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僧孺長於江西永新補考

2018-01-02 09:44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17年1期
关键词:野史江西

周 浩

牛僧孺長於江西永新補考

周 浩

牛僧孺生平基本史實,丁鼎《牛僧孺年譜》已有較詳盡的考證,*丁鼎: 《牛僧孺年譜》,沈陽: 遼海出版社,1997年。其後李潤强《牛僧孺研究》第二部分年譜,也有所增益。*李潤强: 《牛僧孺研究》,蘭州: 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年。牛僧孺永貞元年中進士,元和三年登制科,此後的生平經歷較爲清晰,而此前的生活,則頗爲模糊。考察其幼年的生長環境,對於釐清其生平經歷,理解其思想、性格與個人趣味,均有一定的意義。

一、 兩種説法及其證據

牛僧孺永貞元年登進士第,這一點並無疑義。然而,他在永貞元年之前的生活足迹與狀態,則記載很少,行蹤隱諱,不得而知。李珏《故丞相太子少師贈太尉牛公神道碑銘并序》與杜牧《唐故太子少師奇章郡開國公贈太尉牛公墓誌銘并序》均指出,牛僧孺貞元二年七歲時喪父,依外家周氏,貞元十年十五歲時至長安南下杜樊鄉祖宅讀書,其間有出外遊歷干謁,永貞元年中進士。根據這一記載,牛僧孺十五歲以前在何處生活不得而知。

宋龍衮《江南野史》卷六“彭昌”條、宋曾鞏《隆平集》卷五《劉沆傳》記載牛僧孺七歲喪父之後隨母在江西永新縣生活,成爲牛僧孺曾生活於江西永新的主要依據。至於何時離開永新赴京考進士,則並未載明。《唐摭言》卷六所載牛僧孺被韓愈、皇甫湜提拔事,與上兩處記載又有互相發明處。今先引三處記載於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載:

韓文公、皇甫湜,貞元中名價籍甚,亦一代之龍門也。奇章公始來自江黄間,置書囊於國東門,携所業,先詣二公卜進退。偶屬二公,從容皆謁之,各袖一軸面贄。其首篇説樂。韓始見題而掩卷問之曰:“且以拍板爲什麽?”僧孺曰:“樂句。”二公因大稱賞之。問所止,僧孺曰:“某始出山隨計,進退唯公命,故未敢入國門。”答曰:“吾子之文,不止一第,當垂名耳。”因命於客户坊僦一室而居。俟其他適,二公訪之,因大署其門曰:“韓愈、皇甫湜同訪幾官先輩,不遇。”翌日,自遺闕而下,觀者如堵,咸投刺先謁之。由是僧孺之名,大振天下。*王定保: 《唐摭言》卷六,上海: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63—64頁。

宋龍衮《江南野史》卷六“彭昌”條載:

彭昌者,其先隴西人也。世習儒學,爲鄉里所推。初,唐相牛僧孺其祖遠仕交廣,罷秩,還至郴、衡間,爲山賊所剽掠,惟僧孺母子獲存。遂亡入江南,止于廬陵禾川焉。迨長,爲母所訓,遂習先業。縣之北有山名絮芋源,下有古臺,古老傳爲聰明臺,其下有湧水曰聰明泉,古今學者多於此成業。僧孺乃舍其上而肄業,迨十數年,博有文學。會母死,遂葬于縣之西南才德鄉大學里。既隨計長安,以文投吏部韓退之與皇甫湜,大爲知遇,使候其出,乃往署門以譽之。凡自遺補而下迨百人皆刺謁焉,由是聲華蔚然。擢上第,不十數年,累秩相輔。時昌四世祖居于僧孺母墓之側,應諸科舉,至京師,僧孺聞而引與見,問其墳陵,彭氏幼而不知,默不能對。及歸,爲修其塋。會僧孺罷相,出鎮襄陽,未幾暴薨,故其墳未曾封。至今本縣圖經俱載聰明泉側有牛相讀書堂,餘址尚存。其墓所左右前後峰巒絶秀,宛如侍衞,曲澗流波,逶迤而去,頗爲人所欽慕。而昌之子孫,或農或儒,世不絶人焉。*龍衮: 《江南野史》卷六,叢書集成續編本,第166册,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第92頁。

宋曾鞏《隆平集》卷五《劉沆傳》載:

劉沆,字沖之,吉州永新人。父素不仕,以財雄鄉里。曾祖景洪,事楊行密,爲江南牙將。有彭玕者,據州稱太保,脅景洪附湖南。僞許之,復以州歸行密,遂不仕。嘗謂人曰:“我不從彭玕,當活萬餘人,後必有隆者。”因名所居山曰後隆山。山有唐牛僧孺讀書堂故基,即其上築臺,曰聰明臺。沆母夢牛相公來而生沆。*曾鞏: 《隆平集》卷五,《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129册,臺北: 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58頁。

關於這一記載,宋吴曾在《能改齋漫録》卷五“牛僧孺聰明臺”條專門予以批駁:

國史劉沆列傳,曾南豐撰。云……以上皆列傳所載。予按,《江南野史》彭昌傳云……《野史》本吉州人龍衮所撰,或得其真。今沆傳以祖景洪即其上築臺,曰聰明臺,誤也。《野史》以爲古老相傳爲聰明臺耳。此國史之失也。予又按,唐杜牧所撰僧孺墓誌敍曰:“公孤始七歲。長安南下杜樊鄉東,祖文安侯有隋氏賜田數頃,書千卷,尚存。公年十五,依以爲學,不出一室。數年業就,名聲入都中。故丞相韋執誼,命柳宗元、劉禹錫訪公于樊鄉。公乘驢至門,遂登進士第。”今《野史》以僧孺肄業于聰明臺十數年,會母死葬于彼,因隨計長安,擢上第,誤也。墓誌以爲七歲而孤,至年十五,依樊鄉以爲學。及其上第,亦自樊鄉出焉。此《野史》之失也。予又按墓誌曰:“除河南尉,拜監察御史,丁母夫人憂。制終,復拜監察御史。”今《野史》乃以僧孺母死在未第之前,此又《野史》之失也。予又按墓誌曰:“僧孺以大中二年,薨于東都城南别墅。”今《野史》乃以僧孺罷相,出鎮襄陽,未幾暴薨,此又《野史》之失也。*吴曾: 《能改齋漫録》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06—108頁。

