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传播的困惑与破解浅析

2018-01-01 11:49陈新昌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0期
关键词:发展困境

陈新昌

摘要:环境传播是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信息传播,环境传播是传播学领域的新兴学科,对环境传播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但目前环境传播其实际功效与其本该发挥的重大作用还有不小的差距。环保事业的发展、环境传播的深入需要依靠政府、媒体、社会、企业的共同努力,拿起建构与实用的武器,通过文本、话语实践来完成传播实践,达到防范、减少风险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传播;发展困境;传播实效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以来,环境保护正越来越多地进入政府决策和制度改革的主流,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明确提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问题积弊的倒逼。正是因人类利用自然方式不合理的,导致了城市垃圾成灾、雾霾天气频发、极端气候多现、淡水资源几乎全部遭到污染,通过加强环保传播提高人类生态环保意识,让绿色发展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可以说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联绿公司创新引领和发展困境引发的思考

北京联绿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节能、环保、新技术研发、经营为一体,以建筑垃圾回收与处理、再生产品研发与生产、再生技术应用于推广为主要业务的生态环保企业。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率100%,加工过程环保达标100%,再生产品市场化率100%。公司于2011年成为北京首批建筑垃圾回收处置与利用试点企业,以“创新生态经济模式”为发展理念,依托“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优势资源,把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运用于产业的转型升级,彻底变革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成功建成全球首座规模最大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与利用一体化示范工厂。

毋庸置疑,在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像联绿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一样从绿色思想、绿色导向、绿色布局、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共享等六个方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已成为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参观见学中能深切地感受到其“理念引领、担当使然、变废为宝、生态报国”的发展思路。但在與工作人员深入的交流中也了解到:当前在该行业发展中,还存在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够,法规制度不健全,国民对建筑垃圾危害性和重视度不够等问题,种种原因导致了公司尽管发展了有13年之久,但建筑垃圾处置能力仅仅为150万吨/年,这只是一个城市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的九牛一毛。如何让这样一个适应当前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型企业走出困境、蓬勃发展、造福社会,环境传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环境传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环境传播是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信息传播,旨在加强社会正确应对环境信号的能力,这些环境信号与人类文明及自然生态系统的福祉息息相关。而就当前的实际情况看,环境传播其实际功效与其本该发挥的重大作用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从政府的角度,主要是政府的环境传播行为忽略公众参与。一方面是信息的垄断。信息公开传播是公众能否实现其环境利益,并有效进行环境传播的首要一环,公众关注及由此带来的压力才能强化政府与企业的环境责任,而我国几乎全部的环境信息都被政府垄断。虽然“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信息的透明化,但政府的对外发言只是基于危机驱动,且所发布信息都具有事后性,而不注重事前信息发布及日常的环境信息公示。除了环境状况公报等一些较为粗略的公共信息外,有关政府决策、工程建设和企业排污等环境影响的具体信息,公众是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取的。基于此,政府所谓的在某些重大决策上直接征求民意的听证制度,也只能是“空谈”,因为当公众无法获取相关的环境信息,即使形式上有了开放的机制,公众也没有能力实践环境听证,听证会的主体只能是政府以及信息量富裕的专家学者等精英。另一方面是体制的排斥。政府的环境传播旨在将公众的参与限定在政府的环境政策框架内,政府官员并不鼓励公众参与,因为他们害怕公众的批评以及在决策出炉前公众的参与会造成成本增加和政府控制力下降。政府官员也对公众参与结果表示怀疑,久而久之还导致了公众对自身认同的排斥,使得公众在很大程度上将环境传播的责任推给政府。严重依赖于政府自上而下的环境治理路径,只会导致社会日益建构起一种对环境状况漠不关心、对公众环境权益视而不见的文化,解决环境问题的公众基础也将不复存在。

