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分析

2018-01-01 10:53曹蕾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0期
关键词:盈利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也逐渐与金融相融合,推动整个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发生了较大改变,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中间业务的利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盈利

一、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网银、余额宝,手机等移动终端支付的使用。这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不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银行的“吸收存款”功能,而且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延迟支付的功能。因而一段时间内用户的结算资金就将储存在其平台上。此外,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也在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比如支付宝向其余额宝、基金、代理保险等业务分支的扩展。这些扩展就会对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与其形成竞争趋势。在众多竞争新星中对商业银行冲击最为明显的是网上理财,就拿余额宝来说,它的理财产品规模在2014年已经达到15081.47亿元,且处于逐年增加态势。余额寶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在4%左右,显然优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这会使客户更加倾向对网上理财产品的投资。而且像支付宝这一类互联网金融行业,不需要去特定的网点或网上银行进行存款、汇款等业务,它的使用没有时间地域的限制,可以随转随存,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对用户来说更加便捷,省去了中间繁琐的过程。

二、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占比最大的收入就是贷款的利息收入,但网上借贷和P2P的发展对银行的贷款业务带来一定冲击。虽然P2P等网络平台的贷款利率较商业银行高一点,但是它们的门槛较低,主要面对的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因为商业银行对贷款者的资质审查、信用评级较为严格,所以这些客户很难从商业银行中获得贷款,他们就会转向门槛较低的网贷平台。由此可以看出在资产业务中受到的影响较小,受影响的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业和个人贷款。在小微信贷业务方面,那些符合条件的企业依然会选择银行贷款,对于那些不完全符合条件的企业则是银行丧失的潜在用户,也是对银行造成冲击的部分。

三、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的迅猛崛起导致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业务量大幅下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即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构成是由银行卡结算、代理业务、咨询业务等收入组成的。首先,拿POS机和支付宝来比较,POS机的收费要高,而且POS机覆盖面不够广,一些小商店和超市也不会提供POS服务。但对于支付宝来说,其覆盖范围会大得多,无论是大商场周边的小店铺都能支付,而且收费低于POS机。它的低成本、便捷等特点使得用户更容易接受、更乐意使用。其次,对于代理业务的手续费来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些平台扩展了代理基金、保险等业务,由于网络的快捷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通过支付宝等平台购买基金这些理财产品,这就会减少银行手续费的收入。此外像淘宝、京东等这些类似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于更加便捷的网上购物和网上支付,这就会大大减少直接通过现金结算的次数,从而减少了对银行柜台面对面服务的需求。最后金融服务类业务是在传统银行的表外业务重要组成之一,主要是饰演资金中介的功能。可是不管是从融资角度还是支付角度来说,在某些方面互联网金融促进了金融脱媒,导致银行的资金功能不在扮演重要的职能。这就与商业银行形成了竞争形势。

四、对商业银行的客户源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大多数是指在银行开设了账户的客户或者是在未来有可能开设账户的潜在客户。“圈定”客户的传统竞争模式,使得信息不对称、不能共享,这样就使得商业银行只能靠原始积累来吸引和维护客户。而互联网金融却发掘出具有潜在隐性需求的客户,也就是常被提及的长尾效应。长尾效应是指通过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转化,把非主流市场聚集成一个大市场,通过提供个性化产品与服务,赚取被主流市场摒弃的利润。互联网金融很好的利用了长尾效应,抓住了商业银行认为的非优质消费者。根据“二八原则”可以看出非优质客户的数目接近80 之多,从而导致互联网金融的客户数目增增量远远超过商业银行的客户数目。在成本上,由于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会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不再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此,互联网金融就把商业银行认为不值得涉及的非优质客户如个人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等通通纳入服务范围,形成一个较大的市场份额,进而与商业银行争抢客户资源。

五、对策和建议

第一要增加个性化服务,增强用户体验。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极其丰富的个性化服务,非常重视用户体验。传统的商业银行应该优化简化业务办理的程序,可以把一般、常见的业务放在移动互联端,并在风险可控范围内适当降低门槛,扩大客户资源,避免大量的中小客户流向互联网金融。

第二传统的商业银行应该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取长补短,实现双赢。商业银行资金雄厚,有良好的风险管理方法,有一定的信用基础,发展历史悠久,但是缺乏与时俱进的经营模式,而互联网金融恰恰弥补了这一缺点。

第三,商业银行自身也应该重视技术的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运用和这方面人才的招揽。对金融专业人员进行互联网的培训,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对信息系统全面改造。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 金融研究,2012,(12):11-22.

[2]李博,董亮.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 中国金融,2013,(10):19-21.

[4]谢平.迎接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机遇和挑战[N].21 世纪经济报道,2012。

作者简介:

曹蕾,女,山西财经大学2016(金融学)学术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盈利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