雖然吴曾指出了龍衮《江南野史》與曾鞏所撰《劉沆傳》中的錯誤,但並未明確否定牛僧孺曾生長於江西,且認爲龍衮爲吉州人,所記“或得其真”,只是對圍繞這一記載的若干細節作了駁正。今人趙吕甫、尹占華對龍衮所記均表同意。

趙吕甫在《牛僧孺、李德裕史實辨誤》中指出,牛僧孺六歲以前,跟隨其父客居滑州鄭縣;六歲到十四歲養於廬陵禾川外族周氏;到二十六歲考中進士,始從廬陵寓於長安南下杜樊鄉祖業。並認爲,《唐摭言》卷六《公薦門》、卷七《升沉後進門》所載韓愈、皇甫湜提携牛僧孺事,是好事者根據杜牧與李珏的記載,將永貞之後失勢的柳宗元、劉禹錫改爲韓愈、皇甫湜;因爲按照《唐摭言》記載,牛僧孺舉進士在永貞元年,時韓愈並不在長安;同時認爲,《唐摭言》卷六《公薦門》所載“奇章公始來自江黄間”的説法,純屬虚構。*趙吕甫: 《牛僧孺、李德裕史實辨誤》,《南充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1期。丁鼎在《牛僧孺年譜》中,對趙吕甫的説法進行了反駁。丁氏先引吴曾《能改齋漫録》卷五專門對《江南野史》記載錯誤所作的辨正,證明《江南野史》不可靠。丁氏指出,舉進士並不代表考中進士,舉進士不第的説法,史籍多有;牛僧孺極有可能考了多次進士,其受韓愈、皇甫湜提拔,則是完全可能的,丁氏定在貞元十八年;另外,趙氏所述牛僧孺二十六歲前之經歷,並未給出依據,丁氏認爲趙氏極有可能是捏合《江南野史》與杜牧、李珏的記載,但是依然不能找出其外家周氏在廬陵禾川的依據,並認爲《唐摭言》“來自江、黄間”的説法,可能是指牛僧孺之前到襄陽于頔處投謁之事。*參見丁鼎: 《牛僧孺年譜》,沈陽: 遼海出版社,1997年,第58—61頁。丁氏讚同李珏、杜牧的記載。

此後,尹占華在《唐詩人考辨五則》中,專門對牛僧孺幼年生活地方的問題進行了考辨。他有兩個結論: 牛僧孺的父親爲山賊所殺;牛僧孺早年隨其母改嫁,生活在江西廬陵,是從廬陵入京考進士的。其所依據的主要材料爲龍衮《江南野史》。尹氏結合《江南野史》與《續牛羊日曆》的記載,認爲牛僧孺母親改嫁於江西廬陵。其母改嫁是可信的,但改嫁於江西廬陵,則是依據《江南野史》所作推論。關於僧孺由廬陵入京考進士,尹氏的推論頗爲複雜。他將張固《幽閑鼓吹》所記牛僧孺投謁于頔事與《唐摭言》卷六所記“奇章公始來自江黄間”結合起來看,認爲牛僧孺從江州、黄州而來,中途於襄陽拜謁于頔,江州、黄州、襄陽恰好是由江西入京的路綫,恰可證明牛僧孺幼年生活於江西。又依據李珏神道碑文的如下記載:“年十五,知先奇章公城南有隋室賜田數頃、書千卷,乃辭親肄習,孜孜矻矻,不捨蚤夜。洎四五年,業成,舉進士,軒然有聲。”*董誥等編: 《全唐文》卷七二〇,北京: 中華書局影印本,1983年,第7406頁。作了推斷: 牛僧孺永貞元年登進士第,上推四五年,爲貞元十六七年,此時僧孺年在二十一二歲,與李珏、杜牧所記十五歲不合。牛僧孺應該於貞元十六年二十一歲由江西入京,此時于頔正好爲山南東道節度使,韓愈也於貞元十六年離開徐州張建封幕,於年底到長安,十七年爲四門博士。李珏、杜牧所記十五歲入京不確。*尹占華: 《唐詩人考辨五則》,《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第2期。