(二)从媒体的角度,自上世纪70年代从无到有以来而今,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一支拥有相当人数的环境传播队伍,大体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环境传播网络。环境传播的形态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新旧媒体交互构成了环境传播的载体。但考察中国环境传播的现状可以发现:虽然众多媒体已经意识到环保是一个新热点,也有不少记者活跃在“环境传播”这一新的媒体传播领域,但中国的环境传播仍面临来自资本逻辑与公共利益的矛盾、媒体环保意识的挑战、公众环保意识的挑战和环境传播能力的挑战。一方面是传播能力有待提升。目前中国的媒体体系中,专业环境传播媒体数量还不多,一些环保专业报刊大都发行量小、影响力很弱。广播和电视里还没有专业的环境频道,环境专业网站则大多面临资金紧张的危机,没有实力专心进行环保信息传播,这都极大制约了中国媒体的环境传播能力。大众传媒就面临着承担社会责任与适应市场环境的两难,为了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为了媒体的运行和生存,媒体往往难以长期坚持环境传播。一些媒体负责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自身环境意识的缺乏导致了环境传播的缺失,媒体管理者的环保素质和全局意识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传播模式缺乏创新。我国环境传播的样式大多沿袭过去科教传播的模式,制作观念和传播方式相对滞后,部分信息仍停留在简单地讲述环保知识、分析环保现象、讨论环保话题的“教化式”模式上,对主要受众的组成、受众的需要等了解非常不够。大部分媒体还只是把环境传播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政治宣传或是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这种认识误区导致了立意肤浅空泛,技巧匮乏、手法不对路。很多环境传播只是在揭露污染事件和曝光生态破坏,或是表现为悲天悯人式的人文关怀,更有不少带有刻板宣传的色彩,信息传播往往流于表面,没有挖掘问题的实质,缺乏深度和广度。endprint

(三)从社会和企业的角度,环保事业的发展、环境传播的深入不但要依靠政府和媒体,也要依靠社会、企业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的整体环境意识虽然获得了一定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公众环保参与意识的强度和广度还不足,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不均衡性。此外,我国很多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普遍较为淡薄,顺应绿色发展理念的企业发展思路和机制尚未形成,大多数企业更多的还是将目标对位于创造利益和提升效益,绿色生产、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等还停留在很多企业的口号和规划上。企业在自身没有做好绿色发展的情况下,其发挥环境传播作用,激发社会和公众环保意识的职能更无从谈起。

三、提升环境传播实效对策探析

环境传播的功用一方面可教育、警示、说服、调动和帮助我们解决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可帮助建构、表征作为我们所理解的自然和环境问题本身。面对一天天拔地而起的化工厂、越建越多的垃圾焚烧站、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垃圾掩埋场,环境传播要做的就是拿起建构与实用的武器,通过文本、话语实践来完成传播实践,最终达到防范、减少风险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一)环境传播的时空维度上。时间上,要抓住三个重要时机,一是比较重要的环境节日,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二是在颁布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前后。可开展大型环保宣传月、宣传周活动;三是环境事件发生后,比如公共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后,和与环境相关的国际峰会召开前后。空间上,国内的环境传播要重点通过媒介、社区、环境非政府组织等进行。国际的环境传播通过一些重要的国际论坛、国际会议进行。

(二)环境传播的力量凝聚上。政府、媒体、公司、公众要良性互动,形成一种传播合力。政府机构要建好权威的环境传播网络,发动公众参与度广的环境保护运动。大众传媒要加大环境新闻的报道力度,常态开设环保类栏目。媒体人士在从事环境传播时,要加强环保专业和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企业要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创造效益的同时,发挥好“科普基地”和“工业旅游”的环境传播功能,不断推进我国绿色和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公众要学习和思考如何运用传播让环境条件变得更好,进而成为独立而积极的环境公民,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环境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与质疑,这样环境传播才能产生巨大的行动力量。

(三)环境传播的创新发展上。移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无所不在的无线网路覆盖和手机上网,为中国公众创造了一个比大众传媒时代更广阔的话语空间,在个人化的双向交流中,人们将所需的信息“拉出來”,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网络新媒体海量的信息不像传统媒体一样受版面、播报时间、截稿时间的限制。网民们可以在网络上发掘到传统媒体不予发布的信息,还可以聚集所有公众的合力共同挖掘事件的真相。可通过网络的有力整合,建构一个无所不在的绿色公共领域关系网,形成一个公共绿色话语空间,让各种“绿色”话语不断生产和繁衍开来,并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得以实践。

参考文献:

[1]环境阴影下的谣言传播:PX事件的启示[J]. 戴佳,曾繁旭,黄硕.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2]环境危机议题的媒体建构与信息来源[J]. 仇玲.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

[3] 环境传播中公民新闻的类型与功能[J]. 范松楠.青年记者. 2013(21)

[4]自媒体时代舆论聚变的非理性与信息公开滞后性的互构——以“PX项目魔咒”的建构为例[J]. 龙小农,舒凌云.浙江学刊. 2013(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困境
长沙望城区戏曲文化发展困境探究
关于行业性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新课改视阈下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基建投资预算贴合工程造价控制阶梯化管理研究
蒲剧在晋南农村地区的发展困境
“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困境分析
浅析框架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困境与创新
中国曲艺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