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视角下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2018-01-01 11:58郭琦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0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摘 要: 文章结合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挖掘和充实《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探讨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提高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 互联网;计算机应用;创新;教学改革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重要战略、促进经济提升质量增效升级的方针策略,是推进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教育部于2015年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同时组办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双创”生力军,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本人参加了今年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部分指导工作,根据自己的实践,提点关于互联网+创业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改革的体会。

1 互联网+本质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大量普及,互联网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期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

中国的互联网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1)门户时代。主要特点是信息在网络上展示,基本上是一个单向的传播。 2)搜索/社交时代。主要特点是UGC(用户生产内容),实现了人与机、人与人之间双向的互动。3)大互联时代。典型特点是多对多交互,不仅包括人机交互,还包括人与人以及多个终端的交互。

特别,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为开端,真正的物联网时代即将盛行。将是一个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生活时代,实现了“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思维指引下的新商业文明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大力提倡和扶持的大学生创业领域。

“互联网+”不能只是理解为“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简单的叠加,而是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中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商机,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2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各类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同时社会正在经历在变革和转型时期,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对冲经济下行产生的就业风险;通过创新实现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升级,促成国家顺利实现经济转型。这就是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与目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动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使得传统产业焕发生机、以及重塑主流价值观不可或缺源头活水。

大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快,有激情有活力”的群体,较社会人员相比,电脑基础知识扎实,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获取网络信息资源快速,是互联网创业极具潜力人选,也是科技创新自主创业的潜在主力。然而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为此,教育部于2015年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2]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重要,而且不仅仅限于单独的某门课程教育,创新创业是全方位的教育过程,渗透每一学科教育中。

3 互联网+创业视角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类的一门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是培养信息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也得到了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教育部高教司多次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更是在2012年启动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在互联网+双创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应用知识能力,个人认为在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还有改革空间。

一、教学内容的更新

常见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模块:

1)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通常这部分内容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基础技术如数制等,计算机的技术运用。这部分主要引入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计算机操作系统等各类基础平台:这部分主要学习如何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3)办公软件使用:这部分主要学习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最实用的技能之一。4)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网域网与Internet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5)多媒体应用技术基础:主要学习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制作过程。6)数据库管理技术及应用基础:主要学习数据信息处理中的概念、模型及其表示,侧重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运算与常用的数据库开发平台。(我省高校普遍采用的教材部分目录见图1)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期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移动APP服务业务大量提升,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已经普遍意识到这部分是网络电子商务的不可缺少的组成,因此,个人认为在上述教材的第2)系统平台部分应当增加手机操作系统介绍,针对主流的Android、IOS之类的移动终端的进程管理、文件系统、上层应用、视觉图标设计、字体选用、信息安全防护等必须有一定了解,才能更贴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心理习惯,创造出更多商机。endprint

在3)办公软件模块。其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可用于撰写创业计划书、商业文案。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不仅体现在创业思路上,也同时体现了学生制作Office文档的水平。创业计划书中所涉及word知识点有:常见的字体、字号、序号、编号及缩进格式的设置,这些常见知识点上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但在使用细节与技巧上学生缺乏指导。 如,当目录页码与正文页码之间要求用不同格式时不懂得采用分节符进行分隔;插入的图片采用“嵌入型”排版时无法移动到下一页、采用“上下型”有时打印位置不能按原先的设想产生。这些往往是教材中所没有谈及的。特别在经营成本核算部分用到许多数据表格,表格中的内容排列、表格数据是利用Word自带的计算功能,还是采用Excel嵌入,各有什么特点,从这些方面引导学生既是观察力锻炼也是创新思维的练习,同时是Office集成应用很好的案例。

Excel应用于处理数据,所收集到的客户信息用什么形式表格进行数据行整理和分析, 数据透视表的使用,数据图表图形特征与含义,都与创业中企业成本核算、决策分析有很大关联。Excel十余类函数特别是财务类型函数学生平时缺乏了解与实践,教材通常只给出常见函数的意义与使用案例,如何看懂并使用Excel自带有关函数的帮助,教材鲜有提及。至于利用Excel进行一些数学建模分析(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4D)之《储药柜的设计》等),“寻求最省材料、最合理方案设计”也是常常要通过Excel表格列举出来,更是可以考虑作为附加案例提供给学生参考。

PowerPoint作为演示文稿制作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也是乐于学习部分,学生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装饰图片,往往上网下载大量动画图片,制作花哨摆噱头,常犯“杂、乱、繁、过”毛病,没有深入挖掘 PowerPoint自带图形、动画效果。忽略演示文稿要有突出一个中心思想、统一风格的逻辑表达训练,而且忽略电脑里制作与投影播放的视觉差异,文字大小、段落行距、背景配色都经常犯错,这些内容非技术性但却很实际。将“设计理念”加入教材并不需要大量篇幅却能收到很好效果。这些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比赛创业文案演说时,常常能感受到,若能在教学上结合文稿演示,则受益者就不仅仅是参赛的少数学生,同时学生在集体讨论如何挖掘软件的功能同时会有许多创新思路。

4)计算机网络基础:除了简要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可以考虑增加“如何组建办公室无线网络共享”、“网络打印机共享”、“如何提高企业网站搜索量和知名度”、局域网如何建立安全防护小措施等有实用性内容。

5)多媒体应用技术基础:增加图像处理软件简单实用技术如抠图,虚化处理等技能知识,还建议增加移动网络平台如“微信平台在线编辑的软件”之类的介绍,这也是学生互联网创业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也引导学生开拓视野。

以上只是通过一些例子,说明在“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应顺应发展增加相应教学内容,甚至课程今后是否更改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二 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城镇中小学校也普遍开设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完成指定实验任务。更可以考虑让学生主动提出任务(需要提前布置),分组形成不同解决方案,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形成创新应用能力。这种方法需要教师有较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及较多的课外指导时间。

2)“互联网+”在线教育教学模式,突破课堂界限,促学科交叉

在互联网发达的现代,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课程更应充分发扬互联网优势,依托高校校园网进行MOOC教学模式是一种不受时间人数限制的教学模式,SPOC校园在线课程更是创造出更为灵活和有效的在线学习方式。现如今许多学生入学时都具备初步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学生自恃“已经会用”,对该课程重视度不够,加上高职学生较浮躁,上课注意力较难持久集中,学习效果不佳。高职院校特别强调实践技能为主,大量压缩教学授课课时,因此,看似简单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易用好不易,用精更难。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精心切割成微课程,做成微课视频,有区别的目标满足不同专业的要求,还可增加许多课外知识,满足学科交叉所需,同时引导学生突破学科思维局限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还有多种教学方法。如: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协作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scl教学法等。这里不一一列举,采用教学方法要着眼于调动学生的极积性,将创新思维溶入教学中。

4 结束语

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在学校内所受到的教育对其影响深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把计算机作为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更好地应用计算机处理相关信息和解决相关问题。而今,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教育的任务不是简单地限于传授知识,更要适应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 2017.1.

[2] 《國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

[3] 《创新地方高校MOOC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王玲 中国大学教育 2016.12.

[4]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制作经验谈》 郭琦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