這一考證,將牛僧孺從江西入京的路綫與投謁于頔、受韓愈、皇甫湜提携串聯起來,頗爲巧妙,但也存在一些漏洞。首先,與丁鼎反駁趙吕甫相同,尹氏於此處將“舉進士”看成考中進士,不確。事實上,牛僧孺有可能考過多次進士,據宋王讜《唐語林》卷二載:“劉禹錫曰:‘牛丞相奇章公初爲詩,務奇特之語,至有“地痩草叢短”之句。明年秋卷成,呈之,乃有“求人氣色沮,憑酒意乃伸”,益加能矣。明年乃上第。’”*王讜撰,周勛初校證: 《唐語林校證》卷二,北京: 中華書局,1987年,第135頁。阮閲《詩話總龜》卷一四也摘録此條,注明出自“劉禹錫《佳話録》”*同上。,則此條當屬可信。根據此條記載,牛僧孺曾兩次行卷於劉禹錫,則也有可能多次參加進士考試,牛僧孺考中進士時二十六歲,從年齡上講,也可能並非第一次參考。第二,根據現有資料,並無貞元十六七年皇甫湜在長安的可靠依據,皇甫湜於貞元十九年在京應進士舉,不第,此後貞元二十年、二十一年、元和元年均在長安出没。*參見劉真倫: 《皇甫湜行年考》,《古籍研究》2009年上·下合卷,合肥: 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391—401頁。丁鼎、李芊將此次提携定在貞元十八年,*參見李芊: 《皇甫湜年譜簡編》貞元十八年譜文,厦門大學2008年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第8—9頁。韓愈貞元十九年貶陽山,故定在貞元十八、十九年均可能。由此,則尹氏貞元十六七年之説,缺乏確實依據。第三,牛僧孺在樊鄉確實有居宅。據《舊唐書》牛僧孺本傳載,僧孺孫牛徽“以刑部尚書致仕,乃歸樊川别墅”,*劉昫等: 《舊唐書》卷一七二《牛僧孺傳》附《牛徽傳》,第4476頁。《新唐書》牛僧孺傳也載牛徽“以刑部尚書致仕,歸樊川”。*歐陽修、宋祁: 《新唐書》卷一七四《牛僧孺傳》,北京: 中華書局,1975年,第5234頁。又宋張禮《遊城南記》載:“過塔院,抵韋趙,覽牛相公樊鄉郊居。張注曰: 塔院者,京兆開元寺福昌塔之莊也,俗謂之塔院。修竹喬林,森結參天。池臺廢基頗多,不知在唐爲誰氏業。俗傳國初狂人李琰居之,琰誅没官。後福昌塔成,賜之爲常住。韋趙邨有牛相僧孺郊居,子孫尚有存者。僧孺八世祖某,隋封奇章公,長安城南下杜樊鄉有賜田數頃、書千卷,僧孺居之,依以爲學。後爲相,與李德裕相惡,門生故吏各相爲黨。先是,泓陟相德裕宅爲玉盌,僧孺宅爲金杯,且云‘金毁可作他器,玉毁不復用矣。’其言果驗。然唐史傳方技者不載其事,其亦闕文矣乎。”*張禮: 《遊城南記》,叢書集成初編本,第3202册,第12頁。據清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録》卷一一史部四載:“《遊城南記》一卷(鈔本)。宋張禮撰并自注,各條下有續注,不詳何人。”*瞿鏞: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録》卷一一,北京: 中華書局影印本,1990年,第176頁。則所謂張氏注,即張禮本人之注。據張禮的實地考察,牛僧孺在樊川確實有居宅,且張禮時尚有子孫生活於此。

根據以上論述,則目前關於牛僧孺幼年生活於江西永新的説法,尚無確證。

二、 關於牛僧孺生活於江西永新的其他記載

關於牛僧孺曾生活於江西永新縣,除《江南野史》與曾鞏的記載外,尚有其他材料。

(一)僧孺同時人李遠的記載

與牛僧孺同時的李遠有一篇題爲《送賀著作憑出宰永新序》:

會稽賀憑以著作郎出宰永新,其行也,其色似若有不懌者。一時學省、憲府之友,咸共語之,舉杜甫詩云:“樽前失詩流,塞上得國寶。”乃相與賦詩送别秦東亭。隴西李遠獨後至,舉杯而前曰:“子毋以邑小去國萬里而難治。古者公侯之地方百里,自秦以來,大縣且倍而過之,小縣亦不下十室而有餘。漢晉以士爲之宰,俾教其鑿井耕田、養生送死而無憾,歲賦其租以供軍士,且以償士之直,非以榮禄之也,特養其廉以教民爾。士既得民社之寄,則早作夜止,盡心以理之,使訟平賦均,老弱無懷詐暴憎,斯無愧於取直,而不負其所寄矣。今永新之爲邑也,僻在江南西道,吾聞牛僧孺之言,與荆楚爲隣。其地有崇山疊嶂,平田沃野,又有寒泉清流,以灌溉之。其君子好義而尚文,其小人力耕而喜鬭,而其俗信巫鬼,悲歌激烈,嗚嗚鳴鼓角,雞卜以祈年,有屈宋之遺風焉。今子往而宰之,勿以險遠難治而自貽伊戚也。以樂易近之,均其賦,息其争,因其利而役之,則無怨。明文王之政以教之,使知禮讓,則尊君親上、養老慈幼,悉知而勸於爲善,自無懷詐暴憎之習矣。然後手揮五絃於堂上,樂其志高山流水間,一動一静,居仁由義,皥皥熙熙,同登壽域矣。吾屬在憲府,與考績黜陟之事,待子三載而來歸報政也。勉之!行無忘。”*董誥等編: 《全唐文》卷七六五,第7950—7951頁。

李遠的生平經歷,《唐才子傳校箋》卷七有較詳細的考證。據該書考證,李遠應該是會昌二年從福建觀察使幕府調入京城爲監察御史,會昌六年爲司門員外郎。*傅璇琮主編: 《唐才子傳校箋》卷七,第三册,北京: 中華書局,1990年,第223頁。這一考證應該是可信的,乾隆修《蓮花廳志》卷七載:“賀憑,字持衡,浙江會稽人,集賢學士知章之後。會昌四年,以著作郎任永新令。有惠政,秩滿當去,邑民遮道留之,公遂擇邑之良坊家焉。今其後播分列邑,科甲世盛于郡中。”*李其昌纂修: 《(乾隆)蓮花廳志》卷七,清乾隆二十五年刻本。這一記載的來源,已不可考。但會昌四年出宰永新,與《唐才子傳校箋》的推論,恰相吻合。另,李遠年輩,較僧孺爲晚,而在文中直呼牛僧孺之名,以僧孺的年輩、官爵、地位均似不符合。但是,會昌年間,李德裕秉政,牛黨受打壓;會昌二年十二月,牛僧孺出爲檢校司徒、太子太傅、東都留守;會昌四年十月,牛僧孺先貶爲太子少保分司,不久又貶爲汀州刺史,十一月貶爲循州長史。結合這一背景,李遠此文應該寫於會昌四年十月以後,其時牛僧孺已因罪遠貶,李遠年輩地位雖均在其下,直呼其名是可以理解的。

