文,更得重视教学生做人。往大处讲,要让他们懂得爱国、爱人。往小处讲,要让他们学会穿衣打扮,要有正确的言行举止。在每一处,老师都要做好这个表率。孔子就曾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则不从。”由此可见,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都必须要合乎教育法的标准,在每个时间点,都不能忘记调整好自己的举止操守。每时每刻都应该要勤俭谦和,对人要宽厚、仁德、谦逊。为培育下一代祖国的花朵而奉献一生,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二、和谐师生情作为成功教学语文的基础

语文是一门需要流通不停断的思维的课程,同样作为一个复杂、综合性的机构体系。这样的前提下,老师所起的主导性只有跟自己学生们的心理意识相接触,才有可能产生出最强烈的火焰。这样子的教学关系其实就是教跟学之间的一种合作、默契。使得学生们在得到尊重跟理解的同时,在充满爱的环境里积极上进,进而发扬他们自己独特的个性,升华他们每个人的精神力量。由此可知,和谐师生情在教学过程里占着多么关键的地位。

三、准确理解课文,创新教学

实际上,针对学生所进行的品德修养培育都蕴涵于每篇课文里面。因为老师有认真研究过教材的话,就能够察觉出其实在语文课文中真的是有很大学问的。就比如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能够让孩子们懂得一种“感恩”情感。由《白杨》跟《把铁路修到拉萨》等一些文章可以培养学生爱国精神,让他们获得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精神使命。学过《哪座房子最漂亮》以及《小竹排在画中游》文章之后,学生们就能够感受到自己故乡的美,进一步培育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而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以及《火烧圆明园》时,学生们就更加能懂得“爱国”,学会爱国。从《数星星的孩子》跟《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两篇文章,可以让孩子学会很多知识,从而让他们爱科学,并学会创新科学。当然,在语文课本里,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古诗词了,古文、古诗词的教学可以给孩子们更多美感的体会,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必须要懂得历史的重要性,要知道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让那些小学生在语文教育中懂得尊师重道,懂得感恩,要热爱自己的故乡,爱自己的国家,爱护大自然。让他们意志变得更加坚强,知道要勤劳俭朴、宽厚待人。在此基础上,增强他们对问题的认知、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德育事业更好地渗透到语文课堂中,让“小语文”变成人生的“大课堂”。才可以真正地教会孩子们一种正确的思想,才能收获到一点点的希望。在上述那么多充满魅力的课文里,学生们学会了学习,懂得了生活的解读。从而使得语文这一课程慢慢地显现出它的魅力,绽放出它的光彩,从而形成一条自由、民主的赞誉中华美德的路途。

四、凭合作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老师在教学语文的时候,要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来向学生加以提问,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热情的课堂讨论,促使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里取长补短、趋利避害。在潜移默化里,老师让学生逐渐往中心问题逼近,从而找到问题真正对的答案,让他们越来越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始终处在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里。只有这样做,他们才会既学到知识,又获得了思想上的教育。就像讲《桂林山水》这一课文的时候,老师向学生呈现出桂林风景的优美,引导学生更仔细地去欣赏,然后先让学生们自己独立地进行思考,再接着让他们四个人为一小组加以讨论,最终,全班集体进行深入探讨。清楚明白文中每个词、每句话所包含的意义,进一步去理解课文所讲述的内容、思想,知道桂林山的奇、秀、险以及水的静、清、绿,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让他们跟文章作者写作时的思想加以融会贯通,从课文里感受到祖国风景的秀丽,进而间接触发出学生的爱国情,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他们爱国主义精神。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其实并不可以代替整个德育事业,语文仅仅渗透了一丝丝德育。由此可见,语文它表达出来的艺术感充满了德育性,加深了课文整个“含金量”;同样地,也是因为其所表达出来的艺术感,使语文可以一直坚持本质化的品格德性,并养成了完全独立的学科特性。

参考文献:

[1]杨凤枝.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J].江苏教育,2000,(11)

[2]陈兴无.试谈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特点[J].小学教学研究, 1987,(12)

[3]潘秀英.寓思想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J].教育评论,200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情操渗透德育语文教学
浅谈班主任具备的素养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
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探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探讨
浅谈当代大学青年教师的政治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