這篇文章從牛僧孺同時人的記載中,明確指出,牛僧孺對江西永新之地理、風俗、民情,十分了解。這種了解,與一般的道聽途説,有所不同。應該要在該地有過長期生活經歷,方有如此全面而深刻的認識。

(二)唐以後的相關記載

南宋潘自牧《記纂淵海》卷一一收有劉沆詩一首:“義山山下有靈泉,泉號聰明自古傳。四百年中三出相,不才何幸繼前賢。”*潘自牧: 《記纂淵海》卷一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236册,第276頁。這首詩,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三一、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二〇均有收録。明楊守阯《碧川文選》卷七《明故都察院右都御史劉公墓誌銘》云:“邑有忠義山,唐相姚元之、牛僧孺遺迹存焉,宋相劉楚公沆嘗有‘五百年來三出相,不才何幸繼前賢’之句,公每游詠其間,輒有企慕之意。”*楊守阯: 《碧川文選》卷七,叢書集成續編本,第112册,上海書店出版社,第842頁。劉沆這首詩所吟詠的,正是這個傳説。結合前引曾鞏所撰劉沆傳記可知,最早在唐末五代時,牛僧孺生長讀書於江西永新的説法,即已流傳。前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所載“奇章公始來自江黄間”、“僧孺曰:‘某始出山隨計’”,*王定保: 《唐摭言》卷六,上海: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63—64頁。雖然具體内容尚有出入,但時間恰好在五代。

唐吉州永新縣的建制變化如下: 西漢名廬陵縣,屬豫章郡;東漢名西昌縣,屬廬陵郡;建安時名永新縣,屬廬陵郡;晉武帝時名永新縣,屬安成郡;晉惠帝元康元年,分爲永新縣、廣興縣;隋文帝開皇九年,屬吉州;開皇十一年,東昌、安豐、西昌、廣興、永興合并爲泰和縣;煬帝大業三年,屬廬陵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復置永新、廣興、東昌三縣,屬南平州;武德八年,廢南平州,復屬吉州,永新縣復并入太和縣;高宗顯慶二年,從太和縣分出永新縣,於禾山東南六十七里置理所;玄宗天寶元年,吉州復改廬陵郡,肅宗乾元元年,改回吉州,永新皆爲下屬縣;至唐末五代,建制均未變化。*參見蕭玉春修,李煒纂: 《(同治)永新縣志》卷一“沿革表”,清同治十三年刻本。在各種文獻中,提到牛僧孺讀書處,或言廬陵,或言永新,均指唐永新縣。而《泰和縣志》提到該縣太玄觀有牛僧孺所撰碑,從上述歷代泰和與永新的分合沿革來看,也算合理。

涉及牛僧孺讀書地方的記載,目前所存文獻出現四個地方: 曾鞏所撰《劉沆傳》謂在後隆山,龍衮《江南野史》謂在絮芋源山,劉沆詩謂在義山,同治《永新縣志》謂在禾山。該書卷四引宋侍講龔源記云:“吉之永新縣西出六十里爲禾山,山有甘露寺,寺有三相堂。三相者,唐姚公崇、牛公僧孺、今朝劉公沆是也。”*蕭玉春修,李煒纂: 《(同治)永新縣志》卷四,清同治十三年刻本。後來各種傳統文獻及地方志,提到牛僧孺讀書永新,均不出這四種説法。

禾山,據嘉靖《江西通志》卷二四載:“禾山,在泰和縣西北五十里,嘗生嘉禾,因名。”*林庭修,周廣纂: 《(嘉靖)江西通志》卷二四,明嘉靖刻本。同治《永新縣志》卷一引張景齡《重修文廟序》云:“永新踞廬陵上游,義山峙東南,禾山亘西北,勝業琴水,映帶秀麗,代毓偉人,環廬安龍泉及楚之茶攸,爲四面衝突之區。”*蕭玉春修,李煒纂: 《(同治)永新縣志》卷一,清同治十三年刻本。同書卷二引《名山志勝考》云:“永新禾山,距縣西北六十里,連跨五百里,其嶺平袤,昔産嘉禾,因以名焉。山居兑方,又名秋山。奇峰纍纍,與衡、潭相接,如覆釡之形者七十一,最高者名赤面峰,而凌霄、白雲、五老、六字、翠微諸峰爲最勝,山頂有倚天湖、玉女亭、雙童石、羅漢洞諸勝迹。宋邑令侯彭老嘗留詩山中,有‘頗愛似南嶽,但恨一峰虧’之句。山有姚相臺,相傳唐姚梁公曾寓於此,故云。”*蕭玉春修,李煒纂: 《(同治)永新縣志》卷二,清同治十三年刻本。又引《方輿紀要》云:“下爲白石室,瀑布懸流,蕩爲一泓,深不可測,號曰龍溪,亦曰龍門溪,下流爲禾江。”*同上。又引《萬曆志》云:“下有甘露寺,唐宋僧徒最盛。有一鑊,徑丈許,半瘞土中,稱千僧釡,今尚存。唐姚崇、牛僧孺、宋劉沆嘗讀書寺中,後人立三相堂祀之。”*同上。

圖1 同治《永新縣志》卷首所繪 “後隆北山圖”*蕭玉春修,李煒纂: 《(同治)永新縣志》卷首,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嘉靖《江西通志》卷二四載:“義山,在永新縣東南二十里,峰巒相顧,若有長幼之序,故名。一名龍頭,唐天寶初嘗改名永新山。有雙巽、文筆二峰,下有聰明泉。宋劉沆詩:‘義山山下有靈泉,泉號聰明自古傳。’秋山,在永新縣西四十里,周廻五百餘里,勢接衡、潭。昔嘉禾生於□,又曰禾山。上有七十二峰,其白雲、凌霄,下有白石室,有瀑布直下,蕩爲一泓,深不可測,號龍溪也。傳唐梁文獻公姚崇未遇時,卜居其側,遺趾猶存。顔魯公爲吉州别駕時,嘗遊此,大書龍溪二字,刻石上。”*林庭修,周廣纂: 《(嘉靖)江西通志》卷二四,明嘉靖刻本。

據同治《永新縣志》卷二引《萬曆志》載:“後隆山,距縣北十里,世傳宋丞相劉沆祖景洪居此,自占其後當隆,故名。上有聰明臺,下有墨池,爲沆讀書處。”*蕭玉春修,李煒纂: 《(同治)永新縣志》卷二,清同治十三年刻本。此條後面,修志者按云:“按《舊志》劉楚公傳内稱,後隆山下聰明臺,係唐牛相讀書堂故址。考《江南野史》載縣北有山名絮芋源,下有聰明臺,牛僧孺肄業其上。今絮芋源山名無考,而《野史》文義與舊志後隆山注相符,則絮芋源疑即係此山,姑存俟考。”*蕭玉春修,李煒纂: 《(同治)永新縣志》卷二,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據同治《永新縣志》卷二“山水總”記載,結合上面所引材料,以縣城爲中心點,西北面爲禾山,北面爲後隆山,東南面爲義山,同治《永新縣志》又懷疑龍衮所謂絮芋源山即爲後隆山,這一懷疑比較合理。曾鞏《劉沆傳》言劉曾祖“名所居山曰後隆山”,而《宋史》卷二八五《劉沆傳》則言“名所居北山曰後隆山”,*脱脱等: 《宋史》卷二八五,北京: 中華書局,1977年,第9605頁。則後隆山確在北。對禾山的記載,是説牛僧孺等讀書甘露寺,後人立三相堂;對後隆北山的記載,是説有讀書臺,即聰明臺,臺下有聰明泉;對義山的記載,是説有聰明泉,並未明説牛僧孺讀書義山下。對出現於兩處的聰明泉,同治《永新縣志》卷三認爲,兩處都存在:“聰明泉,一在縣北二十里,水自山湧出,古今學者飲之多成事,土人謂之聰明泉。(《大平寰字記》)縣北絮芋源山下有湧水,曰聰明泉。(《江南野史》)一在義山下。(《府志》)”*蕭玉春修,李煒纂: 《(同治)永新縣志》卷三,清同治十三年刻本。後人附會與隨意命名,因此有兩處聰明泉是合理的。讀書的地方也有兩處,一在禾山,一在後隆北山。二山均在永新北面,且名字不同,禾山讀書處曰甘露寺,後人稱三相堂,後隆北山則曰讀書臺。兩者並無絶對矛盾,讀書多處,可以理解。因而,對於牛僧孺讀書永新縣的記載,雖有細微差异,但並無大的矛盾。

《永新縣志》引南宋紹興十五年永新人尹躬爲新修學堂所作記文,其中提到讀書臺的事:“躬,永新人也。……夫大江之西,山高水深,吉爲之最。義山直南叠嶂,綿延百里,川流秀澈,萬折皆東,异材世出,史不絶書。若姚元之、牛思黯、劉冲之皆後先相踵爲相,下此殆無論已。然冲之世永新人,按史元之則硤石人,思黯隋僕射奇章公後,安定鶉觚人。二公固寓迹於邑者也。今縣東有古墓,世傳元之母葬焉。北有聰明臺,元之築舍其上,覽山川勝概,以博通群籍,下筆成章。思黯之祖自交廣罷官,旋至郴、衡間,爲土寇所掠,方幼,與母獲免,避入邑西鄉。逮長,與母舍元之故基,積十餘年,成學工文,母卒,葬才德鄉大學里。尋遊長安,第進士第一。……紹興十五年十二月。”*蕭玉春修,李煒纂: 《(同治)永新縣志》卷一三,清同治十三年刻本。按照尹躬的講法,牛僧孺先居永新縣西,禾山正在縣西北;後改居縣北聰明臺,後隆北山正在縣北。由此,關於牛僧孺讀書永新諸多細節上的矛盾,基本得到解釋。

三、 牛僧孺與江西其他地方有關的記載

除以上對牛僧孺與江西永新的直接記載之外,尚有一些牛僧孺和江西其他地方相關的材料,對於考證牛僧孺曾生活於江西永新,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北宋陳舜俞《廬山記》卷二:“由廣澤下山至太平興國寺七里,寺前之水曰清溪,溪上有清溪亭寺,晉武帝太元九年置,舊名東林,唐會昌三年廢,大中三年復,皇朝興國二年,賜今名。法師諱慧遠,俗姓賈,鴈門樓煩人,師道安於恒山,爲安高弟。始住荆州上明寺,後欲之羅浮,道由廬山,居龍泉精舍,去東林十五里而遠。既而學侣寖衆,同時惠永禪師已居香谷山,請結鄰好,刺史桓伊,亦所欽仰,乃置寺焉。事具寺碑,開元十九年七月十五日,前陳州刺史李邕撰并書,會昌三年,僧雲臯始刻石焉。時裴休爲江南西道觀察使,張又新爲江州刺史,實助成之。裴題其篇末云:‘覽北海詞翰,想見風采。’張亦作記于碑陰。大中十年四月十三日,沙門玄觀請河東裴光遠篆額,光遠,國子監太學博士。初,遠師之欲徙香谷也,山神告夢曰:‘此處幽静,足以栖神。’忽於後夜,雷雨震擊,明旦視之,惟素沙匝地,兼有楩枏文梓良木,既作殿,故名神運。牛僧孺太和四年自武昌還朝,過之,爲書其榜‘神運之殿’四字。又有木數尺,南唐元宗題曰‘神運木’,今並存焉。會昌中,寺與林木並係户部毁賣。大中興復,刺史崔黯爲捐私錢以倡施者,紳從者數百人,姓名爵里,今刊於石,仍藏當時之疏,亦崔之詞也。崔又作復寺碑,左散騎常侍柳公權書。”*陳舜俞: 《廬山記》卷二,叢書集成初編本,第2998册,第8—9頁。陳舜俞的記載,言會昌四年牛僧孺自武昌還京師經廬山時爲東林寺題“神運之殿”四字,但鄂州在江州與京城之間,從鄂州赴京城,並不經過江州,有可能是離開武昌赴京城前先赴廬山遊覽。

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一六九《泛舟遊山録》記孝宗乾道三年遊覽廬山所見云:“午後,至林口市(謂二林之口),過香谷彗永禪師塔,入西林寺,即彗永道塲也。流水循階除,賞玩不能去。寺不經兵火,但不葺爾。牛僧孺書寺額。佛像獨被冠纓,訪水閣院已廢,但存浮圖七級。次至東林,晉彗遠法師道塲。法師雁門人,虎溪在寺門之外,《山記》云清溪有亭,今廢。牛僧孺太和四年書神運之殿,今非其舊。”*周必大: 《文忠集》卷一六九,《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87册,第840頁。

宋陸游《入蜀記》第四記乾道六年遊廬山所見云:“東、西林寺舊額皆牛奇章八分書,筆力極渾厚。”*陸游: 《廬山記》第四,《渭南文集》卷四六,四部叢刊初編本。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七三《遊東林天池記》載:“始及蘭若,其殿曰‘神運’,晉江州刺史桓伊建,周、陸記所稱唐牛相僧孺署寺、裴相休署殿,二書今皆已亡之。”*王世貞: 《弇州四部稿》卷七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19册,第242頁。

按照北宋陳舜俞的記載,牛僧孺所書爲東林寺“神運之殿”四字;按照周必大的記載,牛僧孺所書有西林寺寺額、東林寺“神運之殿”四字;按照陸游記載,東、西林寺寺額爲牛僧孺所書,東林寺“神運殿”三字乃裴休所書,但又説裴休書乃傳聞。

根據陳舜俞對於東林寺修建過程的詳細記載,裴休並未書額,則廬山東、西林寺寺額、東林寺“神運之殿”四字,當屬牛僧孺所書。兩寺寺額,在周必大、陸游於乾道年間遊覽時尚存,而“神運之殿”四字,北宋陳舜俞時尚存,南宋即已不存。

元劉壎《水雲村稿》卷三《西林院修造記》云:“吾豐北出揖僊門外有支徑,繇支徑西復北數十武有精藍,其名西林,其題扁唐牛丞相筆。”*劉壎: 《水雲村稿》卷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34册,第360頁。劉壎系江西南豐人。

這一記載在後來的縣志中,多次被引用。對於其中西林寺的記載也更爲清楚。

清謝旻《(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一二載:“西林寺,南豐縣有二: 一在縣西七十里,唐開元十三年建;一在北門外,去城里許,唐會昌二年建,牛僧孺書額,宋紹定咸淳後先修葺,元大德、明正德間又修,嘉靖間寇亂,惟此寺獨存。”*謝旻: 《(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一二,《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74册,第694頁。

清穆彰阿《(嘉慶)大清一統志》卷三二一載:“西林寺在南豐縣北門外里許,唐建,牛僧孺書額。”*穆彰阿: 《(嘉慶)大清一統志》卷三二一,四部叢刊續編景舊鈔本。

民國包發鸞修、趙惟仁纂《(民國)南豐縣志》卷三載:“西林寺,北門外去城里許,唐會昌二年置,是爲張聖者道塲,廟名英澤,在寺門之右,俗所謂張破陂者也。寺匾西林二字,唐丞相牛僧孺以八分書之。宋紹定二年、寶祐二年、咸淳八年,先後修葺。元大德八年重加修飾,明正德間又修,三十六年寇亂,惟此寺獨存。清康熙六十年圮,僧多霖募建。乾隆十五年,僧歷行於殿左建屋十二間;二十七年,建五帝殿一所,又置贍香火田二十餘石。”*包發鸞修,趙惟仁纂: 《(民國)南豐縣志》卷三,民國十三年鉛印本。

對於該寺的前後沿革,所記甚爲分明。惟寺名西林,與廬山西林同名,又皆八分書,而最早記録者爲元代劉壎,去僧孺時代頗遠,不免啓人疑竇,是否將周必大、陸游所記,轉嫁於南豐西林寺。不過,南豐唐屬撫州,與吉州相鄰,在永新、泰和之東,若牛僧孺果真在永新生活過,則又有其合理處。另,牛僧孺善書,史有明文。現存記録碑刻的書中,録有多方牛僧孺所書碑文。《寶刻類編》卷五載:“《谿堂詩序》,韓愈撰,僧孺書,祁篆額,長慶二年立。”*佚名: 《寶刻類編》卷五,叢書集成初編本,第1514册,第160頁。《寶刻叢編》卷一三載:“唐赤城山中巖寺碑,沙門神邕撰,牛僧孺書,開成元年。”*陳思: 《寶刻叢編》卷一三,叢書集成初編本,第1604册,第350頁。南宋王象之《輿地碑記目》卷一載:“佛説尊勝陀羅尼呪,牛僧孺八分書。……臯亭神祠碑,牛僧孺書。”*王象之: 《輿地碑記目》卷一,叢書集成初編本,第1580册,第1頁。這四方牛僧孺所書寫的碑文,都可找到明顯的書寫綫索。第一方作者韓愈,與僧孺頗有交情;後三方,均爲淮南節度使治下郡縣,牛僧孺曾爲淮南節度使。宋朱長文《墨池編》卷三品評歷代書法,分爲神品三人、妙品十六人、能品六十六人,牛僧孺在能品之列,並論牛僧孺書法云:“唐牛僧孺,字思黯,系出隴西狄道。少與韓吏部並遊,文重一時。相穆、文二宗,德全而清,唐之名宰。嘗書馬總谿堂碑,師法元常,落落不俗,亦可尚云,以太子少師薨。”*朱長文: 《墨池編》卷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18册,第748頁。魏鍾繇字元常,善八分書。宋羅願《爾雅翼》卷十六云:“古之論書者,言鍾繇善八分,有隼尾。”*羅願: 《爾雅翼》卷一六,叢書集成初編本,第1146册,第170頁。明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一八七《書考》下《書評》條有:“漢時八分稱宜官,爲最。魏鍾繇書最妙者八分,有魏受禪碑,爲最。或云,隸尤得八分之精微。唐韓擇木工八分,師蔡邕法,風流閑媚,號伯喈中興。”*王圻: 《續文獻通考》卷一八七,明萬曆三十年松江府刻本。可見,牛僧孺書取法鍾繇,造詣非常,在唐代頗爲有名,尤以八分書爲善,故言其八分書額,不足爲奇。

以上關於廬山東、西林寺三處題字,當實有其事;關於南豐西林寺的題額,應該可信。

明羅欽順《整菴存稿》卷十九有《謁初祖主簿府君墓太玄觀主蕭雲漢候于途因過觀中少憩而歸》四首,其三云:“髯翁疑是地行仙,手把熏爐導我前。溪上路窮琳館出,屋頭山合錦屏連。古碑有字渾能辨(殿中有碑,題云牛僧孺撰),鴻寶非人可浪傳。追省舊遊還一笑,苦寒曾訝酒無權。(廿年前送司空張公之葬,寒甚,殆不可支,歸途略憩于此,座客皆相先引滿,累觴而散)”*羅欽順: 《整菴存稿》卷一九,《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00册,第253頁。指出太玄觀立有牛僧孺所撰之碑,文字且已模糊不清,羅欽順判定爲古碑。

明蕭士瑋《蕭齋日紀》有關於羅欽順此詩的記載:“初六,晤朱元長。元長篤行而好學,至老不輟。余藏周益公集,卷間有脱落,元長本獨完好,許借余補録之。日午,馬季房至,共坐水簾處。季房云:‘廬陵固原有三絶碑,爲王荆公文、蔡忠惠書、蔣之奇鑒賞也,碑委灌莽中,牧豎樵芻其下,日夕刓敝,僅存數十字,羅念菴先生披荆伐翳,挖而得之。’余鄉太玄觀有牛僧孺碑,吉水龍華寺有韓熙載碑,此皆初刻,更度越歲時,亦恐漫漶不可讀矣。”*蕭士瑋《蕭齋日紀》,清光绪十八年刻本。清黄虞稷《千頃堂書目》卷二七録有蕭士瑋《春浮園集》十卷,下注云:“字伯玉,泰和人。丙辰會試中式,壬戌賜同進士出身。吏部郎中,光禄寺少卿。”*黄虞稷著,瞿鳳起、潘景鄭整理: 《千頃堂書目》卷二七,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1年,第665頁。則蕭士瑋《蕭齋日紀》所記牛僧孺碑,正在泰和縣。明李賢《明一統志》卷五六記:“太玄觀在泰和縣北龍門,唐建,有牛僧孺記。”*李賢: 《明一統志》卷五六,《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31册,第141頁。

圖2 唐吉州下屬永新、太和縣地理示意圖⑤

同治《泰和縣志》卷三〇記載此事,有不同:“太元觀,在四十八都三華山下。《通志》在縣北龍門。唐咸通四年建。相傳顔、董、羅三仙上昇處。長慶三年重修,牛僧儒有記。元季兵燬,明洪武二十一年修葺。按《舊志》長慶三年修,又在咸通前四十年矣,當是長興之訛。”*宋瑛修,彭啓瑞纂: 《泰和縣志》卷三〇,清光緒四年刻本。《縣志》疑長慶當爲長興,則牛僧孺有記事便可懷疑。也有可能是“咸通”誤,當作“咸亨”,則長慶三年重修、牛僧孺作記,以及其他各處所言牛僧孺有碑記其事,均可成立。*圖片截自: 譚其驤主編: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國時期》,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第57頁。

以上記載表明,明代時江西泰和縣太玄觀存有牛僧孺撰文的石碑。

泰和縣與永新縣相鄰,在唐代同屬江南西道管下的吉州府,上文已詳述泰和、永新兩縣的歷代分合與沿革。

《永新县志》卷二四載刘定之《書劉丞相詩後》:“是詩公既仕而歸遊禾山寺作也。寺燬於兵,而塔猶存。近歲寺僧攀緣登塔,直至其頂,探得小册,有姚元之、牛僧孺、洎公三人遊寺詩,皆五言四韻。公蓋邑人也,姚、牛仕宦踪迹,嘗偶過是邑,而可徵於文字間者,是詩之外亦罕見矣。然邑猶因是得號爲三相鄉云。”*蕭玉春修,李煒纂: 《(同治)永新縣志》卷二四,清同治十三年刻本。劉定之認爲牛僧孺是偶然經過永新,但認爲禾山寺找到的姚崇、牛僧孺、劉沆五言詩是真。今未見這幾首詩,僞造與附會的可能性較大。

還有一個説法,永新縣有牛僧孺後人。宋陳仁子《牧萊脞語》卷七有《送牛文翔歸廬陵序》,其中言道:“有逢掖紆徐,翩然扣門者,閲其刺,奇章氏之胄而文翔其字也。”*陳仁子: 《牧萊脞語》卷七,清初景元抄本。牛文翔要歸往廬陵,又自言是牛僧孺後人,不知是實有其事,還是誇誕自托名人之後。按照文中的記述:“坐甫定,揺塵劇談,舌本瀾翻,指掌山川,氣脉若銅丸走坂、駿馬注坡,燭蓍蔡而揭水鏡。”*同上。按照這一描述,則牛文翔有點誇誇其談,可能是自托僧孺之後。

四、 推 測 與 結 論

在關於牛僧孺與永新的文獻記載中,僧孺同時人李遠説他熟悉永新的地理、風俗、民情,是可信的。這條材料所顯示的牛僧孺對永新的了解程度,絶非道聽途説者所能達到,應該是在永新生活過。劉沆詠聰明泉的詩、《江南野史》、曾鞏《劉沆傳》對於牛僧孺讀書永新的記載,並無大的矛盾,前已分析;《劉沆傳》的記載顯示,牛僧孺生活於永新的説法,最早在唐末五代即已流傳,而《唐摭言》卷六也記載牛僧孺從江黄間入京,也是五代時期的文獻。廬山東西林寺均有僧孺題字,雖與吉州永新相去較遠,但均屬江南西道;泰和太玄觀有牛僧孺碑記,應該可信;南豐西林寺有僧孺題額,也應該可信;泰和與永新相鄰,歷史沿革中永新多次從屬泰和,均屬吉州;南豐縣屬撫州,與吉州相鄰,與永新相去並不算遠。如前文所述,目前所能見到的僧孺其他四處碑文記録,均有清晰合理的寫作緣由,而此三處則不明顯。這三處題記碑文,多爲其成名後所作,可能出於遊玩觀賞,或出於同僚所請,抑或在那些地方置有别莊田宅。而無論是遊玩或請託或置買田宅,這種與江西特别是永新周圍地帶的緊密聯繫,都能够從側面對牛僧孺與永新的關係作輔助説明。

在如此多的關於牛僧孺與永新相關的記載中,李遠的記載最真實;《唐摭言》卷六所謂“奇章公始來自江黄間,置書囊於國東門”、“某始出山隨計”的説法,最爲可疑,如果這一説法爲真,那麽李珏、杜牧所謂牛僧孺生活在長安南下杜樊鄉的説法,可能不可信,或者時間上應該作調整;另外牛僧孺又有如此之多的與永新相關的記載與傳説,而就其目前所確知的生平仕履來看,與江西並無關係。

本文的推測是,牛僧孺應該在永新生活過。目前能將所有事情較好串聯在一起的,還是前述尹占華先生在《唐詩人考辨五則》中的推測,雖然其中有若干漏洞,但漏洞處均是兩可處,故其推論並不能被完全推翻。牛僧孺於貞元十六七年從永新經江州、黄州赴京考進士,中途投謁于頔,入京後,又拜謁韓愈、皇甫湜,得到提携,此後可能於樊鄉祖宅居住,並多次參加科舉考試,於永貞元年在韋執誼、柳宗元、劉禹錫的提携下,考中進士。

知人論世,生長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尤其是少年生長環境對於人性格、思想、行爲等方面産生的影響,是終身的。江西自漢末三國以來即是道教中心,*參見孔令宏、韓松濤: 《江西道教史》第一章《漢代三國時期江西道教的醖釀》,北京: 中華書局,2011年,第1—37頁。這大大影響了江西的民風。江西地區尚巫風氣濃厚,《宋史》卷二八三《夏竦傳》載:“仁宗即位,遷户部郎中,徙壽、安、洪三州。洪俗尚鬼,多巫覡惑民,竦索部中得千餘家,敕還農業,毁其淫祠以聞。詔江、浙以南悉禁絶之。”*脱脱等: 《宋史》卷二八三《夏竦傳》,第9571頁。雖然説的是洪州“尚鬼多巫覡”,但整個江西均如此。前引李遠《送賀著作憑出宰永新序》中牛僧孺對永新的描述,也是如此:“今永新之爲邑也,僻在江南西道,吾聞牛僧孺之言,與荆楚爲隣。其地有崇山疊嶂,平田沃野,又有寒泉清流,以灌溉之。其君子好義而尚文,其小人力耕而喜鬭,而其俗信巫鬼,悲歌激烈,嗚嗚鳴鼓角,雞卜以祈年,有屈宋之遺風焉。”*董誥等編: 《全唐文》卷七六五,第7950頁。牛僧孺幼年在永新生活過,受當地風俗的影響與浸潤,對道教及神鬼之事具特别的興趣,成爲一種深植内心的追求。其寫作《玄怪録》,畢生嗜好鬼神故事,晚年服食丹藥、結交道士並約爲道弟,由此能得到較合理的解釋。

牛僧孺的思想成分,具有一些相互矛盾的内容,有時頗令人費解。*參見周浩: 《論牛僧孺論説文中的思維混亂現象: 基於信念的考察》,《唐史論叢》第22輯,西安: 三秦出版社,2016年,第259—276頁。他畢生嗜好神鬼故事,津津於其中的報應輪回,但同時又在其散文中表現出强烈的無神論傾向與殉道意識,對鬼神之説持尖鋭批判態度。他兼具儒家與道家思想,同時又深受道教及神鬼之説的影響。這裏面有時代的因素,但單用時代來作解釋,力度似乎不够,需對其個人生長環境與生命歷程作細緻探索,以求得其中的根源。牛僧孺幼年時代即生長於江西永新,此地道教發達,巫風興盛,道教與巫雖不能完全等同,但形式每多相似之處。此種環境,對於幼年牛僧孺的興趣與心理,應該會産生影響,以至雖學習儒家與道家思想,有志於改革弊政,但道教與神鬼的興趣,終身未除。

猜你喜欢
野史江西
江西银行
Discovery of a wild, genetically pur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creates new conservation opportunities
正史和野史哪个更接近真实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3.换装
野史精神与传奇笔法
我爱江西奶奶
禁止导游讲野史也是对文物的保护
晚清野史史料状况研究
——以戊戌变法为中心
不惑之惑